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产业结构演变及安徽上海的产业结构差异分析

2018-09-21 07:06彭丽颖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霍夫曼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

彭丽颖(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正文:

【研究题目】:陕西省产业结构及演变 。利用产业结构变动值、结构相似性系数和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安徽省和上海市的产业结构和结构效益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经济追赶。

【研究步骤】:

一、陕西省产业结构及演变

(一)数据来源

陕西省统计年鉴2013

(二)理论基础

1)佩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变向第三次产业转移。

2)库兹涅茨法则:

①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年代推移,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过程中。②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然而,在工业部门劳动力的情况来看,则是大体不变略有上升。③服务产业国民收入的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劳动力所占比重是上升的。

3)霍夫曼比例

霍夫曼比例=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1);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体相当,霍夫曼比例是1(±0.5);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三)实验过程

1)搜集数据

从国家统计局得到陕西省2000至2012年间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的产值以及轻重工业的生产总值数据。

2)产值结构演变分析

画出折线图为:

由图可知,十二间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占比不断减少,至2012年分别减少了4.83%与7.65%,而第三产业不断增多,十二年间增多了12.48%。

3)分析霍夫曼比例

由图可知,陕西省2000年霍夫曼比例已经达到0.54,工业化到达了第四阶段,十二年来该数据不断减小,至2012年稳定于0.2328,可知十二年来陕西省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在2012年达到稳定。

(四)实验结论

综合以上数据及图表,陕西省的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虽然产值仍在上升,但其比例逐渐降低,。一般来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越高,可以说明这个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程度越低。因此,这可能是由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深化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第一产业的发展。

而第二产业产值增速很快,而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也趋于上升,且所占比例在50%以上。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越高,说明这个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程度越高。陕西省在2000年至2012年间,第二产业的比重在逐步上升,工业现代化程度在逐步提高,该结论通过霍夫曼比例也可验证。

总的来说,陕西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基本达到稳定,第三产业不断发展。陕西省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二、三、一”的态势,可以看出近几年来陕西省第二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了主导产业,但第三产业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五)原因分析

陕西省第三产业近几年来的比重下降,原因有: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过于向传统的生活服务业倾斜,批发零售餐饮业占有较大比重,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陕西第三产业在技术水平、组织、管理和市场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

二、利用结构相似性系数和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安徽和上海的产业结构和结构效益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经济追赶

(一)理论基础

1.计算相似性系数:

2.产业贡献率: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 计算公式: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3.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目前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将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的。计算公式为: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二)实验过程

安徽

(1)安徽省2000年至2012年三个产业贡献率

年份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第一产业0.24 0.23 0.21 0.19 0.1 0.18 0.17 0.16 0.16 0.15 0.14 0.13 0.13第二产业0.43 0.43 0.43 0.45 0.39 0.42 0.44 0.46 0.47 0.49 0.52 0.54 0.55第三产业0.33 0.34 0.36 0.36 0.51 0.4 0.39 0.38 0.37 0.36 0.34 0.33 0.32

可知安徽省整体上第一产业处于下降状态,第二产业稳步上升,第三产业经历波动后稳定不变。第二产业占比超过百分之五十。

(2)比较劳动生产率

由图可知,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最高,第三产业其次,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最低。十二年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整体呈下降状态,第一产业不变。

上海

(1)上海市2000年至2012年三次产业贡献率: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第一产业 0.016 0.015 0.014 0.012 0.01 0.01 0.009 0.008 0.008 0.007 0.007 0.007 0.006第二产业 0.463 0.461 0.457 0.479 0.482 0.474 0.47 0.446 0.432 0.399 0.42 0.413 0.39第三产业 0.521 0.524 0.529 0.509 0.508 0.516 0.521 0.546 0.56 0.594 0.573 0.58 0.604

可知上海市的第一产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第二产业有一定的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占比最重,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2012年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百分之六十。

(2)比较劳动生产率:

由图可知,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最低。

两地综合分析

相似性系数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相似性系数 0.907036392 0.915277 0.931192 0.945518 0.984617413 0.957067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0.95816 0.95036 0.939629 0.915765 0.9154 0.902832 0.874936

就三次产业占比而言,上海市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安徽省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以上海市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偏向于服务产业拉动经理,而安徽省偏向于工业拉动经济。安徽省K值大于上海市,说明近年来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动大于上海市。比较劳动生产率,两地均呈现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两地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均较大,说明产业结构之间水平差距大,具有不合理之处。

由相似度系数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4年安徽和上海的相似度系数逐年递增,证明两地产业结构相似度越来越高,粗略可以估计2000年到2004年国家中部和东部地区发展差不多,安徽上海两地差距还不是很明显。2005年到2007年两地相似度系数保持稳定都在0.95左右,可见两地产业结构相似度还是比较高的。2007年之后相似度系数逐年下降,2012年已经降到0.87,证明随着东部经济的发展,东部和中部地区差距逐渐拉大,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很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部地区可能因为信息流动较慢等原因发展速度赶不上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变逐渐落后。两地暂时看不出经济追赶的迹象。

猜你喜欢
霍夫曼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
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先驱——汉斯·霍夫曼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诺奖得主霍夫曼团队落户深职院
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