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演变角度探究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武术与舞蹈关系

2018-09-18 10:01黄宗峰狄嘉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武术舞蹈

黄宗峰 狄嘉辰

摘 要 少数民族地区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本文通过历史演变角度在不同的时期探究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武术与舞蹈相互关系和二者的产生及历史演变以及未来的发展结合趋势,抓好这些民族地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提供宝贵财富和重要基础。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武术 舞蹈

1“武”“舞”之辩

1.1武术的演变

商周时期,商代出现了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田猎,商周利用“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如今武术演变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武术,主要是心搏斗和技击为核心内容,身体动作为最基本的手段和途径,也被称为武艺或功夫;狭义的武术主要指武术运动,是一种传统的体育项目,主要是继承和弘扬古人武艺精华为前提而形成的运动,表现形式为套路和散打。中国武术属于体育,属于肢体运动,但又不是纯体育和简单的肢体活动,它同时也是一种技击术,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艺术,所谓的艺术就是人通过审美体验而获得的一种物化形态。因此,审美就变成了中国武术作为身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都要不断的给人美的感受和遐想。

1.2舞蹈的演变

舞蹈发展于封建社会时期。秦汉以来随着“宴乐兴舞”的习俗,手持器械的舞蹈时常在乐饮酒酣时出现,如《史记·项羽事纪》记载的“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是这一形式的反映。此外,还有“刀舞”,“力舞”等,虽具娱乐性,但从技术上更近于今天套路形式的运动。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蹈,它经过艺术的加工和不断的组织,从不同角度来反映当时社会生活艺术,间接地把人思想情感表现出来,并着重通过语言文字和一些艺术手段来丰富的表达存在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情感。依据舞蹈不同的目的和作用,历史上将其划分为“武舞”和“文舞”,“文舞执羽奮”,“武舞执干戚”,二者都说明了从历史学角度舞蹈又被合称为“万舞”。

2历史演变中少数民族民间武术与舞蹈

2.1原始社会公社时期

武术与舞蹈萌芽于原始社会公社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氏族公社时代,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处于当时蛮荒之所,原住居民民风彪悍,经常发生部落战争,武术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促进了武术的萌芽。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舞蹈会在获胜者庆祝胜利会以战斗中刺杀敌人动作的各种肢体语言方式来庆祝战争的胜利,从而逐步形成舞蹈的雏形,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武术与舞蹈逐步发展起来。

2.2冷兵器时期

冷兵器时期经过连绵不断的战火,武术与舞蹈为了适应实战需要进一步向实用化、规范化发展。舞蹈则主要以庆祝战争胜利和统治者及贵族们生活娱乐项目结合在一起。当时,武术的发展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军队的武术活动,二是以武术为主的学校教育。

2.3 21世纪

在21世纪,人类进入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武术的格斗的实用属性正在渐渐的消失,转而代替艺术文化体,朝着表演性质的方向发展供观赏、娱乐和健身,其中最重要的审美价值正在慢慢的引起人们的重视。是“武”与“舞”完美结合的范例,使其更加富有灵性,是艺术的升华。

3武术与舞蹈二者的产生及历史演变

3.1古代社会民间武术与舞蹈相联考证

古代社会少数民族地区处于一种长期原始世袭酋长制度的落后状态,原住民为了能够解决食物,同自然斗争,并躲避原始森林中各种野兽的伤害,从而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拳打脚踢及躲闪、跳跃和棍、俸打躲的基本动作,在这些基本动作的萌芽发展中,演变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武术套路如:壮拳、蚂拐拳等,无论是从无意还是到有意的过程,原始社会都为武术的传授提供了平台。民间原始舞蹈是人们在生活之余、守猎之后载歌载舞,欢庆狩猎的胜利,在舞蹈中人们随手敲打起兽皮和木棒即兴地长呼短燥、纵跃顿足和挥臂舞棒,并且跳起一系列的猎捕动物的动作,示威武和荣誉,也就是原始社会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表演艺术中所记载的“百兽率舞”或“歌舞百兽”。逐步演变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舞蹈。如:扁担舞、铜鼓舞、等,从而刺激了少数民族地区原始舞蹈演变为人类生存发展目标下,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强烈和最纯粹、最充分的肢体语言。此时,武术的一系列基本动作也就开始在载歌载舞中开始得到运巧与体现,在狩猎过程中一旦发现好的攻防技术,就又借舞的形式互相模仿交流,经过长期的生活积累和演练,便逐渐形成了攻防格斗练习的习武活动,它们既有歌舞的萌生,也有武术的诞生。

3.2古代社会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演变中的“武”与“舞”

武术中有各种模仿动物的拳法,如壮拳中的打虎拳、布依拳的凤凰抓地和舞蹈中各种象形舞等,它们原始套路的来源,都是人们在生活中的实践与表演艺术等方面将二者的融合,使其都具有两个明显特性:第一是表现出原始人是集体劳动,集体娱乐的特性。第二,从内容上来讲,都融合了表演的艺术,再加上音乐的衬托,形成最为广泛的群众性艺术活动。另外,从效能上来看,它还是一种教育手段,因为它不仅属于群众娱乐,而且又属于劳动和战斗技术的综合训练。如:郭沫若的《殷契释编》中有记载:“丁西卜,其呼多方小子小臣共教戎。”顯示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武艺和乐舞在古代教育中就被列为教材。

可见,在古代,“武”与“舞”就在原住民欢庆狩猎过程中逐步得到融合,这些武术与舞蹈的结合,既有表演的性质,又有武术器械练习的实质。“武”与“舞”互相融合运用,在套路演练中使“武”的技法,用“舞”的形式得到重现,并且得到提高和升华,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3.3古代社会少数民族地区“武”与“舞”历史演变

3.3.1秦汉时期

在秦汉时期,“秦始皇既并天下,聚天下兵器于咸阳,讲武之礼,罢为角抵”。讲的是秦汉时期的军事武术活动及先秦习武的礼仪活动正逐步的向着戏乐和大众娱乐文化的方向转化,也是武术娱乐性的雏形。《史记.李斯》中有记载:“是时二世在甘泉,方作毅抵徘优之观,李斯不得见”。说当时秦二世在甘泉观赏“角抵”戏时,非常的入迷。在秦宫廷中,武术就己经开始成为一种娱乐性活动了,但到了汉武帝执政时,弘扬并大兴秦汉的“角抵”,把其并称为“百戏”。就出现了民间技艺的综合性演出,包含有舞蹈、杂技、武术和滑稽等多种形式的表演。少数民族地区的“百戏”主要是含有竞赛活动和表演两大块,竞赛活动的主要内容有角力、斗剑、射箭,摔跤等等一系列的武术体育运动项目。表演类的内容主要有舞蹈、杂技等,表演类舞蹈中包含了舂堂舞、盘鼓舞和杂技中的马术等,这些项目均与武术息息相关。“百戏”在后期发展中,还吸取了西域各个国家的民族舞蹈风格,使得“百戏”不仅成为了东方的艺术,而且还融合演变成了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对促进武术向体育文艺方面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3.2两晋时期

到了汉朝后,进入到了一个比较繁荣昌盛的时代,其中,最明显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独有的武术又重新被用于军队的训练当中。在两晋时期,武术在一定程度上的艺术因素更加浓厚,使之与舞的结合更加紧密,在先秦时期流传的宫廷舞蹈在两晋时便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升华。如武王伐封的舞蹈“己渝舞”,属于少数民族地区“蛮人”舞蹈之列,使用弯弓、石斧和一种木质盾牌来作为武器,猛锐粗扩、勇猛异常;两晋时期,其发展为“宣武舞”,则把木质盾牌改为剑,使武士取其利避其弊执剑而舞这些都进一步说明了武术與舞蹈的紧密结合。

3.3.3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是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国古代舞蹈与武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代,特别是唐代文化,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国封建社会文化中最辉煌灿烂的一部分,从《剑器舞》到《胡敬舞》及《九部乐》、《十部乐》无一不在历史上享有盛誉。在唐代,舞蹈种类之全、式样之多、分类之细,皆为历代所不能企及,因此,在盛唐少数民族地区就出现了一批灿若星辰的舞蹈家,著出了大量的舞蹈精品问世,它们均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唐代的舞蹈繁荣。

3.3.4两宋时期

两宋时期的少数民族地区武术与舞蹈主要存在于民间娱乐和军事活动之中。在宋代少数民族地区中还曾出现过“瓦舍”这一专口表演各种技艺的场所,包含了音乐、杂技、说书、武术、杂剧和歌舞等多种形式,其专口为大批从事武术和舞蹈表演的艺人提供了固定的表演场所。到了北宋和南宋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军中武术的表演主要是剑舞和相化等,此类表演久盛不衰。其中只要表演与武术相关的“使拳”、“使棒”,都会使武术发展和延续,并不断丰富中国武术发展史表演的形式。

3.3.5明清时期

少数民族地区武术的基本套路也逐渐形成,少数民族地区的武术与舞蹈逐渐分化,使纯舞蹈意义上的剑舞退出了艺术舞台。到了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戏曲使剑舞重放光彩的同时,武术也己初步建立了雏形,有了比较系统的发展规模,便形成了今日所谓的传统武术。随后“武舞”在典籍中虽很少提起,但它依旧自身独特的方式存在于武术和舞蹈二者之中。

4当今社会少数民族地区武术与舞蹈的结合趋势

当今,蓬勃发展的中国传统武术已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了具有表演性的强身健体项目,他们都是人们在劳动时简单地击打、踢踏、擒拿、摔拨等动作编排起来的,载歌载舞,既促进了武术套路的萌芽,也影响了舞蹈的萌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武术与舞蹈在不同的表演性质上异中求同、同中求异,都向着各自的轨道独立发展。直到21世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少数民族地区武术和舞蹈传承与发展重新掀起了“武舞复苏之路”高潮。在对少数民族地区各传统节日的传承保护中,尤其考虑西方观众的欣赏口味,使武术与舞蹈又互相融合一起。例如,每年一度的壮族传统歌节“三月三”,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武术与舞蹈在表演项目中完美的结合,使二者又有质的飞跃。由此可见,武术和舞蹈两个以身体为主要表达形式的民族艺术是互通的,武术的动作美和舞蹈造型的美有着内在的一致,在功夫表演中,其中有大量优美的舞蹈动作汇集其中,并充分的发挥了武术与舞蹈内在美的结合,使整个表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得到了提高,推动了武术文化的国际交流。

另外,由广西桂林阳朔县打造的“印象刘三姐”融竞技与趣味为一体,使舞蹈者把武术中的“动如涛、起如猿、落如龍、立如鸡、坐如钟、站如松”等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体会到武术“搏艺有道,娱乐无边”的魅力。舞蹈中有武术的痕迹,对二者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和分析,推动双方不断地相互补充和吸收,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国文化。

5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的武术和舞蹈,从最原始人类通过手舞足蹈表现耕作、狩猎、巫俗和战争活动等以人的身体运动为载体,在同样的民族文化酝酿下,形成的本质特征都存在着某些一致性。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形式发展演变,并发展到从民间、宫廷礼乐直至走向舞台表演开始的艺术化,在历史中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文化形态。在武术与舞蹈的表演场面上多增加一些不一样的看点,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武术的创新,为加强和弘扬中国民族武术文化产生理想的效果。

基金项目:建设平台:河池学院重点实验基地《桂西北少数民族体育传承研究中心》;项目类型: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民族舞蹈的体育艺术文化融合研究,项目编号:16XTY001。

作者简介:黄宗峰(1970年—) ,男,广西宜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体育、体育教育训练学;狄嘉辰(1994年—) 男,河北秦皇岛人,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体育、体育教育训练学。

参考文献

[1] 韩相伟.舞蹈与武术的差异性[J].学术论坛,2013(108).

[2] 包蕊.探究武舞历史的美学踪迹[J].文博考古,2013(106).

[3] 李北达.中国武术理论与舞蹈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化,2004.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武术舞蹈
中华武术
冰上舞蹈搭档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我和舞蹈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