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数学焦虑,提高课堂效率

2018-09-20 10:52王玮
新课程·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心理

王玮

摘 要:数学作为初中教育的基础学科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但是由于数学理论抽象、缺少趣味性常常使课堂效率不如预计的那么好。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常常是老师在课堂上言之滔滔,学生却置若罔闻,老师谆谆教导,学生却不知所云。尤其是初中生处于心理和生理都在不断发育成长的阶段,情绪容易波动,并且对逆境情绪的处理不够成熟,导致一些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会越来越惧怕学习数学。数学焦虑严重影响着数学课堂效率,教师若能巧妙地让学生产生积极有效的“心理效应”,就能激励学生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并参与到课堂中来。

关键词:数学焦虑;心理;课堂效率

一、数学焦虑产生的原因

数学焦虑就是人们在数学学习和应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焦虑,它指向数学活动并影响数学活动的效率及效果[1]。而且据斯坦福大学教授乔·博勒(Jo Boaler)女士研究显示,数学焦虑会影响人的大脑功能,造成的心理阴影还会对将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追求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数学焦虑在中国中小学生中日益严重,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环境效应

众所周知,亚洲青少年的数学成绩和数学学习能力较欧美国家的青少年强,曾有人把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数学态度作比较分析,发现美国的学生从小就被周围的人告知,“数学难学,要花费很大精力才能学好数学”“只有数学天赋的人才容易对付数学”,这样的环境令美国学者对数学焦虑的研究较早也较为深入。而中国的学生小时候则没有这样的观念,他们被教育只要学习认真就能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从小学习态度的重视不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回避情绪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并不认为是数学焦虑,而是简单地归咎为兴趣缺乏,从而重视研究如何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问题。因此,数学教育环境效应导致许多数学焦虑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学习不认真、兴趣不强烈,教师和家长更会逼迫学生面对数学问题,使数学焦虑情绪没有缓解,反而更加影响学生整体成绩和今后的学习信心。

2.标签效应

根据调查,初中学生在学习中给自己贴标签容易造成自我心理暗示,比如标签“女生学好数学不容易”。女生的确比男生更焦虑,这正是女生的数学表现不如男生的根源所在。乔·博勒在研究中发现,事实上,只需在某个题项前加一小段有关性别的提示语,就会显著地对女生的表现产生负面影响,而对男生则会产生正面刺激的作用,从而更强化了男生性别优势的刻板印象。基于以上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本质上是自我暗示后达成的预言。

3.反差效应

这类效应多半发生在学优生中,比如给自己定目标,一定要考到前10名之类,一旦达不到自己的心理预期就会有挫折感,逐渐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更有甚者难以逾越心理反差带来的失落便会一蹶不振,最终导致对数学的焦虑症。

总而言之,数学焦率的成因多半是心理认知和情感体验两大心理因素,而引导学生自我认知与情感塑造大部分源于老师在课堂的教育。因此,全面提升课堂效率是克服数学焦率的有效途径。

二、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育存在的弊端

传统数学教育课堂是老师满堂灌,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反馈只能出现在课后提交的作业中,课堂效率较低,也容易造成学生进步参差不齐,导致数学焦虑。并且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没有丰富的场景带入也没有形象的课堂实验,使课堂的生动性较低,更有些学生由于以往的数学学习经历不佳会产生数学回避情绪,加剧了课堂接受度不高。

1.教学理念传统

目前的课堂理念是以学生的基础教育为主,以提高成绩为目的,教学理念更是围绕着应试教育而展开的[2]。学生经常在开学第一天就被警告升学压力大,50%的初中生毕业无法考到理想的高中,因此教学一开始就带着沉重的压力与负担。强压之下尽管让学生有了较为严肃的学习态度,但同时也给青春期的学生埋下了心理阴影。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很早就在教育界广泛提倡,但是应试教育作为重点的教学目标仍旧是传统教学理念的枷锁,不改革应试教育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2.教学手段单一

教师在讲台上讲例题,学生在下面做练习,如此往复,不仅会限制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还会造成作业都会做但考试考不好的窘境。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课堂教学模式较为死板,通常是以习题练习以及单纯的知识点讲解为主,课堂教学气氛不能很好地烘托出来,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很难得到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同样不到位,致使初中数学高效课堂难以形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巧用心理效应优化课堂

本文运用三大心理学效应,优化课堂效率,通过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学生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塑造成长性思维,从而达到减少数学焦虑的目的。

1.巧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塑造学生信心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爱神就给了雕像以生命。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通常用这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

“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要在课堂上运用,更应该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多加渗透。美国学者调查表明,大多数数学焦虑源于学生在幼时家庭中受到的影响,如果一位母亲经常说自己的数学不好,那么孩子的数学成绩就难以提高。家庭教育对于课堂教育来说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作为教师经常要求学生把考试成绩以及试卷带给家长签字,并不是让家长来责备学生为何成绩不佳,而是希望家长能关注学生在哪一个环节比较薄弱,并且在心理上支持他们,数学信心的培养远难于短时间数学成绩的提高。所谓“成长性思维”是指,相信头脑是可塑的,智力或聪明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就能够在工作和学习中表现得更加得心应手,在面对挫折或困境时也更为樂观,更容易找到应对之策。

“皮格馬利翁效应”给予学生正向的肯定,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也不要一味批评指责,换一种沟通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鼓励,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2.巧用“登门坎效应”,体验进步喜悦

心理学家费里德曼(J.L.Freedman)和费雷泽(S.C.Fraser)的一项研究证明,让人们先接受较小的要求,能促使其逐渐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门槛效应”。心理学家查丁奈(R.B.Cialdini)还发现,当人们拒绝接受一个较大的要求后,认知上的不协调会驱使他们建立新的平衡,因而容易接受一个较小的要求。当小要求与大要求有明显联系,且紧跟在大要求之后提出时,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个小要求。

根据“登门坎效应”,教师制订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据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的基础与表现,制订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即“跳起够得着”,从而使每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起来,将较高的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不同的小目标,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一个问题方程过原点,代入就能解出,对于大部分学生可以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通过画图也可以解决并且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图形,并且前两个问题都可以得分,这样就增加了面对后面问题的信心,第三个问题是代数中一元二次方程两个解的问题,解出两个点的坐标可以向x轴、y轴做直线,令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几何中证明直角三角形的例题。这样下来看似复杂有难度的数形结合问题被分解做出了,不论哪个学习程度的学生能做出几个问题的答案都应该给予肯定,并可以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全部能做出来的学生将自己的心得讲给只能做出一两个问题的同学,强化信心,共同进步。学生尝到了过门坎的喜悦就会自然而然地积极探索,面对难题也不会因为紧张而不知所措。

3.“姆佩姆巴效应”,激发学生自主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3],“姆佩姆巴效应”就是姆佩姆巴发现热牛奶比冷牛奶在冰箱中更容易结冰,从而打破了一般人的想象,也就是说对于问题不能因为表面现象而推测结果,要大胆想象不同结果才能验证真理。爱因斯坦也指出:“系统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一堂课中我讲解这道例题: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出这两个数。学生拿到这个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设未知数列方程,但是如何设未知数呢?首先从连续奇数的定义出发可以设两个连续奇数为x与x+2,可列方程为x(x+2)=323,这是一种解法。这时有同学提出偶数的表达式可以是2x,那么连续奇数就可以设成2x-1和2x+1,同样列出方程为(2x-1)(2x+1)=323,这又是一种解法。这么一来激发了学生的讨论,他们看到这道题的解法可以有很多种,于是都结合自己平时所学探索不同的解法,这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对能够提出新解法的同学进行奖励。

四、总结

对于数学教育,乔·博勒说:“现在和将来的社会已经不再需要快速演算的劳动者了,我们欢迎的是以下这些人:对自己的数学能力充满自信;有能力开发数学模型以对社会生活某个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善于进行数学推理、交流、阐述理由、解决问题的人。”所以我们作为教师要从心理上关怀学生,使其养成数学成长型思维而不是取得应试中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俊山,卢家楣.初中生数学焦虑的调查及其调控研究[J].心理科学,2006(3):605-608.

[2]柴改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吴丽娟.巧用心理学理论,提升地理课堂品质[J].中学时代,2012(6):128.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浅析如何进行高效率的初中英语教学
如何利用好课堂的四十五分钟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心理小测试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