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刺激基因对雏鸡繁殖的影响

2018-09-22 02:26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免疫系统干扰素雏鸡

周 妍

(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锦州 121000)

干扰素是一类糖蛋白,它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作为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保护动物不被病毒感染,它不仅具有抗病毒效应,还能有效调控免疫功能,抑制恶性细胞增殖和癌变。为此设计相关实验分别考察干扰素刺激基因对雏鸡繁殖的抗病毒效应和免疫调控两方面的影响,从而得出客观结论。

1 对雏鸡繁殖的抗病毒影响

病毒进入机体细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历入胞、转录、复制以及出胞四个步骤,才能感染新的细胞。因此,想要阻止病毒的侵袭,应该在以上四个步骤设置相应防御功能。而干扰素刺激基因,活跃在病毒侵入细胞的整个过程中,抑制病毒从细胞的出入,也抑制着病毒的转录和复制,积极发挥着其抗病毒效应。各阶段发挥作用的干扰素刺激基因见表1所示。

表1 各阶段发挥作用的干扰素刺激基因

从图1可知,经过处理之后的雏鸡对病毒的抵御能力大大增强。

2 对雏鸡繁殖的免疫调控影响

除抗病毒效应之外,干扰素刺激基因还具有免疫调控功能,可以强化机体本身对病毒的一些免疫应答信号,使机体对病原体的识别检测功能更加敏锐,能有效防止病原体的侵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将该项功能应用于雏鸡繁殖,能有效增强雏鸡免疫力,维护雏鸡尚未完全成型的免疫系统,不至于被传染性病毒等所感染。但一部分一些干扰刺激基因也可能由于过度表达,反而抑制了信号通路,导致了对免疫系统的负面调控。因此对干扰素刺激基因的免疫调控功能的利用应当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可能起到相反效果,反而破坏了雏鸡的免疫系统。

对第二组和第四组已经注射过药物刺激干扰素刺激基因的雏鸡再次注入药物,进一步刺激其干扰素刺激基因,对刚刚实验中的两组雏鸡进行免疫力功能检测,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为证明干扰素刺激基因在抗病毒方面的作用,设计相关实验,将孵化获得的10只雏鸡在相同条件、环境下进行饲养至14日龄,随机分为2组,每组5只。其中一组注入药物刺激干扰素刺激基因增大效果,另一组不进行处理,然后对两组实验雏鸡注入相同种类、相同剂量病毒。观测其体征和病毒感染状况,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抗病毒效应对比曲线

图2 免疫调控功能对比曲线

从图2可知,干扰刺激基因能有效增强雏鸡免疫能力,但是第二组和第四组雏鸡其干扰刺激基因过度活跃导致对免疫系统产生了反作用。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干扰素刺激基因的抗病毒效应和免疫调控功能两个角度综合分析干扰素刺激基因对雏鸡繁殖的影响,通过研究干扰素刺激基因的有益功能改善雏鸡繁殖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干扰素刺激基因对雏鸡繁殖的影响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免疫系统干扰素雏鸡
Ⅰ型干扰素抗HIV作用的研究进展▲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一类具有抗原性的肿瘤-免疫系统的定性分析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保护好你自己的免疫系统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Staying healthy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