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将克隆技术用于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三头克隆大蒲莲猪诞生

2018-09-22 09:25陶家树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克隆技术中国农业大学黑猪

文│陶家树(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

张淑二(山东省畜牧总站)

刘云峰 程尧(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农业局)

7月23日,笔者跟随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以及山东畜牧总站的专家领导,前往山东省嘉祥县济宁东三大蒲莲猪原种场,对国内首次将克隆技术用于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以及此次成功克隆三头大蒲莲猪进行调研。

1.普通猪与克隆猪的区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姜运良介绍:和别的猪没有差别说明克隆的成功,现在这三头克隆大蒲莲猪已健康生长2个多月,体型外貌符合大蒲莲猪特征,体重、体长等各项生长指标正常。这是我国首次利用克隆技术进行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三头克隆大蒲莲猪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采用克隆技术实施种质资源保护的初步成功,后期还将开展繁殖对比试验,成功后不仅可以丰富地方猪品种改良以及地方优良猪种保种的技术,也将对优良畜种培育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2.克隆技术早已成熟,大蒲莲猪依然成为焦点。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赵兴波介绍:自1997年克隆羊多利在英国诞生,随后,牛、猪、马、犬等相继克隆成功,时至今日,已有超过20种哺乳动物的克隆由全球多个生物医学机构相继实现。2005年8月5日,中国农业大学成功获得我国第一头体细胞克隆猪,克隆技术已相当成熟,但以前的克隆猪重点是应用于人类器官移植的医学研究,此次克隆大蒲莲猪的成功,是我国第一次在养殖场进行克隆,标志着克隆技术走出实验室转向了产业发展、转向了生产普及。

3.克隆大蒲莲猪对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意义。山东省畜牧总站副站长刘展生介绍:目前,山东省经认定的37个地方畜禽品种,其中有大蒲莲猪、莱芜猪、里岔黑猪、烟台黑猪、五莲黑猪、沂蒙黑猪6个品种。37个地方畜禽品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将在保持畜禽物种生态多样性、地方特色畜产品开发与动物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历史文化传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伴随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已替代传统生产方式,加之国外品种的引进冲击、生态环境变化和保护意识欠缺,商品性能较低的地方畜禽品种逐渐被淘汰,地方畜禽品种数量锐减,处于濒危状况,甚至灭绝。山东省已有荣成元宝鸡、沾化黑猪等6个品种灭绝;糁糠鸡、蒙山牛、大尾寒羊等5个品种濒临灭绝。所以实施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任务重大而艰巨。

近年来,国家和山东省持续推进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法规支撑体系逐步健全,资源保护能力明显增强,省里推行了保种场活体保种和遗传材料保种。此次克隆猪在全省尚属首例,是全省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上做出的新探索。

4.克隆大蒲莲猪主要的技术路线。赵兴波介绍:此次研究的主要路线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大蒲莲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构建、体细胞克隆和胚胎移植。具体先在济宁东三大蒲莲猪原种场选取纯种大蒲莲公猪与母猪配种后,待母猪妊娠35日龄时,取大蒲莲猪胚胎,构建纯种大蒲莲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二是将细胞通过性别鉴定,选择一个雌性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体细胞克隆实验。三是将大蒲莲猪的胎儿成纤维细胞与去核的卵母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将细胞继续培养24小时后,在大蒲莲猪场选择了10头二元杂交母猪进行胚胎移植。5月14日晚8点,一头代孕母猪产出了3头大蒲莲克隆猪。

姜运良介绍:此次克隆具体实施中,中国农业大学主要负责体细胞克隆实验,中国农业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一起负责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构建、胚胎移植实验,济宁东三大蒲莲猪原种场主要负责猪只的配种工作、代孕母猪和克隆猪的饲养与指标检测。

猜你喜欢
克隆技术中国农业大学黑猪
博落回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待生殖性克隆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闲不住的老支书
黑猪
安得“广厦”千万间——记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李保明教授及其团队
克隆技术:救世主还是潘多拉魔盒
多任务型公共机房管理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小黑猪
小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