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清颗粒对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8-09-21 05:45程锦绣陆继芳李玥欣楚德英王琳琳刘翠兰刘圣君刘华
安徽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尿毒症血症心血管

程锦绣,陆继芳,李玥欣,楚德英,王琳琳,刘翠兰,刘圣君,刘华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终末阶段,为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1]。腹膜透析(PD)是治疗CRF主要肾脏替代疗法,具有失血量少、低血压发生率低、血源性传染病机会少、免疫系统干扰少、可在家中进行等优点,但PD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高磷(P)血症、高甲状旁腺激素(iPTH)、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高瘦素(LP)等,这些因素均成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降低PD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2-3]。笔者对收治的CRF接受PD患者采用尿毒清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CRF接受PD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范围为30~60岁,年龄(50.3±5.6)岁;原发病:原发性高血压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糖尿病肾病6例。对照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范围为30~60岁,年龄(50.5±5.3)岁;原发病:原发性高血压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糖尿病肾病8例。两组性别、年龄、原发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9,P=0.632;t=0.154,P=0.879;χ2=0.386,P=0.825),在入组治疗前向患者及其近亲属讲明研究目的,征求患者本人或其近亲属同意,并申报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2入选与排除标准入选标准:符合CRF诊断标准[4];接受正规不卧床PD治疗,持续6个月以上;常规使用降血压药物、纠正贫血药物及改善钙(Ca)、P代谢药物;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功能异常、急慢性感染、肿瘤、急性脑血管疾病、消化道出血、代谢紊乱等;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及对治疗相关药物过敏者。

1.3方法两组均接受常规PD,对照组给予促红素纠正贫血、降血压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尿毒清颗粒(广州康臣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1014),4次/天,于6、12、18时各服5 g及22时服10 g,共治疗8周。

1.4观察指标抽取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化日立7600-110)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a、P、Hcy,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iPTH、LP。

2 结果

2.1治疗前后SCr、BUN、Hb、Alb比较治疗前两组SCr、BUN、Hb、Alb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均降低,Hb、Alb均升高,并且,治疗组治疗后BUN低于对照组(t=4.815,P<0.000),Hb、Alb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20,P<0.000;t=18.019,P<0.000,两组治疗后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3,P>0.887)。见表1。

2.2治疗前后血脂代谢比较治疗前,两组HDL-C、TG、TC、LDL-C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9,P=0.906;t=0.266,P=0.791;t=0.175,P=0.862;t=0.227,P=0.822)。治疗后,治疗组HDL-C升高,TG、TC、LDL-C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t=6.285,P=0.000),TG、TC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9,P=0.000;t=24.994,P=0.000);两组治疗后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2,P=0.100)。见表2。

表1 尿毒症70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前后SCr、BUN、Hb、Alb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尿毒症行腹膜透析治疗前后血脂代谢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治疗前后Ca、P、iPTH比较治疗前,两组Ca、P、iP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6,P=0.821;t=0.084,P=0.934;t=0.011,P=0.991)。治疗组治疗后Ca升高,P、iPTH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a高于对照组(t=4.264,P=0.000),P、iPT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5,P=0.000;t=14.605,P=0.000)。见表3。

表3 尿毒症行腹膜透析治疗前后Ca、P、iPTH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治疗前后Hcy、LP比较治疗前Hcy、LP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9,P=0.092;t=1.025,P=0.096)。治疗组治疗后Hcy、LP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cy、L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9,P=0.000;t=7.398,P=0.000)。见表4。

表4 尿毒症行腹膜透析治疗前后Hcy、LP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3 讨论

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13万的肾脏病患者接受PD,而PD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高P血症、高Hcy血症、高iPTH水平及高LP水平,这些因素均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从不同途径导致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有效改善上述危险因素,对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5-6]。

尿毒清颗粒由大黄、黄芪、党参、制何首乌、半夏、川芎、白术、茯苓、车前草、丹参等组成,方中大多数中药均有改善脂质代谢作用[7]。尿毒清具有独立的降P及降iPTH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尿毒清能逼腑泄浊,使湿浊之邪从大便排出,除了小分子毒素外,中、大分子毒素包括iPTH均可从消化道排出,从而降低了血BUN、SCr、P、iPTH等水平,纠正Ca、P代谢紊乱[8]。多项研究显示[6],尿毒清颗粒能有效改善PD患者透析的充分性,对腹腔内血管异常增生产生抑制作用,有效延缓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上调E-cadherin的表达,抑制Vim-entin的表达,有效减轻肾脏纤维化。研究表明[9],大黄可降低肾小球高灌注及高滤过、降低肾小管高代谢、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残余肾组织代偿性肥大,具有降低血脂、降低毒素、减少尿蛋白、促进蛋白合成等作用,而大黄正是尿毒清的主药。有学者采用尿毒清颗粒对PD患者透析充分性及透析后营养状态进行研究,结果KT/V参数、Hb、Alb、iPTH、Ccr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认为尿毒清颗粒中黄芪等药物具有促进正氮平衡及蛋白质合成、增强细胞吞噬功能等功能,从而更有效的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7]。本研究治疗组治疗后BUN低于对照组(P<0.05),Hb、Alb、HDL-C高于对照组(P<0.05),TG、TC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PD患者应用尿毒清颗粒可有效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改善透析后营养状态,患者脂质代谢,保护肾功能。

研究发现[10],心血管并发症是PD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及首要死亡原因,其引起心血管并发症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AS)、尿毒症毒素密切相关。CRF患者高P血症很常见,高P血症和透析患者的总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直接相关[11]。CRF常导致iPTH合成与分泌增多,而机体内许多组织、器官都是iPTH的靶目标,故iPTH升高可导致体内功能紊乱和组织损伤,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P及Ca×P升高,可使CRF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12]。本研究治疗组治疗后Ca高于对照组(P<0.05),P、iPTH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尿毒清颗粒通过改善患者RRF而达至降低P、iPTH及升高Ca的作用。

尿毒症患者肾脏排泄率降低是Hcy升高原因之一,而高Hcy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随着血中Hcy水平的升高,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等发病率也会升高[13-14]。尿毒症患者血中LP水平明显升高,其原因与LP的排泄障碍及某些因素如高胰岛素血症、C反应蛋白升高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增多等刺激其合成增加有关[15]。LP可加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这可能参与了CRF患者高血压的形成,并且因LP无法有效清除而致血压难以控制,LP血症与高胰岛素血症互为因果,互相促进,这些因素可能促进了CRF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16-17]。本研究治疗组治疗后Hcy、LP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尿毒清颗粒可提高患者透析的充分性,有效降低Hcy、LP水平。

综上所述,尿毒清可改善PD患者脂质代谢、降低高磷血症及高Hcy血症、减低iPTH及LP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尿毒症血症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预防尿毒症的关键措施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