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地方经济导向下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2018-09-17 05:31王争录张博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应用型办学

王争录 张博

[摘 要] 作为培养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人才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该将办学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办学定位的过程。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要实现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必须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的导向;确立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依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建立健全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制度,才能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的地方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

[关鍵词] 服务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7-0004-03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既是适应新常态时期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015年10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明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目标要求、路径举措和保障机制。”[1]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走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道路实质就是走服务地方经济的道路,服务地方经济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本方向。服务地方经济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探究服务地方经济导向下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就是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具有价值。本研究就是专门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探究,期望有助于实现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服务地方经济职能。

一 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的导向

高校承担着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职能。在高校的这些职能中最为根本的职能是服务社会的职能,这是源于无论是教学、科研、文化传承等这些职能最终都是为了服务社会,服务社会是高校其余职能最后的落脚点。作为高校最为根本的职能,在高校发展的任何时候都必须围绕着服务的职能来开展工作。尽管时期不同,服务的具体对象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必须坚持服务为导向从高校的职能方面来说这是毋庸置疑的。此外,高校必须坚持服务还是由高等教育的上层建筑属性决定的。相对于经济基础来说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等都属于上层建筑,“上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但是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能够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也就是说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具有服务作用。从某种程度来说,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附属品,必须依附在经济基础上,为此应该为经济基础服务。高等教育隶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特定时代经济、政治等决定的,高等教育应该服务于特定时代的经济、政治。作为具体执行高等教育职能的高校自然也就应该服务经济基础。此外,高等教育的外部规律也决定了高校必须坚持服务。所谓高等教育的外部规律是说高等教育发展不仅受到特定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同时还能够对经济、政治、科技、文化起到促进作用。高等教育外部规律说明了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等教育受到经济的影响与制约,必须与经济相适应、服务经济的发展。从高校职能、高等教育属性、高等教育外部规律这些方面都可以说明高校必须坚持服务。高校坚持服务这是毋庸置疑的论断,但是如何坚持服务、为谁服务这是不确定的,这是源于不同的时期具体的教育情境不同,如何坚持服务、为谁服务自然也就是不同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时期,新常态时期我国经济要取得发展不能够再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而是必须依靠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这些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用人单位通过实践培养,而且更为重要的还是必须依靠专门为社会用人单位输送人才的高校进行培养,高校是专职面向社会用人单位培养人才的机构。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国家专门提出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办学思路。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之所以必须展开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是由高校的服务职责所决定的。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制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政策的根本依据,为此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必须坚持服务地方经济。

二 确立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

办学定位是指办什么类型和层次的大学,是办学的方向与目标。缺乏定位的办学是无方向、无目的、盲目的办学,这样的办学就好比无头苍蝇一定会出现问题的,为此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办学定位。只有具有明确的办学定位,才能够保证高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方向,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亦然。”[3]当前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必须具有明确的办学定位,明确到底办什么样的大学,为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指明具体的方向。那么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办学定位?将办什么样的大学作为转型发展的追求?这是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要回答确立什么样的办学定位,将办什么样的大学作为转型发展的追求,必须依据基于什么样的原因进行转型发展,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进行转型发展,也就是说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原因出于什么缘由及转型发展目的。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是基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必须进行转型发展,这在前面已经详细地论述过了,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的论述。既然基于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因进行转型发展,那么就应该确立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明确了确立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后,下面再来具体地论述如何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首先应该认识到确立服务地方经济办学定位的重要性。确立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是由历史与现实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从历史上讲,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大多都是由于以前的高职高专升格而来的,具有培养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优良传统,让这些高职高专院校升格培养学术理论型本科人才与具有长期丰富培养学术理论型人才经验老牌本科院校进行竞争,这明显在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缺乏竞争力。为此要改变这种历史原因造成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缺乏竞争了的状况,就必须另谋出路探寻差异化的人才培养,而让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就是一种尝试。从历史原因讲,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想在高校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道路。从现实方面讲当前地方院校培养出的本科生毕业生出现相对过剩局面。一方面地方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是毕业的大学生太多了而是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用人单位需求不匹配,而造成这种不匹配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本科生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脱钩。从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出现相对过剩的问题可以看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该确立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地方本科院校遇到的历史与现实性难题。为此应该确立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其次应该探寻合适的确立服务地方经济办学定位的策略。不同的高校情况是不同的,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策略适用所有高校,依据学校的实际,听取有关人员的建议,这是探寻出合适办学定位策略的唯一路径。最后运用合适的策略确立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确立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不是简单地写在办学章程中,而是应该落实在办学实践中,要落实在办学实践中不仅需要校长的亲身示范,还需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全校的师生都形成服务地方经济办学定位的共识,然后形成一股合力向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方向努力。

三 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

思想观念对行动具有导向作用,“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4]。人的行动都是受特定的思想观念支配的,人们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受其背后特定的思想观念影响制约。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首要的应该是办学思想观念的转变,也就是说树立与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相一致的思想观念的过程。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之所以要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是由于要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为此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应该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只有真正地树立了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才能够推动地方本科院校从事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办学实践活动,培养出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下面就来专门的探究转型发展中如何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

首先,应该认识到以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中的不足之处。以往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向老牌名校看齐,办学理念追求高大上,产生这样的办学理念是由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与老牌名校的人才培养层次、类型等方面趋同,加之对于本科院校全国采取统一的指标进行评估,这些都促使地方院校的办学理念追求高大上,盲目地追求高大上的办学理念,也就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同风等办学问题,办学出现了同质化,出现毕业的大学生很难在社会上找到工作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单纯模仿老牌院校的办学理念使得地方本科院校逐步地丧失了自身具有的特色,丧失了自身具有特色的院校这是以往办学理念带来最大的不足之处。

其次,从以往办学理念不足中强化服务地方经济办学理念的重要性。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丧失自身特色,这是以往办学理念指导下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不足之处。为此转变办学理念也就是要能够恢复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是有所差异的,也就是各地的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特色,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结合起来,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从事人才培养,这就能够保持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为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具备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

最后,樹立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理念,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一切行动都应该围绕着服务地方经济的方向发展,为此应该通过学术报告或者相关会议进行宣传,让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在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共识,这样才算真正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

四 依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规格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高校的转型发展其实质是人才培养的转型,是指从以前培养学术理论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型。将应用型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追求没有错,但是这种说法还有点笼统,不是人才培养要求的具体依据,不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那么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依据是什么呢?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由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人才的变化,为此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就应该是转型发展的依据。下面就来具体地论述依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规格。首先应该调查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针对要调查对象制定问卷调查表或者制定出访谈提纲,然后进行相应的问卷调查或者访谈调查,然后收集归纳调查结果,得出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调查对象的选定应该是具有典型代表性,应该是随机选取的。而且还应该强调一点就是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不应该是一次的,而是应该不定期的时时进行,这样才能够真正调查出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其次应该探寻调整人才培养的策略。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不同的院校办学历史是不同的,不同的院校办学历史也是有所差异的,为此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一成不变可以使用于一切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调整策略。这是探寻人才培养策略之前应该明确的,但是并不意味人才培养调整策略探寻缺乏没有什么可以遵循。遵循教育教学、人才成长、学校发展等的规律,这些是必须遵循的;遵循院校的师资、场地等办学条件;遵循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三个遵循策略都是可以采用的地方院校人才培养调整策略,探寻调整人才培养策略的根本前提,依据这些一定能够探寻出适合自己院校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调整策略。最后依据策略进行人才培养规格的调整。这里的人才培养规格不仅是人才培养类型而且还应该包括人才培养的层次,也就是说无论是在人才培养的类型还是层次方面都应该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吻合。而要达到趋于一致就必须经过多次的博弈调整,经过多次的博弈调整就一定能够实现地方院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吻合。虽然人才培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活动,需要众多利益群体参与到博弈中去,同时人才培养的调整需要听取众多部门人士的意见,但是最为主要的应该参照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的意见,也就是说博弈的双主体是地方本科院校和地方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做到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的规格。

五 建立健全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做事情的重要保障。任何事情顺利地开展都离不开特定的规章制度做保障。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来说亦是如此,必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转型发展的保障。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其实就是学校与地方合作完成人才培养。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就是完成向校地合作人才培养转变。为此应该建立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制度,确保地方院校向应用型高校顺利地转型发展。下面就来具体地论述如何建立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制度。首先应该认识到建立健全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制度的重要性。之所以要建立健全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制度。除了上面论述的制度本身重要性外,还是由于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方面的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国家虽然提出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号召,但是缺乏实质性的规章制度如法律法规用来规范转型发展。鉴于制度自身的重要性及缺乏专门的制度用来规范校地合作,为此很有必要建立健全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制度。其次应该探寻建立健全合适的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制度方式方法。是采取地方主导还是采取学校主导的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制度方式方法?校地合作人才培养制度的机构怎样设立?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制度评价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应该是探寻合适的校地合作人才培养制度应该考虑的。此外探寻合适的校地合作人才培养方式方法还必须遵循本地经济发展要求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及人才的成长规律。遵循这些才能够找出合适的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最后运用探寻出的合适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制度。运用恰当合适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校地合作人才培养制度不能够仅仅停留在文字上或者口号上,而是必须真正落实到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中,需要地方与转型院校形成合力,都参与到人才培养制度建设中。通过实际行动建立健全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制度。有了制度的保障,“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真正发挥出实用性作用”[5]。相信一定能够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德召,彭吉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16(4):25-30.

[2]黄光秋.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比较——“同一”关系:“决定”内涵,“同创互补”过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39-47.

[3]陈光磊,张婕.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应用型高校的转型路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7(3):66-72.

[4]王兴宏.浅谈高效课堂的构建[J].甘肃教育,2017(2):69.

[5]邱有华.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5(13).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应用型办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国家创新体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国际化思考
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深化改革服务福建自贸区建设探析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