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脑功能的影响观察

2018-09-15 08:20张映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8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精神分裂症实验组

张映虹

(河南省南阳市精神病医院三病区 南阳 473083)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de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MECT)又称无痉挛电痉挛治疗、改良电痉挛治疗,是指通电前,先注射适量的肌肉松弛剂,然后利用一定量的电流刺激患者大脑,引起患者短暂性的意识丧失,从而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目的,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1]。其治疗原理是通过给患者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其大脑皮层,使大脑皮层广泛性的放电,加速脑细胞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脑内神经递质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2]。因其不影响脑部的供氧,且无抽搐发作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有研究表明[3],MECT治疗的患者可出现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减退的症状。为进一步观察,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的效果及对脑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21例,女 19例;年龄 19~59岁,平均(40.52±4.34)岁;病程 2个月 ~5年,平均(2.72±0.34)年。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8~60岁,平均(39.95±4.52)岁;病程 2个月 ~6年,平均(2.86±0.37)年。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均确诊为精神分裂症[4];18~60岁,配合检查、依从性良好;入院前1周未服用过抗精神类药物;满足MECT治疗适应证;告知患者家属研究目的和内容后,家属同意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月经期、妊娠、哺乳期女性患者;合并心、肺等器官严重衰竭及血液系统性疾病患者;有MECT治疗史或相关禁忌证者;药物或酒精依赖者,伴精神发育迟滞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常规精神药物利培酮片(国药准字 H20050160),初始剂量:1 mg/次,1 次 /d,可根据病情增加药量到3~6 mg/d,连续治疗1个月。

1.3.2 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MECT治疗。嘱咐患者治疗前禁食6 h,排空大、小便。患者取仰卧位,静脉注射阿托品(国药准字H42020590)0.5 mg、丙泊酚注射液(国药准字 H20040300)2 mg/kg、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国药准字H31020599)0.5 mg/kg,麻醉后将涂有导电糊的电极紧贴在患者头部两颞侧,或单侧大脑非优势半球的顶颞侧。通电时间为2~4 s,电流为90~130 mA。同时进行脑电图监测。通电结束后,在睑面部和四肢肢端抽搐将停止时,用活瓣气囊供氧并行5~10 min的加压人工呼吸,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拔除静脉针头。治疗第1~3天,1次 /d;第 3天后,1次 /2 d,连续治疗 1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脑功能、认知功能。(1)疗效评定标准:根据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PANSS总减分率≥75%,为痊愈;50%≤PANSS总减分率<75%,为显效;30%≤PANSS总减分率<50%,为有效;PANSS总减分率<30%,为无效[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脑功能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估,包括图片、理解、联想、再认能力,得分越低,说明功能越好。(3)认知功能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检测(WCST)进行评估,包括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完成时间,回答错误越少,说明认知功能越好[5]。

1.5 统计学处理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两组治疗前后WMS评分等计量资料(±s)表示,组间对比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对比行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优于对照组(67.50%),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WM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WM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WMS评分均显著提高,但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WM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WMS评分比较(分,±s)

注:组内比较,*P>0.05。

?

2.3 两组治疗前后WCST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WCST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总应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错误应答数和完成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WCST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WCST水平比较(±s)

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

完成时间(min)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组别 n 总应答数(个)治疗前 治疗后错误应答数(个)治疗前 治疗后40 40 t P 100.14±14.21 100.25±14.41 0.034>0.05 123.42±19.43*113.84±16.38*2.384<0.05 52.47±20.41 53.15±20.33 0.167>0.05 30.55±15.26*41.29±16.76*3.350<0.05 16.88±7.56 16.87±7.45 0.007>0.05 9.53±4.62*14.36±6.76*4.171<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发病人群多为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常由家族、环境、疾病、压力、心理等因素引起,其临床症状较为复杂,早期主要表现为失眠、做事丢三落四、多梦易醒、注意力不集中、倦怠乏力、月经紊乱等。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可出现思维紊乱,思考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常表现为言语零乱、妄想、幻觉等典型症状。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偏执型、青春型、单纯型、未分化型、残留型五个类型。据相关调查显示[6],国内该病患病率可达6.55%。因其病程迁延,常发展为患者精神活动衰退,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7]。

临床上常采用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抗精神类药物治疗该病,但临床疗效并不显著。而MECT是目前世界上治疗精神疾病唯一物理方法,是在传统的电休克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了软抽搐技术,具有快速、安全、简便、有效等优点,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其病情,有利于患者恢复。有研究表明[8],MECT作用机制能够增加脑屏障的通透性,改善γ-氨基丁酸神经元、乙酰胆碱的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50%),P<0.05;治疗前,两组WM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WMS评分均显著提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WCS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总应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错误应答数和完成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比单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显著。综上所述,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精神分裂症实验组
更正声明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更 正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