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2018-09-18 10:01梁美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朗读指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梁美齐

摘 要 根据朗读在学生语感的培养、文章的理解和语言能力巩固三个方面的作用,简要地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学同朗读指导相结合的教学实践过程。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朗读指导

小学语文新教学大纲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以看出,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在课堂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朗读。另外,指导朗读不能单纯从朗读技巧上的指导,而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再者,朗读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如自由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等。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下面,谈谈我在新课程实施下摸索教学的体会。

1范读引路,激发朗读兴趣

小学生喜欢模仿。在他们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他们常常爱模仿老师的动作、表情,甚至说话的语气。老师的示范朗读,往往胜过千百句“该读什么语气”之类抽象枯燥的话,也胜过录音朗读的范读。在朗读课文时,给予学生的不仅是语言的训练,还有美的熏陶。记得在上四年级的一节语文课时,我正充满感情地范读《桂林山水》,听到了学生们吃吃的笑声,我感到纳闷:是不是我的发音有问题?还是读错了什么字?课后与学生交谈才知道,原来是他们从来没听过老师这样读课文,觉得我像在演戏。我感到很惋惜,如果老师们没有让学生们感受到朗诵时那种抑扬顿挫的韵律,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我决定让学生和我一起走进朗读的世界。以后的语文课,几乎每篇课文我都坚持范读,哪怕只有短短的几行字。久而久之,笑的人少了,跟读的人多了,两个月后,我只须起个头,同学们便能较好地把文章朗读下来了。读到较难的地方,我会与学生一起读,带领他们美读。

在教学中,我除了常常用“美”的声调去范读课文,还能通过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等体态语进行形象直观的点拨,激发学生“听”的兴趣。继而使他们产生读的欲望。

2利用各种手段,促使朗读

形象具体、生动有趣的画面、音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丰富学生的表象,提升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如《夜莺的歌声》一文,写到作夜莺的孩子与敌人周旋一段,出示了挂图,接着播放课前录制好的夜莺、杜鹃、乌鸦等鸟叫声,这样,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朗读水平。又如《观潮》,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感受过潮起潮落的雄伟壮丽。为了能让他们身临其境,我播放了一段潮声涨落的声音,同时指导学生看图。这样,给学生视听的直接感受。再读课文时,朗读水平又进了一个台阶。

3创造舞台,展示才华

小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天性,而我们见到的学生较为被动,主要是他们缺少了表现的机会和锻炼。因此,在朗读指导下,我尽可能多为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分角色朗读和情境表演的时间。在情境表演中,学生完全地投入,把自己与文中形象融为一体,感情就自然流露,十分逼真。如《科利亚的木匣》、《陶罐和铁罐》等,让学生自组小组进行角色朗读,并且把课文编写成课本剧,在情境表演中朗读。学生兴趣盎然,大胆表演,利于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在课堂上,还要给学生“思”与“评”的时间,让学生在读后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听了别人读后,再评评他读得怎么样,说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有一个对比的机会,以后在朗读课文中,形成了有意识思考和处理的好习惯。

如《西湖的绿》一文中有一句“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学生们认为“碧澄澄的”一词写出了溪水的绿,该读重些,于是加重了这个词的语调,而对这种情况,我对学生得出的结果没有直接下结论,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而是巧妙地提醒学生“你们把平静的溪水扰乱了”,学生们顿时心领神会,知道了“碧澄澄的”该读得轻些,让人感到不忍心扰乱水面平静的情感,也知道了有的重音是可以轻读的,就是这样,我们在“评”读中畅所欲言,学生能在读中掌握读书的方法,在读中把握句子的感情、语气,在读中学会读。

4引发共鸣,增强语感

朗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內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爱,恨作者所恨,入境又入情,这就是情感共鸣,是朗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吸引的,因此,在语感训练中,要帮助学生寻找感情共鸣的触发点。如《科利亚的木匣》一课,伙伴们笑科利亚的话“也许法西斯把你的宝贝挖走了。” 还有科利亚的话“不会的,敌人连我家的大木箱都没有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科利亚的天真、快乐、自信等,引导学生的共鸣,进而感情朗读。

5体验情感,加深理解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真正体会到朗读还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基础之上的,而情感体验又是建立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如在教学《梅花魂》一课,我鼓励学生联想和想象,体验外祖父的思乡情感,强烈的爱国心等,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继而理解课文,情动于中,形于声,读起来情真自然。

参考文献

[1] 陈玉琨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朗读指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