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沙棘叶总黄酮含量的比较分析

2018-09-21 06:55田建华王巨成贺义才郭学斌
山西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叶总右玉沙棘

魏 璐,田建华,王巨成,史 鹏,贺义才,郭学斌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inn.)为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及西南等地区。山西省是中国沙棘资源大省,沙棘林总面积达23.33×104hm2以上,主要分布在岢岚、五寨、右玉等地。沙棘根、茎、叶、果实及种子内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沙棘叶,产量大且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现代医学表明,沙棘黄酮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缓解心绞痛、抗衰老等作用,在保健品、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据报道,沙棘黄酮受沙棘种群、生境、部位、雌雄及生长发育等因素影响,各地沙棘叶的黄酮含量有较大差异。笔者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沙棘叶总黄酮含量,并对影响沙棘叶总黄酮含量的因素进行比对分析,以期为评价和利用沙棘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仪器与试剂

试材:沙棘叶,分别采自山西省右玉县、岢岚县、关帝山。

试剂:芦丁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乙醇等均为市售国产分析纯。

仪器:UV-3100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谱达)、HH数显恒温水浴锅(江苏金城国胜)。

2 试验方法

2.1 材料预处理

将沙棘叶样品于50 ℃恒温干燥箱中干燥3 h,取出,自然冷却后粉碎,过40目筛,备用。

2.2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配置芦丁对照品溶液,浓度为0.2 mg/mL.

精确量取芦丁对照品溶液0 mL,2 mL,4 mL,6 mL,8mL,10 mL,分别置于25 mL容量瓶中,各加30%乙醇至10 mL.然后依次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和10%硝酸铝溶液各1 mL,并依次摇匀,放置6 min.再加氢氧化钠溶液10 mL,用3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放置反应15 min.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0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芦丁标准曲线。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沙棘叶样品粗粉约2 g,加30 mL 60%乙醇,于70℃下冷凝回流2 h,放冷,滤过。残渣用25 mL 60%乙醇加热回流2次,每次1 h,滤过。合并滤液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再从中精密量取25 mL溶液,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每个样品重复3次。

2.4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量取上述各供试品溶液3 mL,置于25 mL量瓶中,加3 mL 30%乙醇,按照芦丁标准曲线绘制的方法,自“加亚硝酸钠溶液1 mL”起测定吸光度。同时取供试品溶液3 mL,除不加氢氧化钠试液外,其余同上操作,作为空白对照,测定吸光度。

2.5 结果计算

沙棘叶总黄酮以芦丁计,按下式计算。

式中:X——总黄酮的含量,%;

c——由直线回归方程求出的样品中芦丁浓度,mg/mL;

v——溶液的体积,mL;

W——样品的质量,g;

d——稀释比例。

3 结果与讨论

3.1 芦丁对照品标准曲线图

芦丁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芦丁标准曲线

芦丁标准曲线绘制过程中选择6个测量样点,标准曲线方程为A500=10.017 0CRT-0.002 9.其中,横坐标(CRT)代表芦丁浓度,纵坐标(A)代表吸光度,相关系数R2=0.999 9.表明试验数据与拟合函数之间的吻合程度较高,可作为沙棘叶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

3.2 不同产地沙棘叶总黄酮含量对比

6月至8月,不同产地沙棘叶的总黄酮含量见图2至图4.

图2 6月份不同产地沙棘叶黄铜含量

图3 7月份不同产地沙棘叶黄铜含量

图4 8月份不同产地沙棘叶黄铜含量

由图2,3,4可以看出,6月至8月沙棘叶总黄酮含量均为岢岚略高于右玉和关帝山,后两者沙棘叶总黄酮含量相差不大。经计算,关帝山、右玉、岢岚3地沙棘叶平均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56%,4.80%,4.88%.右玉和岢岚同属晋西北地区,而关帝山处于吕梁山中段,气候、降水、地理环境等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否是影响沙棘叶总黄酮含量的因子,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3.3 不同采摘期沙棘叶总黄酮含量的变化

笔者测定了右玉县4个优选单株沙棘(编号分别为优1,优2,优3,优4)叶总黄酮含量随月份的变化情况,见图5.

图5 不同月份沙棘叶总黄酮含量变化情况

从图5可以看出,除优4外,其余优选单株沙棘叶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双峰曲线。5月份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迅速上升,6月份达到第1次高峰;至7月份出现低值,8月份总黄酮含量达到第2次峰值;后迅速下降,9月份降至最低。4个优选单株沙棘叶总黄酮含量最高时期均为6月份。不同采摘时间的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不同,原因可能是不同月份沙棘生长环境发生变化,使得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此外,在5月至7月份,优4单株沙棘叶总黄酮含量高于其它优选单株,但并未表现出双峰趋势,在6月份含量达到顶点后开始逐渐下降,8月总黄酮含量开始陡降,9月份降至最低,体现了明显的株型差异。

3.4 雌雄沙棘叶总黄酮含量对比

6月、7月、8月,关帝山、右玉、岢岚3地雌雄沙棘叶总黄酮含量对比见图6至图8.

由图6,7,8可以看出,在6月、7月时,3地所采摘沙棘叶的总黄酮含量均为雌株低于雄株。而8月份3地雌雄沙棘叶黄酮含量出现分化,关帝山雄株沙棘叶总黄酮含量仍高于雌株,而右玉和岢岚相反。沙棘雌雄是影响沙棘叶总黄酮含量的因素之一,原因可能是总黄酮在沙棘生长过程中具有组织发育特异性,雌株沙棘叶或许为沙棘花果的生长输送了更多的养分。

图6 6月份雌雄沙棘叶总黄酮含量

图7 7月份雌雄沙棘叶总黄酮含量

图8 8月份雌雄沙棘叶总黄酮含量

4 结论

笔者就山西沙棘主产区岢岚县、右玉县、关帝山的沙棘叶总黄酮含量做了对比分析,发现岢岚县沙棘叶总黄酮含量最高,右玉次之,关帝山最低。同时对不同采摘期的沙棘叶总黄酮含量进行比较,发现总黄酮含量在6月、8月含量较高,7月次之,5月份和9月份含量较低。因此,建议于6月至8月对沙棘叶进行采摘和利用。此外,通过比较雌雄株沙棘叶总黄酮的含量,发现雌株的沙棘叶总黄酮含量普遍低于雄株。考虑到沙棘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叶产量约是果产量的1.3倍~2.0倍,且叶片是沙棘总黄酮含量最高的部位。因此,加大对沙棘叶总黄酮的研究可为沙棘叶的深度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加快推进山西省沙棘产业精准扶贫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叶总右玉沙棘
沙棘种植让日子甜滋滋
沙棘颂
遇见右玉蓝
Dermic-derived fibroblasts for the study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右玉的故事
沙棘在西藏的发展前景探讨
记住右玉故事 弘扬右玉精神
沙棘产业的直销之路
HPLC同时测定细柱五加叶总苷元提取物中4种主要三萜苷元的含量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