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缩略语成词过程及理据研究的综述

2018-09-16 12:46钱榕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邯郸056001
丝路艺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词形缩略缩略词

钱榕(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1)

一.一般缩略语成词过程及理据探索综述

缩略语:为便利使用,由较长的语词缩短省略而成的语词。语词的缩略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一些形式比较复杂的语言单位因为常用,人们总想改造它们,使之简化,于是将其中的一些语素省略掉,把它们原先所具有的意义凝缩到保留下来的那些语素的组合之中。缩略之后的语言单位像词但又不是一般的词;像短语但又不是一般的短语,可统称为 “缩略语”。

汉语中的词语简缩现象古已有之,现代学者对这种现象的关注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其时,陈望道就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了"节缩"的辞格。1946年杜子劲先生在《国文月刊》上发表了《简缩语论略》,是较早的关于缩略词语研究的文章。自此以后,学者们开始重视汉语中的词语简缩现象,各类专门研究缩略词语的文章也陆续出现。

汉语缩略语是汉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有着不同于其它词汇的自身特点,形成汉语词汇系统中特殊的一类。缩略方法在古汉语早已有之。如:会稽守通——会稽郡守殷通(《项羽本纪》)、未央卫尉——未央宫卫尉(《李将军列传》)。但缩略语的大量出现,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后的事情。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了满足交际的高信息量、快节奏的需要,缩略语大量产生,几乎成为一种时代特征。因而,对其展开深入研究,从理论上认识这种现象,并探求其构成方式及缩略机制,对于构造、理解、规范新缩略语,具有指导意义。随着缩略语的大量产生,汉语缩略语的研究也渐渐成为一个热点:材料逐步丰富,理论逐步完善。已有的材料收集主要体现在缩略语词典的编撰上。如我国首本缩略语词典《略语手册》(刘正勋,1986)收有英、汉语各类缩略语15000余条,《中国现代缩略语词典》收有13000余条。已有的理论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对缩略语的界定和对缩略语的性质、类别、缩略方式的探求,所用方法基本上是结构主义的描写方法:分类和归纳。而对于为什么会这样缩,而不那样缩,如为什么是“清华”,为什么是“北大”,探求的不多。关于缩略语的缩略过程及缩略理据性,殷志平,朱元富,刘享诚和胡衍铮,宫齐、聂志平,王立廷、沈基松、张小平,余富林等对词语缩略方法、原则以及制约条件进行了讨论。张瑜以优选论为理论框架探讨了汉语缩略语的生成的制约条件。张治国和杨玲将省力原则和经济原则视为缩略语形成主要原因。其中符淮青(1985)、刘叔新(1990)曾提出取“代表字”的观点。符淮青提出缩略的方式主要是“抽出原词语中有代表性的词素”(《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刘叔新在讨论作为一种造词方式的缩略时指出,在缩略原固定短语时只须保留“两个直接组成成分中一个较有代表性的单音语素(或代表字)”(《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这些都是对通过选取代表字构造缩略语的具体解释。有一定说服力,但哪些是代表字,如何确定代表字,并没有提出具体操作办法。

二.关于借形缩略语成词的研究

现在网上流行一种特殊的缩略语,比如“白骨精”一词,原指《西游记》中一个妖怪,现在却成了“白领、骨干、精英”的缩略语。这是一种“借用既有的词语构成的缩略语”,研究汉语词汇学的书里少有涉及,偶有学者撰文论及,称之为“托形格缩略词”或“借形缩略”。

也有学者根据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和福科提出的后结构主义的思想,认为语言也进行着由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转向——一些固定的结构被拆解成新的形式,表达新的意义。汉语也在消解原有语言结构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越来越多地呈现出解构性特征。对此,赵燕华提出“解构式缩略语”的概念。(《当代汉语解构式缩略语分析》 语言文字应用 2007年5月 赵燕华)“解构式缩略语”指的是对汉语原有的缩略语或非缩略词语进行或意义上的解构,从而形成新的缩略语。

一般缩略语是原词语缩略而成的,原形出现在前,缩略产生于后,而这类缩略语构词法则相反,缩略出现在前,原形产生于后。它借用大家所熟知的语词的词形,使缩略语和借用的语词词形相同,但含义上绝不相同。此类缩略语最早可追溯到1957年黄万里先生的杂文《花丛小语》中的一段话,他把一首词斥为“歌德派诗意”,接下来解释说:“所谓歌德派是指专事歌功颂德的那派‘学者’。”(赵诚,2004)这里“歌德”一词就成了“歌功颂德”的缩略语。今天,在网络语言里,这类别出心裁的缩略语更是不断涌现。然而,这类缩略语与一般缩略语不同,这类词语故意使一组词语或一个短语的缩略形式贴近现实生活中某个既有的、人们熟知的词语,来表达一个新的含义。因此,这类缩略语的产生过程是“旧瓶装新酒”的过程。

这类有趣的缩略语也曾激起中国汉语界的讨论,比《语文学刊》曾在过去三年里刊发三篇文章(王丙山,2004;李德龙,2004;崔静,2005)来探讨缩略语“白骨精”的构词。对于这类借助大家熟知的语词的词形,对一组词组或一个短语进行缩略,使缩略语和借用的语词词形同形的缩略方式,李德龙称之为“借形缩略”(李德龙,2004);有的汉语学者则结合修辞学中的托形修辞,把这类缩略语称为“托形格缩略语”(池昌海,2004;夏耕,2004)。

吴礼权先生从修辞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类词语的认知机制,他认为:“表达者欲借人们熟悉的旧有形式与自己所欲表达的新内容的结合来作为同一形式下的新旧两种根本不同内容的对比,以此形成两者格调意趣的巨大反差,使表达生动幽默,引发接受者文本接受的兴味,提升其审美价值的心理预设。”(吴礼权,2002)

关于缩略语的缩略过程和理据,前人的观点各有所长,但是在浩如烟海又变化无穷的语言世界里,由于语言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和约定俗成的性质,我们很难用几条原则把所有的语言现象概括进来。我们只能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尝试理解发现人们使用语言,并在使用中不断改造语言的心理,试图从中找到语言发展的规律。

猜你喜欢
词形缩略缩略词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词形变换解题指导
韩国学校语法中副词形语尾的变迁
带前置功能的词形《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с 》的结构与搭配
你知道IL Y等缩略式的含义吗?
这些词语你看明白了多少
论当下缩略形式的网络流行语
中文缩略词在翻译英语缩合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