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9-20 05:43濮敏琦
智慧健康 2018年23期
关键词:收缩压阿司匹林血压

濮敏琦

(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医院,江苏 苏州 3215124)

0 引言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目前严重危及人们健康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主要是以预防与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最大程度上降低死亡率为治疗关键[1]。在本次研究中,试论临床对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顺利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的临床现实意义,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顺利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依照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n=60)中,有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区间58~72岁,平均(63.18±1.55)岁。对照组(n=60)中,有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区间60~76岁,平均(64.02±1.63)岁。将2组的一般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与分析。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n=60)应用一般方式治疗,包括运动指导、合理制定膳食搭配计划,控制饮食、常规药物治疗等。实验组(n=60)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口服100mg/次,1次 /d。

1.3 观察指标

评价并同步记录2组的以下相关指标,①治疗成效,显效:临床病症均得到显著好转,舒张压水平减少≥10mmHg;有效:临床病症有一定缓解,舒张压水平减少<10mmHg;无效:与上述不符。②血压水平参数变化情况,包括舒张压、收缩压。③并发症,包括出血、心脑血管疾病。

1.4 统计学方法

在SPSS 21.0统计软件中算出本次研究所有基础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表示为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表示为均数±标准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的治疗成效情况

实验组的治疗成效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2组的治疗成效情况比较[n(%)]

2.2 2组的血压水平参数情况

2组在治疗前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2组的血压水平参数情况比较(±s,mmHg)

表2 2组的血压水平参数情况比较(±s,mmHg)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实验组对照组6060103.05±6.11102.93±5.88158.62±7.41158.80±7.95125.01±6.79133.29±7.5580.36±3.1689.34±4.73

2.3 2组的并发症情况

实验组的并发症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2组的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做好预防工作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关键,在目前临床中常用药物方式进行预防治疗[3]。有研究指出,阿司匹林是当前医学领域中适应证最广、经济效益良好的抗血小板药物,且患者接受度高[4]。高血压作为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加强控制血压水平就显得颇为重要。阿司匹林是一种典型的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与释放,从而阻碍血栓形成[5-8]。由于高血压具有病程较长、病情发展缓慢的特征,需要长期依靠药物进行控制。与氯吡格雷、辛伐他汀等降压药相比,阿司匹林具有经济性、适用性,这对于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患者而言,其实用性价值高[9]。阿司匹林适应证:(1)存在单独高血压;(2)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冠心病等血栓栓塞疾病;(3)存在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10]。因而,临床医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指导能力与加强重视用药指导环节,还应明确掌握本品的适应证,确保患者可规律性使用,最大程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总之,阿司匹林对预防与控制高血压病情发展、降低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成效高于对照组,提示阿司匹林可提升临床治疗成效;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参数均得到明显改善;实验组的并发症事件减少,提示阿司匹林可改善患者高血压的病症,减少并发症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临床对高血压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成效肯定,可有效改善血压水平,且并发症少,安全评价良好,医疗价值高。

猜你喜欢
收缩压阿司匹林血压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最怕啥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