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聋校新生听(看)习惯的培养策略

2018-09-18 10:01王进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习惯培养聋生课堂教学

王进芳

摘 要 形成和发展聋生语言是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对于一年级聋生来说,形成一个良好的听(看)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也是他们提高听(看)话能力,发展语言的重要基础。笔者针对语文课堂中聋生听(看)习惯的培养作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后认为,教师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的组织模式以及训练学生听(看)能力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培养聋生良好的听(看)习惯。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聋生 听(看)能力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用手语进行的交流时,只有一对一的交流,双方接受信息的量才是相对完整的,如果同时去观察几个聋人的聊天,由于整个过程中需要多次转换观察的对象,就很难完整地看清大家在说什么。联系到课堂,若学生没有很好的听(看)习惯,导致在听課过程中与教师与同学的交流存在指向的单一。从相关研究和对课堂学习过程中观察我们发现: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15分钟到20分钟之间,个别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更短,他们基本没有形成听(看)的习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一对一的交流,不习惯课堂中集体学习方式。这些都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注意帮助学生合理地进行注意的转移和分配,养成良好的听(看)习惯,让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

1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1.1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聋孩子入学的年龄小,由于听力缺陷,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往往偏低于普通健听孩子。孩子们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身边最可亲近的人就只有老师了。如果能地生活中感受到老师的爱,那么孩子在课堂中自然会更好地表现,这对他们形成良好的课堂听(看)习惯是有帮助的。对孩子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份体贴,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开始他们人生课堂学习的第一步。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教师才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从学习的具体情况入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及其他具体情况积极主动的采取有效的办法设计和进行教学活动。

1.2认识培养学生听(看)习惯的重要性

聋孩子的信息接受渠道主要来自于视觉和听觉,虽然大部分学生的听力补偿情况不是十分理想,但是能听到的孩子就要让他们养成听的习惯,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听(看)能力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开始。对于听力损失程度较深的学生,看的习惯同样重要。很少有正常人能够体会到如果个体接受信息的渠道仅仅局限于视觉时,他们会承受多大的压力。比如:视觉更容易疲劳,视觉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视觉的注意分配对于孩子来说基本是不太可能同时完成的。

许多习惯都在平时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忽视掉,深入了解以后才会发现,我们的孩子需要正确引导的东西很多。培养学生听(看)习惯是学生今后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也是学生提高听(看)语能力,形成良好语言能力的基础,更是学生今后步入社会,与人交流的需要。

1.3丰富课堂学习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

比如聋校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基本是拼音和看图学词,对学生反复的发音训练和学词识字积累都是非常枯燥的。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去丰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运用多媒化手段呈现教学内容,出示实物,情景演示,现场教学等也可以避免学生对单一的课堂学习方式产生疲倦,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2设计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

2.1固定日常教学用语,要求教学用语简洁规范

日常教学用语是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教学常用的一些语言(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口语),每个老师总希望自己的教学语言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在聋校课堂中,教学语言讲究的是简洁明了,不追求教学口语的丰富华丽。

刚入学的孩子基本听(看)不懂教师的教学用语,这需要一点一滴在课堂教学中慢慢去培养的。大部分聋孩子的语言积累是从零基础开始的,学习语言的实践机会很少,他们是在课堂中,才开始学习严格规范的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榜样,教师教学语言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聋生对语言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规范(不说“哑巴话”),简洁(不说废话),让低段的聋生能够看清,会说,理解意义。一年级入学时,教师就要制作相关教学语言的卡片,让学生第一时间掌握,因为这在以后每天的教学中都要用到。这些卡片都是简单的祈使句,比如“上课!”“起立!”“老师点名,小朋友说到!”“读拼音,打指语!”“老师读拼音,小朋友找拼音!”等等,这些语言,还应该让聋生复述,真正理解。

2.2口语为主,规范合理使用各种辅助用语

《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试行)》里指出“聋校教学语言应以口语为主,凭借课文,使用手指语、手势语、板书等多种语言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在课堂上,由于学生新入学,对语言的理解和积累都是刚刚起步,更是需要我们合理地使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来进行教与学。

2.2.1形象生动的易操作的简笔画

一年级的小朋友对形象的绘画总是特别感兴趣,在课堂中引入简笔画帮助孩子们学习语言是非常有效地吸引孩子听(看)注意的好办法。

2.2.2规范美观的手语

聋孩子总是在生活中自觉地会使用各种手语,其实在我们健听人群中,也常常使用各种手势来辅助表达。所以手语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认为手语会影响孩子们的口语发展那是一种误区,只要合理引导,正确使用,手语会成为聋孩子学习语言的有效工具。

手指语是手语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汉语拼音方案一一对应的手语。对于刚学习拼音的孩子来说,手指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记忆本来显得非常单调的拼音字母和音节,听力损失严重的孩子还可以用手指语辨别语音,有利于形成和发展聋孩子的书面语。

2.2.3亲切自然的体态语

体态语一般都处在非教学语言的类别里,但在聋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体态语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集中于视觉注意的聋孩子来说,教师在课堂中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一个夸奖的面部表情,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提醒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甚至教师在精神状态上的饱满乐观,都会影响到孩子们在课堂中的学习情绪。恰当的使用体态语,引起聋孩子课堂上的情感反应,吸引孩子们的听(看)注意,调节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

2.3照顾聋儿特点的几个课堂细节

聋校课堂中需要明确几个“特殊”的课堂细节。

2.3.1教师使用教学用语口形清晰,语速稍慢,面向全体学生的视力范围之内

教师使用口语不能因为照顾学生的听(看)话水平就故意夸张,或者放慢语速,要用正常的语速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适应看话,形成语言。师生交流老师必须正面对着孩子,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说话,如果老师说话的角度不便于学生观察学习,那所有的教学语言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要避免侧向学生,边写板书边说话等无效教学。

2.3.2学生的桌椅安排需要排成半圆形或者马蹄形

聋校课堂,最实用的学生桌椅排列方式就是半圆形和马蹄形。这是为了方便每个孩子都能看到彼此的正面,这样学生发言的时候,才可以让学生與学生,学生与老师都在彼此的视觉范围之内,便于相互交流,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听(看)习惯。

2.3.3运用大字课文指读要到位

课堂学习中一定要用大字课文,教师在用大字课文帮助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指读到位。用教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按词语或者按语意停顿,避免点读。应该努力使教鞭都停在大字课文上,同时要避免的是使用教鞭摇晃不稳,或者在指的过程中教鞭划出不必要的弧度,影响学生视线的分配。

2.3.4少用齐读,多用跟读和个别读

齐读时学生发出的语音会相互干扰,也不利于学生注意到教师的发音。学生虽然可以统一观察老师的口形,但是反过来老师就很难在整个班级中辨别学生朗读的好坏。采用跟读,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的口形,仔细听老师的发音,然后学生再读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看)习惯,培养学生的听(看)话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巩固和积累语言。个别读可以让老师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也可以扩大学生的练习面,让学生更加全面的投入课堂学习。

2.3.5复述他人问话,评价他人发言

在理解句子的意思时,要用提问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王老师问:谁在教室里扫地?我答:王明在教室里扫地。”在按照句式仿写句子的练习中,可以让小朋友说:“刘建说:我喜欢吃包子。我说:小花喜欢吃面条。”孩子在课堂中复述他人的问话,一方面可以促使他认真听(看)别人的发言,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种复述他人的句子也是一种鼓励性的评价。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听清楚,还可以让别人来帮助重复,调节课堂学习气氛。

3在培养学生听(看)话能力的同时促进听(看)习惯的形成

听(看)话的能力与听(看)习惯的养成是有密切关系的,如果把学生看不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或者不知道别人在表达什么,多次之后学生也就丧失了听(看)的习惯,只专注于特别的事情。所以需要在培养学生习惯的同时,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听(看)话能力。

3.1从点名开始让学生学会听(看)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每个个体都特别重视自己的名字。让学生从熟悉自己的名字开始学会听(看)是有科学依据的。一个班级学生的姓名所包括的音节也是比较丰富的,据统计实验班级九名学生包括的声母:10个 ,韵母:12个,整体认读音节3个。音节:18个。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发音拼音。对于我们聋孩子来说,学会自己的姓名和学会他人的姓名不仅是他们进入学校适合学习生活的开始,也是他们融入集体生活,学习与人交往的开始。

3.2重视看(听)话写词语和句子的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语了句子,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看(听)话训练,教学中必须重视:首先要读词语打指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口形;接着看图说让学生说写词语打指语,让学生积累词语。最后进行看(听)话训练,教师说话时音量可以稍大,口形自然。主要是为了帮助听力补偿效果罗好的学习习惯用听觉去分辨,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在自然的口形环境中去辨析。

3.3日常学习、生活情境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听(看)习惯

生活中总要与人交流或者发生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学生自然而然会进行一些观察和注意力的转换。如果强制要求学生不许去关注,往往会引起反效果。这时候不如因势利导,抓住即时教学的时机,让学生在其中得到学习受到教育。

如处理生活琐事时的细节。“小峰,你昨天洗澡了吗?”“吴玉,你看到王佳换下来的衣服放在哪里了?”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和自己生活紧密相关事件,在处理这些生活事件的同时,让学生不仅运用和积累一些句子,还学会了听(看)和表达。

此外,国旗下讲话,晨会、专题讲座都是学校德育教育中常常采用的一些活动形式。这些活动一开始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是时间稍长,学生因为看不懂集中教育的内容,就会失去关注的兴趣。因而在学校进行这些集中教育活动之前,对集中教育的内容作一介绍,学生参加集中活动时就会更加关注,活动之后又对学生参加集中教育活动的细节加以评价,更会巩固学生听(看)的兴趣,提高学生听(看)话能力。

当然,仅仅把语文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听(看)话习惯的主要阵地,显然还是不够的。在教学中,我们聋校的每个课堂都应该努力为学生养成良好听(看)习惯而努力。学生的听(看)习惯的养成和学生听(看)能力的形成存在着必然的正比关系。相信坚持学生听(看)习惯地培养一定会为聋儿今后的看(听)话能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季佩玉.关于聋校口语教学问题[J].现代特殊教育,1997(02).

[2] 季佩玉,黄昭鸣.聋校语文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汤盛钦.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 陈军.现代特教研究[M].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基教[2007]1号)[Z].2007-02-02.

[6] 高成华,梁巍.为了聋儿的明天[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习惯培养聋生课堂教学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