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观察

2018-09-15 08:20贺旭马雪峰刘恺马鹏飞阮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8期
关键词:矫正椎体脊柱

贺旭 马雪峰 刘恺 马鹏飞 阮烨

(广东省深圳市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院区 深圳 518118)

脊柱创伤主要包括软组织损伤、骨损伤及神经结构损伤3种类型,由于脊柱是人体的中轴骨骼,是支撑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受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各项生理机能,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脊柱创伤病情复杂、危急,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传统开放手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效果不佳。随着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逐渐在脊柱创伤治疗中广泛应用,效果确切。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 22~68岁,平均年龄(38.4±6.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 1~12 h,平均时间(3.4±1.1)h;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0例,摔伤或高处坠落伤8例,其他2例。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39.2±6.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 2~12 h,平均时间(3.7±1.2)h;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8例,摔伤或高处坠落伤9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脊柱局部疼痛或压痛等临床症状,并经X线片检查确诊为脊柱创伤,排除心理障碍患者。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全麻,于脊柱正中处作手术切口,紧贴骨膜剥离椎旁肌至小关节侧边缘,拉钩撑开肌肉,充分暴露受损部位,直视下植入钉椎,对骨折处进行撑开复位;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实施全椎板开窗术,通过椎体后缘处理系统对椎体后缘的骨折进行复位。观察组接受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全麻,利用C臂机进行定位,于椎弓根外侧缘处作一切口,分离最长肌和多裂肌;逐级扩张肌肉软组织后,安放工作通道;暴露脊柱的峡部、头部和尾部,用椎弓根探子开道,拧入椎弓根螺钉并经皮植入塑形棒,对骨折处进行撑开复位;如有必要可进行全椎板开窗术,通过椎体后缘处理系统对椎体后缘的骨折进行复位。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椎体骨折的复位情况,包括矢状面Cobb角度、水平位移、术后矫正率与椎体高度丢失率;(2)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椎体骨折的复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Cobb角、水平位移、椎体高度丢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矫正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椎体骨折的复位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椎体骨折的复位情况比较(±s)

椎体高度丢失率(%)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Cobb角(°)术后矫正率(%)水平位移(%)30 30 t P 7.62±2.18 12.19±2.54 7.478<0.05 96.44±1.78 83.18±2.09 26.456<0.05 1.04±0.52 4.57±0.47 27.584<0.05 1.33±0.39 8.21±0.54 56.572<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既往临床对于各种脊柱创伤多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传统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过长,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患者机体应激水平。且脊柱创伤患者大多在送医前已存在失血过多现象,而传统开放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多,必然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风险[3]。随着医学技术和科技的发展,外科手术日益微创化。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不用肌肉剥离、对肌肉和神经的损伤小、预后好等优势,患者应激反应小,可有效促进术后恢复速度[4]。有研究显示[5],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7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26.7%,微创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开放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同时,微创手术治疗的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开放手术,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传统开放手术。研究表明[6~8],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能够在极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优势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Cobb角、水平位移、椎体高度丢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矫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疗效更好,有利于提高术后矫正率,增加内固定系统的稳固性,减少水平位移,降低椎体高度丢失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矫正椎体脊柱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