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之声

2018-09-17 18:36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公益金计生生育

坚持“三化”目标 浙江省计生协致力于打造青春健康教育2.0

从2000年起,浙江省各级计生协采用参与式培训的方法,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扎实推进青春健康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逐步实现“中小学校内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制度化、大中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规范化、校外流动人口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常态化”的目标,打造融宣传、教育、培训、服务为一体和具有浙江特色的青春健康教育升级版。

一、坚持中小学校内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制度化。一是加强高层倡导,科学谋划。浙江省计生协把青春健康工作作为重点工作,2013年起,省财政每年拨付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青春健康工作。2012年,浙江省计生协召开的全省青春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明确了“三化”的发展目标,确定了青春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二是加強部门协作,明确任务。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9部门印发《关于在全省青少年中广泛深入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任务,规定教育部门要落实相关年级青春健康教育内容。此外,根据工作实际,随时召开各部门联席会议,开展青春健康工作调研,适时掌握全省青春健康教育工作情况。三是加强基地建设,典型示范。根据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俱乐部建设的相关精神,提出符合浙江实际的青春健康教育基地标准,要求设立宣传展览、图书阅览、咨询服务等功能区,并配备多媒体播放等设备;设立咨询热线电话;悬挂和使用规范统一的计生协会标和青春健康标志,引导各地积极创立和申报省级基地。目前全省已审核通报了省级基地三批46个,其中27个基地服务的目标人群是中学生。

二、坚持大中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规范化。一是加强社团建设,抓好基础。从2014年开始,浙江省计生协共投入25万元经费,在38所高校立项实施省级青春健康社团建设和服务项目,建立了1~3级不等的青春健康教育社团。二是加强同伴教育,激发热情。浙江省计生协每年都会组织安排青春健康培训营活动,主要参与对象为老师和学生。近年来,共计举办全省高校青春健康同伴教育培训营7场,68所115所次高校参加,为高校开展同伴教育奠定了基础。三是加强交流学习,相互促进。浙江省建立了省青春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省青春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联络员会议,共同研究推进全省青春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组织到高校联合考察观摩青春健康教育活动;组织高校老师座谈交流青春健康工作。

三、坚持校外流动人口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常态化。一是加强师资建设,确保质量。为满足青春健康教育进社区、进企业,服务流动人口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的需要,浙江省从2011年开始进行了省级师资认证,每两年分别举办一次师资认证和一次师资提高班。2013年制定了《师资管理办法》,2015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完善,设计制作《师资活动手册》考核评估师资,并将考评情况作为师资续聘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强多形式教育,提升效果。全省各级计生协通过青春健康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不断扩大流动人口青少年教育覆盖面。在开展青少年及家长乐于接受的参与式培训之外,还通过青春健康大讲堂、专家讲座、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服务。三是加强氛围营造,扩大影响。针对流动人口青少年需求和特点,全省各级计生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各种资源,积极营造适合流动人口青春健康教育的氛围,努力实现流动人口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常态化。(江发仂)

新时代 新作为 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谱写“生育关怀”新篇章

近年来,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在省、市计生协领导大力支持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募捐为辅,每年筹资30余万元用于“生育关怀行动”。自2009年以来,共筹集生育关怀公益金200多万元,真情关爱计生贫困家庭5640户,彰显了“生育关怀”品牌效应,树立了“计生惠民”良好形象。

一、把“生育关怀公益金”筹集作为龙头工程扎实推进。

连续多年,海兴县计生协始终把募集“生育关怀公益金”纳入全县重点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推进,“生育关怀公益金”每年注资不低于30万元,确保生育关怀活动有序开展。一是将“生育关怀”作为“民生工程”重要内容,县委、政府定期听取、督导、通报和验收工作完成情况。二是出台筹集“生育关怀公益金”实施意见,将筹集生育关怀公益金列入县政府工作重要事项,作为经常性制度固定下来。三是坚持国库保国策,每年都把不低于10万元的生育关怀公益金列入县财政预算。四是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乡镇场“生育关怀公益金”募捐和生育关怀行动开展情况,列入计划生育责任目标考核,严格奖惩。

二、把规范“生育关怀公益金”管理作为系统工程推进。

为切实加强对“生育关怀公益金”的管理,确保“生育关怀公益金”的健康运行,特成立了“生育关怀公益金”管理领导小组,县财政局、卫生计生局、计生协联合制定了《海兴县生育关怀公益金管理办法》,规范了“生育关怀公益金”的申请对象、申请数额和审批程序。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对象在申请“生育关怀公益金”时,填写《海兴县“生育关怀公益金”救助申请表》,并附相关资料,按照自下而上逐级申报的程序,报县协会办公室审批后集中发放。

三、把拓宽“生育关怀”救助范围作为社会工程推进。

1.集中救助。每年利用“春节”“母亲节”“儿童节”等节日,开展生育关怀活动共计370余次,其中慰问困难计生家庭820户,救助计生贫困母亲760名,关爱女孩410人,资助贫困大学生170名,关怀基层计生工作者1120余人次。这些活动涉及到10个乡(镇、场)的近150个村和10所学校,县电视台逐一进行了报道,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关怀计生家庭的良好氛围。

2.特别扶助。近年来,海兴县对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一直实行特别扶助,为每个家庭建档立册,实现县、乡、村三级联系人帮扶制度。一是制定出台了《“亲情关爱,精准帮扶”计生特殊困难家庭行动实施方案》,进行生产帮扶、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等工作。二是对帮助符合条件的计生特殊家庭夫妻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视情况给与补贴。三是根据计生特殊家庭父母本人意愿,选定直系或旁系亲属作为赡养人,签订《赡养协议》,明确赡养人与被赡养人的权利和义务。

3.真情扶慰。为解除计生家庭后顾之忧,每年为197个村级计生协会秘书长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农村45周岁以上59周岁以下独生子女、双女家庭,办理“全家福”人身意外保险,为计生特殊家庭办理住院护工保险。此外,计生特殊家庭住院可以先诊疗后付费,医疗费用可得到医院和保险公司的双重赔付。(海兴县计生协 李秀慧 王飞)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卫生计生局扎实做好精神文明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卫生计生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强化学习型单位建设等,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为全旗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实道德支撑。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精神文明建设保障体系。成立了以卫生计生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和指导督促,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文明创建与业务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考核,为全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在楼梯、走廊、会议室等场所张贴提示牌,设置宣传栏、展板、条幅等形式,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规范等内容,号召干部职工讲文明、树新风,勤俭节约、文明礼让,在全局营造了人人讲文明、时时抓文明、处处见文明的浓厚氛围。

二是抓好党的建设,引领精神文明建设正确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上级有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在党组会上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常抓常议、研究部署;注重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弘扬时代新风,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全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层次的提高;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廉政风险点排查、廉政承诺公开、年度述职述廉等制度,规范廉洁从政行为,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三是注重理论学习,有效提升干部职工能力素质。采取例会集中学习、自学等方式,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卫生计生业务知识,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定期召开专题学习讨论;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教育,组织开展了“中国梦·我的梦”专题研讨;每年为干部职工订阅党报党刊、专业杂志、报刊、学习书籍20余种。

四是拓宽活动载体,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一是将参与“道德讲堂”活动纳入机关工作人员教育培训体系,引导教育机关公务员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引导人们积极投身道德建设,不断增强道德意识。二是出台机关干部职工文明守则、文明规范,大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三是提倡“不剩饭、不剩菜”,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培养机关工作人员的自觉节约行为。四是认真开展网络文明志愿传播活动,即时发布机关推出的便民信息、文明新风,积极传播正能量。五是高度重视扶贫帮扶工作,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选派人员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采取一对一结对帮等措施,确保了扶贫工作有序推进。六是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进一步倡导了文明、健康、和谐的节日理念。(伊金霍洛旗卫生计生局 朱东)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卫生计生系统开展志愿者网上注册暨“身边好人”线索推荐业务培训会

根据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公室、区文明办通知要求,近日,柴桑区卫生计生委开展了志愿者网上注册暨“身边好人”线索推荐业务培训会。区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各乡鎮卫生院分管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和具体负责业务及卫生计生委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

会议伊始,柴桑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凌仕铸组织大家学习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区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网上注册工作的通知》《江西好人网“身边好人”线索推荐方法》文件精神。

随后,卫生计生委股长王家梁分别从网上注册的分类、注册成功之后信息修改中的志愿者归口单位及志愿团队隶属关系、管理员工作要求、单位注册的任务要求、“身边好人”线索推荐对象、推荐任务要求等方面对志愿者网上注册暨“身边好人”线索推荐进行了分步细化地讲解。(九江市柴桑区卫生计生委 王家梁)

猜你喜欢
公益金计生生育
人口计生法修法获通过明确实施三孩政策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详解人口计生法修改
公益金救孤的“东莞样本”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佛山篇)
卫生计生科教 今年要干这些事
卫生计生整合服务“生生不息”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