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影响

2018-09-15 08:20钟苏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8期
关键词:盆腔肌瘤开腹

钟苏云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妇科 深圳 518033)

子宫肌瘤为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是发生在子宫平滑肌部位的一种纤维肌性瘤,30~50岁的育龄妇女高发,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手术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传统开腹手术创伤较大,易造成卵巢血液供应受阻,导致子宫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卵巢功能减退,甚至加速患者衰老[2]。近些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得到推广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盆底结构的完整性及子宫的生理功能[3]。为进一步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术后抗苗勒氏管激素(AM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以我院7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39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39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 24~58 岁,平均年龄(39.53±9.63)岁;病程 0.5~3年,平均(1.63±0.56)年;疾病类型:黏膜下肌瘤6例,阔韧带肌瘤9例,肌壁间肌瘤13例,浆膜下肌瘤11例。观察组: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39.57±9.67)岁;病程 0.6~3 年,平均(1.65±0.57)年;疾病类型:黏膜下肌瘤7例,阔韧带肌瘤8例,肌壁间肌瘤12例,浆膜下肌瘤12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4]中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子宫肌瘤数≤6个;无盆腔手术史;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或恶性肿瘤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有精神障碍,无法交流者;近6个月接受激素治疗者。

1.3 手术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于月经干净5 d后进行手术,患者取仰卧位,行硬膜外麻醉,于腹部正中位置作一长度适中的切口,将皮肤、皮下组织逐层切开,使盆腔暴露,直视下对盆腔、子宫及附件进行探查,先分离粘连,之后将子宫托出腹腔,明确肌瘤位置及大小,将肌瘤最肿胀处切开,使肌瘤暴露,钝性剥离肌瘤,行电凝止血,荷包式缝合瘤腔,逐层缝合。术后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

1.3.2 观察组 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于月经干净5 d后进行手术,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于脐上端作1 cm切口为主操作孔,建立人工气腹,置入10 mm Trocar;分别穿刺脐两端左右下腹部,置入5 mm Trocar作为辅操作孔,切口方向、大小由肿瘤位置、大小确定,使用单极电凝钩在肌瘤突出较为明显部位切开子宫与假包膜至肌瘤表面,深达瘤体后,使用抓钳夹持肌瘤,将瘤体和包膜钝性分离后取出肿瘤;对瘤腔底部实施电凝止血,选择单层缝合或双层缝合剥离创面,肌层缝合后将瘤腔关闭,缝合浆肌层;术毕对手术区域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将主次操作孔依次关闭。术后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

1.4 评价指标 (1)FSH、AMH水平: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后取上层血清送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MH、FSH水平,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2)免疫球蛋白水平: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利用比浊法测定血清标本IgM、IgA及IgG水平。(3)并发症:统计两组术后肠梗阻、盆腔粘连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SH、AMH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FSH水平较低,AMH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FSH、AMH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FSH、AMH水平比较(±s)

组别 n FSH(U/L) AMH(ng/ml)术前 对照组观察组39 39 t P术后1 d 对照组观察组39 39 t P 18.29±1.63 18.24±1.59 0.137 0.891 23.78±1.96 20.45±1.79 7.835 0.000 2.08±0.31 2.13±0.34 0.679 0.499 1.82±0.24 1.99±0.27 2.939 0.004

2.2 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IgM、IgA及IgG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g/L,±s)

表2 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g/L,±s)

组别 n IgM IgA IgG术前 对照组观察组39 39 t P术后1 d 对照组观察组39 39 t P 0.99±0.42 0.98±0.43 0.104 0.918 0.83±0.31 0.96±0.25 2.039 0.045 2.04±0.57 2.03±0.58 0.077 0.939 1.76±0.47 2.03±0.56 2.306 0.024 8.70±0.86 8.68±0.83 0.105 0.917 6.76±0.81 7.15±0.83 2.100 0.039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盆腔粘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6%(1/39);对照组盆腔粘连2例,切口感染2例,尿潴留3例,术后疼痛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20%(11/3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9.849,P=0.002。

3 讨论

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是子宫肌瘤发生的主要原因,随着生活环境及方式的不断变化,其发病率不断增加,且呈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生育功能[5]。外科手术是现阶段治疗该病的常用方式,传统开腹手术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手术创伤较大,感染率高及术中出血量多,影响术后恢复。

AMH由卵巢分泌,可对卵巢中小卵泡的非周期性连续生长状态进行反映,是目前评估肌瘤剔除术后卵巢储备情况的理想指标[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AM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SH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可进一步保护子宫正常生理功能,确保盆底解剖结构的相对完整,减少对卵巢功能的影响[7~8]。

通常情况下,机体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浓度保持相对不变,而创伤和手术将过度消耗免疫球蛋白并对其合成进行抑制,且损伤程度将直接影响免疫球蛋白降低程度[9]。手术创伤引起的免疫功能抑制是影响术后恢复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IgM、IgA及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属微创手术,对体液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手术在高清摄像系统辅助下进行,具有较为清晰的手术视野,可防止术中盲目操作损伤正常组织;同时,切口小,无需开腹,可避免腹腔脏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减少术后肠梗阻、盆腔粘连及切口感染等的发生,手术安全性高[10]。综上所述,给予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对机体免疫功能及卵巢功能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但本研究未进一步进行远期随访观察,故还需扩大样本数量及延长随访时间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盆腔肌瘤开腹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