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出版业国际化转型的评价体系与测算

2018-09-21 05:42
统计与决策 2018年16期
关键词:出版业关联度指标体系

刘 畅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图书出版业逐步变强、变大,而且能更好地融入全球化进程之中。而此种国际化转型,既能够对本行业的市场空间予以扩展,又能够令产业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此外,还可以图书为载体,向全球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中华文化在国际上具备更强的影响力、获得更高的认同度,这对于实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显著提升而言,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图书出版业国际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即为一种系统测量工具,针对本行业的发展开展综合评价活动。在构建此类评价指标体系时,以现实背景、理论研究作为基础,来构建逻辑框架,并由此来明确要素、目标层,以总体评价原则为基础,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予以明确,对指标层要素进行设计,最终令体系变得更为完善,对指标开展相应的阐释工作。本文以国内外针对国际化转型能力的评价理论、实证成果为基础,并依据行业发展现状,由此来明确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等,以便使得竞争力的基本内容得以充分体现。

1 模型设计

1.1 设计方法与基本思路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针对国际化转型能力进行模型的构建,并对此开展量化评价工作。运用这一方法,对其中的基本逻辑进行评价,即以出版产业各评价单元之中具备最为突出转型能力的指标数据作为参考数据,而被评价单元相应的指标数据,对数列的关联度进行计算。若具备较高的关联度,即表明该出版产业被评价单元更为近似于具备最强转型能力的评价单元,具备更强的转型能力,相反,则相对偏弱。

另外,在对模型进行构建以及完成评价活动时,对指标权重赋值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运用各种方法来确定相应指标的权重时,取得的结果相对较多,并会明显的对综合评价值产生影响。为保障评价结果的顺利通过,对出版产业评价单元国际化转型能力的强弱进行真实的体现,去除其中的人为因素,且结合指标信息来完成客观赋值,即属于变异系数法。其思路为:在体系之中,若指标的取值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更能体现出被评价单元的差距,需将较大的权数赋值其中;反之,则需赋予较小的权数。当指标不存在任何变异程度时,表明在这一指标之上,全部评价对象均具备同等观测值,不存在评价的实际价值。在此之中,样本均值、标准差的比值,即属于对变异系数进行计算的相关公式。而变异系数权重,即属于该数值以及全部变异系数的比值。

1.2 灰色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1)参考数列的确定

选取Z0、Zi分别对应于参考数列,则有:

其中 i=1,2,3,...,m ,j=1,2,3,...,p ,z0j为第 j个指标的最佳值,zij为第i个评价单元的第 j个指标的评价值。

(2)指标值无量纲化处理

各种评价指标对应的量纲各不相同,为确保不同指标之间可进行对比,在评价活动前,需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规范,即属于无量纲化。在实际处理时,需区分正指标、负指标。正指标,当数值相对较大时,则对于图书出版业国际化转型能力的提升更为有利,在规范处理上述指标值时,可直接对公式予以套用。而负指标则与之相反,数值越大,对于提升图书出版业国际化转型能力则更为不利。在规范处理方面,需将负指标转变为正。而在图书出版业指标体系内,仅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负指标。无量纲化公式如下:

其中 Xij∈[0,1],无量纲化处理 Z0后,转变为 X0;无量纲化处理Zi后,转变为Xi。

(3)计算关联系数

分别以 X0、Xi作为参考、比较数列,就Xi对X0在第j个指标的关联系数εij进行计算,由此获得关联系数矩阵E。若具备较大的关联度,εij值越大,则更为接近最佳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ρ为分辨系数,数值越小,则具备更大的分辨力,取值往往为(0,1)。当ρ≤0.5463时,具备最佳分辨率,取值一般为ρ=0.5。

(4)计算指标变异系数

在对指标进行赋值前,需计算指标变异系数。在对国际化转型能力进行评价时,共设有n个指标,被评价单元有 m 个,则有第 n 项指标为 xn(其中,j=1,2,3,...,n),取其无量纲化结果值 X1,X2,X3,...,Xm,计算 xn的变异系数Vn,进而取得各指标变异系数向量V,由此体现了指标对应的变异程度,公式如下:

其中,σX标准差;X-平均数。

(5)分配指标权重

运用公式,对应于指标的变异系数进行获取之后,即可分配权重,通过计算获得指标的权重以及权重向量,即w、W。设第n项指标的权重为wn,公式如下:

式中,n=1,2,3,...,k 。

(6)计算各层评价系统的关联度

因各种指标对应的重要性水平各有不同。因此,结合加权平均合成法的运用,来对每个单元最终关联度进行评价,公式如下:

式中,W权重向量;E为关联系数矩阵;T为矩阵空间中行向量的维度,依据指标数量,并对上述数值进行明确。

在计算系统关联度方面,需构建起不同层级评价指标的关联度。若当前以r层作为评价层,需合成该层的关联度至其上一层,即r-1层,此时即需重新分配相应的权重,公式如下:

在上述公式之中,上一层内共有t个指标,再赋值给权重以后,即可通过公式对该层的关联度进行合成。再以此作为基础,向公式内带入这一数值,来计算r-2层指标对应的权重,并运用公式合成全部指标的关联度、并进行计算。且逐层完成类推以及计算工作等,由此即可对目标层,即最高评价层的最终关联度进行拟合,从而获得国际化转型能力的综合指数。

(7)国际化转型能力综合指数排序

结合评价单元的最终关联度,即针对国际化转型能力的综合指数可开展高低排名,由此获得竞争力强弱的具体排序。

2 指标体系的建立

从评价指标体系逻辑框架来看,可自高到低划分该体系为四大层级。在对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的逻辑基础之上,逐层针对指标完成初选、验证、确定等相关工作,并尽可能形成一个具备极强可行性、且更为科学合理的图书出版业国际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此前理论探究,运用综合以及局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图书出版业国际化转型能力初始评价指标集,包括一个大目标、四大系统、十二个要素、四十四项指标。在此之中,定量以及定性指标分别为27项和17项。

在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时,主要运用了专家个人判断形式,即设计上述初选的指标集为相应的咨询项目,邀请专家结合自身的经验、知识,进而明确各大指标对应的重要性程度。并以针对图书出版业国际化转型能力的灰色特征、抽象性为基础,可减少因不统一意见,进而引起的平均值折中问题、或是信息失真等问题。另外,还可运用灰类白化函数聚类法对结合问卷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完成分析工作,最终用于筛选相应的指标。

在考虑重要性程度、易得性等方面的基础之上,最终将四项指标删除,如全员劳动生产率、版权引进输出比等;以销售利润率指标作为修正的指标,运用销售收入在该年本国GPD的比重来替换。由此,在提选以及修正之后,包含一个大目标、四个大系统、十二个要素、四十项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得以形成。在此之中,共有定量以及定性指标分别为23项和17项。对应状况见下页表1。

3 图书出版业国际化转型能力测度

在评价图书出版业国际化转型能力方面,往往结合其在各个时间的不同特质以及状态,对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欠缺、取得的成绩以及变化规律、趋势等进行分析,由此针对此提出极具针对性的对策,即为图书出版业国际化转型能力评价。国家可结合历时性角度,来对本国该行业积累的经验、规律等进行考察,并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表1 图书出版业国际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该评价体系之中,定性指标往往会涉及到事物的本质,并且其处于持续发展之中,为转型能力提升演变的动态增量,以及对转型结果产生影响的过程因素,无法对短时间内其动态变化、本质状况进行明确描述。所以,在本文中,拟忽略非显著历时性变化等定性指标,仅结合动态角度对体系内的转型能力指数进行考察以及测评,以便通过客观测评结果的运用,来对中国图书出版业国际化转型能力的历时性演变和提升趋势进行探究。

(1)单独对本国年内定量指标原始数据的最大值进行罗列,由此即可取得最大值数列,并将其作为参考,通过公式的运用,可获得如表2所示的无量纲化之后的定量指标的结果。

(2)结合如上参考数列,并以无量纲化年份指标值之后的结果数列作为比较数列,即可对指标间的关联系数进行计算。运用其中的数据形成关联系数矩阵。

(3)对定量指标体系内的指标的变异系数进行计算,即可获得相应向量:(0.781,0.843,0.771,1.103,0.714,0.951,0.657,0.873,0.663,0.849,0.779,0.589,0.501,0.743,0.741,0.489,0.702,0.811,0.679,0.747,1.412,0.843,0.976)。

(4)在公式之内对上述系数进行导入,由此即可分配对应的指标权重,并获得评价层不同指标权重向量:(0.061,0.068,0.032,0.059,0.038,0.057,0.041,0.050,0.037,0.044,0.041,0.038,0.031,0.039,0.039,0.031,0.035,0.047,0.038,0.049,0.081,0.050,0.052)。

(5)取T为23,直接将定量指标关联度拟合到目标层,对图书出版业历年国际化转型能力目标层的关联度进行计算,即为转型能力综合指数,见表3。

表3 中国图书出版业国际化转型能力目标层关联系数

因在进行纵向评价时,并未对6年来定性评价的细微改变有所关注,即仅针对整体体系内,在各大要素以及系统之中分散的定量指标进行测评。因此,在对转型能力综合指数进行计算时,无法如同横向指标一般,对包含指标、系统层等在内的层次关联度开展逐层拟合工作。为能够深度地对其历时性变化进行剖析,此处对包含定量指标的定量型要素进行计算,如市场需求、市场份额等的关联系数,即为转型能力得分,由此对由定量要素形成的唯一定量型系统进行拟合,即转型能力得分。见表4。

4 结论

结合实证分析可知,在对图书出版业转型能力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之中,如企业规模、关联产业、文化软实力等,均属于可被定量分析的10种要素。在上述要素之中,针对此种能力产生影响最为突出的有如下5个,即盈利水平、关联产业、市场份额、市场需求以及贸易绩效。其中,2011年影响出版业国际化转型能力最大的因素是盈利水平,2012年影响出版业国际化转型能力最大的因素是贸易绩效,2013年和2014年影响出版业国际化转型能力最大的因素是市场份额,2015年和2016年影响出版业国际化转型能力最大的因素是关联产业。出版业国际化转型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四个方面切实提高出版业的现实转型能力、核心转型能力、基础转型能力和潜在转型能力。

猜你喜欢
出版业关联度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基于熵权法改进的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压榨脱水过程优化研究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方法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谢文骏与刘翔110m栏分段成绩与总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