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18-09-20 05:43栗莉孙巍白晶
智慧健康 2018年23期
关键词:甲基化骨髓例数

栗莉,孙巍,白晶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0 引言

当前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多种治疗方案,但均不能达到预期干预效果。本院近年来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用地西他滨治疗,对病情发挥了良好的控制甚至改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4年至2017年收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抽取12例。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29~77岁,平均(56.1±3.4)岁。纳入标准[1]:年龄在18周岁以上;接受治疗疗程在4个或者以上;本研究前并无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段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接受各种常规检查:血常规、流式细胞术、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检查[2]。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每组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组后对组间各项基线数据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无意义(P>0.05),可做对比。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3]:接受传统化疗方案干预,治疗措施包括应用小剂量阿糖胞苷、常规AML诱导治疗手段、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高三尖杉酯碱预激治疗。

观察组:用地西他滨治疗。药物产自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具体治疗内容为:剂量20mg/(m2·d),给药方式为ivgtt,d1-5,1个疗程需要治疗4周。

在对应化疗方案外,还对患者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下:输注机采血小板,针对患者群体为血小板指标在20×109/L以下或者指标在20×109/L(合并活动性出血症状)[4]。输注手工分红细胞悬液,针对患者群体为血红蛋白指标在60g/L以下或者指标在60g/L以上(在安静状态下存在贫血症状)[5]。用G-CSF方案治疗,针对患者群体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0.5×109/L以下且合并持续性感染症状[6]。如有转氨酶上升情况,对其进行保肝治疗。如有发热、感染症状则在检查后选择敏感性抗生素药物。

1.3 疗效标准

对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临床疗效判断以MDS国际工作组关于恶性肿瘤疗效进行评价[7]。缓解率=(控制+缓解)/总例数×100%。有效率=(控制+缓解+血液学改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所涉及要统计学处理数据输入SPSS 20.0软件,用(%)表示计数资料,接受χ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计算所得P<0.05则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疗程后评价两种方案的干预价值,观察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有优越性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缓解率方面观察组有显著优越性(P<0.05),详情请见下表1。

表1 两种治疗方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疗效比较(n, %)

2.2 不良反应

在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下表2。

表2 两种治疗方案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具有克隆性质特点,起源于造血干细胞[8],此类疾病患者一系/多系血细胞异常减少,髓系细胞出现异常,存在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风险。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一般年龄偏大且存在多种合并症,制定治疗方案时难以效果及安全性兼顾,但临床实践[9-10]发现对大多数血液肿瘤性疾病会过度甲基化自身DNA,能够让某些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被抑制。地西他滨属于去甲基化药物,在临床多个领域均有所应用,能够降低DNA的甲基化指标,让体内的抑制癌症基因重新发挥作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有积极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骨髓异常综合征患者用地西他滨进行化疗在病情缓解方面有积极意义,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甲基化骨髓例数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赞美骨髓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肝癌组织hSulf-1基因表达与其甲基化状态的关系
应用磁珠法检测并提取尿液游离甲基化DNA
SOX30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甲基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