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关系发展:从天人合一到自然联结

2018-09-18 10:01李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人与自然天人合一

李光

摘 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是“天人合一”,强调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顺应、敬畏自然,天人一体。当下国外学者提出的“自然联结”,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概念,分别从情感、认知和体验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两者都体现出了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但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表现在两者发展的文化背景、哲学理念各有不同。因此,比较两者的异同,相互取长补短,对于解决当下人们因为与自然接触的缺失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着良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天人合一 自然联结 人与自然

0引言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就是哲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正确的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必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自然环境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可以说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讲述人与自然相处的历史。直到近代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生产活动都与自然有着密切相关,但在此之后,人类的这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出现了与过去生活方式有极大不同的现代化城市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接触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

据St George在 2007年的调查,从 1997 年到 2003 年七年的时间里, 美国儿童(9~12 岁)在户外玩耍活动的时间下降了一半 。Louv (2008)认为这种与自然接触亲近的缺失是社会发展中一个相当危急的问题,并提出了“自然缺失症” (nature-deficit disorder)的概念。在中国也存在相类似的问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急剧发生变化,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过上了城市的生活。而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几乎都是围绕着网络和电子产品, 使得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自然, “网络成瘾和低头一族”现象在青少年群体身上尤为突出。

这种自然缺失状态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非常明显。关注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 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是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此,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自身的重要性,增加人们亲近接触自然的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把人与自然相处的关系模式描述为“天人合一”。近年来一些国外的学者又提出了“自然联结”的概念,并迅速成为环境心理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有不少文章分别谈到与这两个概念有关的话题,但还很少有文章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整合两者的优势所在,为当下社会人与自然相处的关系模式提供适当的参考。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1)天人合一与自然联结的相关概念;(2)二者比较及意义;(3)结论。

1天人合一与自然联结的相关概念

1.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作为一种哲学观的思想意识,代表了先民高度的智慧结晶。最初的“天人合一”观是古人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直观体验。它强调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的一部分,人们要去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去主宰或者是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思想逐步渗透到中国人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得到不断的诠释和补充, 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一种标志符号。这一思想在道家和儒家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从道家的角度来看,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和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類自己制定了各种制度规范,人们原来的自然本性渐渐地失去,与自然的协调性也越来越差。所以老子提出来要“绝圣弃智”,打破这些人为加于自身的藩篱和桎梏,将人类的自然天性解放出来,使之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由此道家较早系统的提出了“天人一体”的思想。

儒学发展到了宋代,张载首次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他不仅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概念,还在此基础上对天人职能给予了合理的诠释。张载首先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即“主天地”,但不是说人可以以自己的意志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以“人能”成全“天能”,这种理学的伦理把人与自然的扩展又更向前进了一步。

1.2自然联结

自然联结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概念,人与自然的联结可以是一种情感关系 ,Mayer 和 Frantz ( 2004) 提出自然联结是 “人们在情感和经验上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并归属于自然的程度”。也有研究强调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方面认为自然联结是“个体把自然纳入自我认知表征中的程度”。还有研究者认为自然联结涉及多种关系 ,例如,Nisbet等人 ( 2009) 提出自然关联 ( nature relatedness,NR) ,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体验上与自然界联结的水平,涵盖了对自然的认同、与自然相关的世界观、对自然的熟悉性、在自然中的舒适性、多大程度上愿意在自然中。可以认为自然联结是个体将自然视为自我的一部分、与自然界产生一体感的程度,可以是认知、情感、体验中的一方面或者几方面。

自然联结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亲密关系,个体从情感上对自然产生依恋,从认知上将自然与自我合为一体,从身体体验上感受到自然的吸引力,愿意与自然共处。

2二者比较及意义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正确地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其关系不是冲突对抗,而是和谐统一的,反映自然规律的天道和反映人事义理的人道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这与中国传统的哲学观点是相一致的,以道家为例,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浑然一体。儒家讲求知天畏命,也就是说要认识自然规律并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对自然始终要存有敬畏之心,这样方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而国外学者提出的自然联结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综合来看,反应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从认知上将自我与自然建立联结,从情感上来说愿意亲近依恋自然,以及自身的体验上感受到自然带来的益处,并与之和谐共处。

两者之间有颇多相似之处,如从情感上来说,都强调对自然的亲近依恋;在认知上讲求对自然的认同,认识自然规律并与之协调一致。

但两者也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天人合一的观念深深植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传统观点认为,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是自然系统不可缺少的一个主导要素。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承认 ,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 ,而且是自然界最优异的部分,因为人有知觉、有道德 ,能以自己的智慧和群体的力量改造和利用自然 。基于此 ,许多思想家主张“天地万物一体”说, 即认为天地万物和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人则是这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主导要素之一。 他们主张通过道德修养, 达到人与天地万物本来一体的自觉。由此可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不仅包括人与万物的一体性 ,还包括人与人的一体性。

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认为自然的价值仅仅是服务于人类, 抹杀了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和本质区别。导致了人类对待自然愈演愈烈的无情征服,人们以一种拷问的姿态对待自然 ,人与自然的对立不断激化。这种对待自然态度的直接后果是生态环境的直接恶化 ,空气污染 ,人类的生活质量下降, 饱受大自然的报复,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试图缓和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进而去亲近贴合自然,并由此提出来自然联结的概念。

总的来说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学说, 并不否认人对自然进行改造、调节 、控制和引导 。其区别于西方征服自然学说的地方在于它认为人在自然界中处于辅助的地位。人既应改造自然, 也应适应自然;人类活动的目标不是统治自然, 而是通过调整、改造使自然更符合人类的需要, 与此同时 ,还必须注意不破坏自然 ,让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存发展,更多的是强调二者的合而为一。而西方思想却与此不同,西方主张天人相分。西方人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西方的哲学家从古代起,就开始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对立的,一切二分,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等,一切二分对立。因此人与自然相分对立,而人处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

中西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各具特色、自成一体,优劣互补。因此,我们既不能毫无辨别地选择接受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也不能毫无保留地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 方式.而是应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从中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扬长避短、相互融通。

3结论

自然联结是在西方的冒险与征服文化背景下,为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概念,而天人合一则是东方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反映了人类在漫长的活动进程中,通過自身的体验,逐步的认识并不断地完善与自然的相处模式,同时也是东方文化生存哲学的体现。两者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互有区别,认识到两者的差异并看到两者的相通之处,对于解决当下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及提高人们幸福感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一茗,黎坚,伍芳辉.自然联结的概念、功能与促进[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34(01):120-127.

[2] 杨盈,耿柳娜,相鹏,张晶,朱丽芳.自然关联性、测量、功能及干预[J].心理科学进展,2017,25(08):1360-1374.

[3] 陈晓,王博,张豹.远离“城嚣”: 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理论及其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02):270-281.

[4] 李娜,吴建平.自然联结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正念的中介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4(05):273-277.

[5] 赵欢,吴建平.复愈性环境的理论与评估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18):117-121.

[6] 苏谦,辛自强.恢复性环境研究:理论、方法与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77-184.

[7] 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蓝皮书[DB/OL].http://edu.ifeng.com/peixun/detail_2012_06/01/14984394_0.shtml_from_ralated,2012.

[8] Dye, C.Health and urban living[J].Science,2008(319):766-769.

[9] Geng.L.N.&J.; K.Xu&L.J.Ye;&W.J.Zhou;&K.X.Zhou.Connections; with nature 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rs[J].PLo S One,2015(10).

猜你喜欢
人与自然天人合一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