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8-09-18 10:01郑荣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高校美术艺术素养教学实践

郑荣雪

摘 要 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开展德育教育是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而高校教学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中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美术能力的责任,同时也承担着德育教育中重要责任。高校美术课担负着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等,因此高校要特别重视通过美术课程来渗透进德育教育,不仅在美术课中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同时也要提升大学生的德育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 高校美术 教学实践 重要性 艺术素养

美术是以直观形象感人的视觉艺术,以美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寓理于情,以情动人。高校美术课是一门基础课,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任务,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美术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尚审美情趣、不竭创造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我们要全方位地渗透德育,充分利用美术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要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

首先,要了解德育是什么?德育是通过教育渗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它包括二个层次:一是知善,二是行善,德育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通过渗透、影响、耳濡目染、模仿、默识与领会等。使受教育者形成高尚道德品质的过程。而高尚道德品质标准既是人的性善本能活动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社会伦理道德对人的某种规范和限制,它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而美育又是什么呢?美育即美术教育。它包括欣赏、绘画、工艺、设计等,它是美的教育,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净化心灵。美术作品为人类创造美好世界和陶冶人的心靈、精神、思想和人格的艺术,应该是优美高雅,洋溢着健康向上,先进文化的品质和精神。是人类所共有的向善向美的本质。正如赫而德所说:一切美都以真为基础,一切美都必须通向真和善。可见二者追求的目标是相同的。

其次,德育和美育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美术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能真实的反映各个时代民族生活内容、风俗习惯,同时也充分地表现出各个时代不同的道德观念和个人的道德追求。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最高审美教育。这也是德育所要求达到的优秀品质。王仲先生也说过:真善美是三位一体辨证统一体,它既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也是人类艺术的最高理想。人们很早就把真善美的统一作为优秀美术作品的品格,并在作品中对人类的真善美有着鲜明而动人的描绘,从古希腊开始,文艺理论总是主张艺术应为人们某种普遍确定的伦理道德服务或与某种伦理道德观念相符,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中国东晋时期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南宋时期李唐的《采薇图》,法国19世纪罗丹的《思想者》等美术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是人的智能与真诚最高表白,同时又是艺术家人格和心灵的表现,是社会伦理道德要求得体现。美术从原始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这种发展归根结底是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但是人类文明进步,主要决定于人和社会的道德标准的提高。鲁迅先生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然与道德不尽相符,然其力是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以辅道德以为治”。美术之所以为艺术在于它是一个时代的形象记录,更在于它显示着艺术家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激发观者的共鸣,净化人的心灵。正如古代原始壁画的狩猎活动形象,可以激发古代人类与大自然相抗争的精神和勇气,古希腊雕塑美的健康形象可激发古代人类向往着民主和自由,北宋山水画的精深壮阔可以激发人们更热爱自然、生命和生活。可见古代中外美术史上的一些杰出创造都能体现出那个时代的先进文化精神审美理想。美术作品中的这种瞬间凝聚、浓缩的时代精神和思想观念,能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提升人的人格品性,启迪人的智慧和才能,走向美好的未来。正是由于美术的这一特性,也就赋予美术这一育人的功能,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体现,而且更加直接、形象、生动,更容易被接受,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由此可见,德育和美育是异曲同工,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发展的。它所达到的最终目标就是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陪养品德高尚的人,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是符合21世纪的教育,其内在价值就是在于促进每一个体的心灵放飞与生命提升,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让每一个学生在德育和美育的作用下不断提升自己、重塑自我。

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美术教学中,完全可以和德育教学结合起来。美和善都是一种社会价值观,都要以真理为基础,社会生活中的同一事物,同一行为,既可作善与恶的评价,也可作美与丑的评价,社会生活是离不开善的,善在美的后面,是美的本原,美与善都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不论学习,还是做人,我们都希望“尽善尽美”。虽然美育和德育各有其独立的特点,但是,在教学中应相互渗透,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下一代。只有德艺双馨的人,才是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 黄克煜.大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思考[J].美与时代(中),2016(03):79-80.

[2] 郑书敏.浅谈工艺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2):218.

[3] 钟景华.浅析高校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5(22):174.

[4] 李斌.高校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3(05):264-265.

猜你喜欢
高校美术艺术素养教学实践
试论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方法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