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高校贫困生精神扶贫研究

2018-09-17 06:24楼峥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贫困生大数据高校

楼峥

摘 要 高校贫困生扶贫工作已开展多年,积累了相关的经验,但是还有部分问题需要解决,如缺少系统性和持续性、缺少相互协调和配合、未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心理咨询等。建议各大高校应当从培养学生自强精神、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和心理咨询工作方面入手,全面提高高校贫困生精神扶贫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大数据 高校 贫困生 精神扶贫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贫困生精神扶贫有待解决的问题

1.1缺少系统性和持续性

政府在高校扶贫项目中会定期投入相应的资金,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例如:奖学金、助学贷款、书杂费补贴、勤工儉学补助、困难补助等助学政策,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贫困生读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校会根据政府下拨给本校贫困生扶贫项目的资助金,合理地分配给有困难的贫困生,学校也会集合社会力量,为贫困生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帮助。但是,不管是政府补助,还是社会帮助的资金都是有限的,他们往往是一次性给予,未能持续性地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1.2缺少相互协调和配合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管理制度逐步人性化和公开化,例如宿舍公寓制、学分制等,学生的自主性和隐蔽性大大提升,学校一些日常制度管理上出现困难,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贫困生精神扶贫工作的开展。尽管如此,各大高校正致力于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家庭环境和社会对他们的不公平待遇。社会支持对人格特征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贫困生的情感感知比一般学生更加强烈,假如学校或者社会没有给予贫困生及时的心理疏导,贫困生在面对一些资源资助时,可能会产生自己在接受施舍的感觉,这不仅伤害了他们的积极性,还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高校贫困生精神扶贫工作需要社会各层面协调配合、通力合作,才能有效推进。

1.3未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心理咨询

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具有明显的群体性,他们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内心想法比较复杂,自尊心很强,需要适时的心理辅导才能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但是长期以往由于受到偏见观念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心理有瑕疵的人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到心理咨询室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会被别人嘲笑看不起。所以,在高校贫困生精神扶贫工作上,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观念,正确看到心理咨询活动,优化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2大数据背景下提高高校贫困生精神扶贫有效性措施

2.1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精神,建立精神干预机制

从学生层面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精神是大数据背景下顺利开展高校贫困生精神扶困工作的首要途径。第一,引导学生正确看到贫困问题,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需要从定期和贫困生进行情感沟通,进行精神疏导工作,培养他们乐于与人交流看法的行为,转被动为主动,以自信自强、顽强拼搏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的挑战。第二,高校应当坚持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物质激励强化精神建设。学校可以通过政府补贴或社会帮助为贫困生建立相应的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金等项目,目的是奖励那些读书积极,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力求借助经济扶持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精神压力。以此同时,物质奖励的项目应该不断增加,力度应该逐步加强,以物质资助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精神,同时加强学生回归服务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精神,建立精神干预机制,一方面能让学生正确地看待扶贫服务,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增强自信心和价值感。

2.2优化高校文化建设,建立环境干预机制

高校学生主要在校园内生活和学习,校园文化建设对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建设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各大高校应当从贫困生的精神层面出发,了解和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定期与他们进行单独的面谈,掌握他们的内心动态和需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贫困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更多地接触和学习不同的人和事,感知社会大集体的温暖和乐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以自信坚韧的精神面貌面对一切的困难和挑战,减少由于经济困难带给他们的精神压力。优化高校文化建设,建立环境干预机制不仅能为贫困生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还能为贫困生创建开放平等的外部精神校园环境。

2.3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引导干预机制

良好的健康心理状态是正确引导一切行为的基础,因此,各大高校必须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尤其是贫困生,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当前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是心理咨询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心理咨询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一是发展咨询。当学生感到迷茫,发展受阻时,心理咨询可以为学生提供提升自我价值的辅导,发掘学生潜能。二是障碍咨询。当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由于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学习跟不上、人机关系受挫、失恋等造成心理压力时,适当的心理咨询辅导能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开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三是生活咨询。当学生在生活生遇到困惑时,心理咨询能及时给予他们建议和方法,缓解他们的焦虑和紧张心理。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质,增加对软件和硬件的投入力度。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引导干预机制,为贫困生提供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努力做到防范于未然,加强精神扶贫的启发与引导。

参考文献

[1] 韦吉锋,高锋,江思义.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农村贫困生精神引导探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02):120-124.

[2] 杜珊珊,李丹虹,屠晓梅.高校贫困生经济扶贫与精神扶志的有效整合[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30(04):101-104.

[3] 刘利,戴会群,陈晨.贫困大学生精神扶贫的必要性及主要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07):10-12.

[4] 李成飞.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精准化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7.

[5] 陈远宏.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教育救助管理对策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贫困生大数据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