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导入型微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8-09-19 09:14黄艳霞
教育界·上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有效运用数学课堂微课

黄艳霞

【摘要】微课适宜在各学科中推广,当然也包括小学数学,而且目前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具备了实施、应用的基础。利用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文章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巧妙地运用微课进行导入新课,有效地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服务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导入型”微课;数学课堂;有效运用

“导入型”微课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需求,利用各种方法导入新课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浓厚学习兴趣的教学微视频。

新课导入是引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门铃,是引起学生精神高度集中的前提条件,是课堂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它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序曲和铺垫。好的课堂导入,是一把开启学生学习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开始一节精彩的课堂之旅。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没有设法让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马上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精彩的课堂导入型微课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也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快速提高,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提升教和学的效果。

一、故事导入型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布鲁姆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时,也就形成了学习的内动力。这是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微课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而且表现的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动感十足,更具吸引力。特别是那些教师无法用语言和教具演示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用技术形象化处理成逼真的微课,更能使学生体会到事物的本质,学习兴趣更浓,学习动机更强。

如教学“体积与容积”一课时,制作故事型微课导入新课。

(微课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片断)在学生观看后引导学生思考。

师:乌鸦想到什么办法喝到水?

师:为什么投入石子水面就会升高?

生:水占空间,石子也占空间,石子占的那部分空间把水挤压上去了。(板书:占空间)

用故事导入型微课引出新课,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与童话故事联系起来;二是把这个故事用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是石子占了空间,把水“挤”上来了,为下一步学习做了铺垫。如此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悬念导入型微课,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是突出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行为诠释。美国教育家杜威说:“在很大程度上,教学的艺术在于使新问题的难度大到能激励思考,小到自然注意到的新奇因素能引起疑惑,能使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获得一些启发点,并从中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在微课中巧设悬念进行导入,把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积极猜想、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为学生创设悬念型微课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课伊始,教师播放微课,屏幕上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长满荒草丛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

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口太渴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每人吃西瓜的1/4。”八戒一听瞪住眼睛,很不高兴地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我要吃得最多,我要吃1/8。”语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

到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1/8反而少。” “他真呆!”等等。这时候微课视频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1/4和1/8到底谁多呢?”

这种动画教学情境学生很喜欢,他们对微课中提出的悬念很有兴趣。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从而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新颖有趣地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三、旧知导入型微课,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温故而知新”是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在课堂导入型微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复习旧知识为铺垫导入新课,承上启下,过渡到新知识,从而避免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陌生、冷漠的态度。

如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时,制作旧知导入型微课引入新课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课伊始,师问: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刚掌握了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

引导学生得出:已学过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旧知导入型微课,演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观后师问:我们在推导这两个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有什么共同点?(都是运用转化法,把未知化为已知)

师:这种方法很重要,我们在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都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对于梯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同学们也可大胆地尝试一下,梯形可能转化成哪个我们已学过的图形呢?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学生在探索梯形面积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问题解决策略意識的形成。

這里通过观看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微课,为学生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做了有效思维策略的铺垫,让学生对梯形如何转化进行猜想,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探究意识。

四、情境导入型微课,唤醒学生的体验

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就置身于某种具体的、生动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之中。情境导入法的主要特点是情境性。教师通过语言、图片、音频、动画、视频或互动等创设情境,使学生能根据情境展开丰富的联想,唤醒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微课,将课本的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大大增强了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主动去理解,去探索。在绘声绘色的微课视频中,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微课营造的氛围带领同学们有意识地去学习,去收获知识,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不知不觉爱上美妙的数学。

如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制作故事情境型微课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个微课。教师播放微课,屏幕上出现在古代欧洲某国,有一个大臣冒犯了国王,国王大怒,决定将大臣处死。按照该国当时的法律,死囚在临刑前还有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由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两张纸片,分别写有“生”与“死”。如果摸到“生”则“生”,如果摸到“死”则“死”。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个大臣会摸到什么呢?

学生回答。

生:可能会摸到“生”,也可能会摸到“死”。

生:两种可能都有。(师补充,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确定这个大臣究竟是生还是死。)

师:同学们,在这个情境中,大臣的生死一波三折,我们谁也不能确定大臣究竟会生还是会死,其实在这个故事情境中蕴藏了一个数学知识,那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可能性。

用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很快地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所引用的这个情景和所讲的“可能性”密切相关,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边听边想,初步感受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三个描述可能性的词语:可能、不可能、一定。学生在看微课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同时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感到数学有趣有用,我们只有学好了数学,才会在需要的场合得到灵活的运用。

精彩的导入型微课可以开启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注意力、兴趣集中起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中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导入型微课应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进而设计内容,注重以实用为导向,能切合实际地帮助教学环节起到良好导入的作用。所以,在导入方法的选择、微课内容的设计上应更加注重教学重难点的铺设,在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关注之时,能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重难点的铺陈或导入,有针对性的导入型微课,才能配合教学内容,满足课堂的实际操作需求,确保能够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信息的多元交互传播中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和生动的表象统一起来,强力推动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福星.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11):280.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0-12.

[3]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5-19.

猜你喜欢
有效运用数学课堂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