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设机构改革中如何加强检察职业道德教育

2018-09-24 08:11朱伟曹虎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

朱伟 曹虎

摘 要:针对当前内设机构改革进程中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检察职业道德教育要切實加强分析研判,科学统筹规划,结合内设机构改革任务,合理布局推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党的执政理念相适应,与内设机构改革中的检察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与内设机构改革中干警的思想状况相适应。

关键词:内设机构改革;检察职业;道德教育

检察机关要肩负起新形势下的光荣使命,为四个“全面”齐头并进保驾护航,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供坚强支撑,就必须有一支德检双馨、敢于担当、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检察队伍。

一、坚持以职业尊崇为导向,大力转变检察职业道德教育观念

(1)以职业教育为前提,实现从“形式教育”向“内涵教育”的转变。针对内设机构改革后的部门职能变化,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的岗位职责变化等特点,紧紧围绕内设机构改革对于检察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素养、业务能力、从业规范、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完善新形势下检察职业道德培养机制,不断提升分层培训的规范化、精准化、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全面落实提质增效创优,打造新时代一流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检察官队伍,为内设机构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通过整合社会各类资源,邀请专家就政治理论、法学前沿、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方面的进行辅导讲座,开设“名家讲堂”;以“诉·说”讲堂为样板,挖掘自身师资力量,业务部门自主创立教育培训品牌,培育检察职业教育培训品牌;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发“微课堂”,增强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开设“青年讲堂”,挖掘青年干警的潜力和特长;结合中华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举办具有检察特色的“修身讲堂”。

(2)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实现从“被动受教”向“主动求教”的转变。检察官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内化于心、外践于形”,“入脑入心、常接地气”,这就要求检察职业道德教育要一改传统的“灌输式”为现代的“互动式”,改以前的“强制式”为现在的“温和式”,改过去的“大锅饭式”为如今的“自助式”,有效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完成由被动受教向主动求教的转变。

(3)以服务保障为落脚点,实现从“教育管理”向“引导服务”的转变。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引入心理疏导机制,关注干警心理健康,正确疏导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使职业道德教育成为检察干警工作上的“增压泵”、思想上的“减压阀”和信心上的“倍增器”。内设机构改革是检察改革的深水区、攻坚区,当前内设机构改革后部门进一步精减,检察官责任制进一步落实,“扁平式管理、团队式办案”及“捕诉”一体化的全新办案模式,一线检察官工作节奏明显加快,面临压力也明显增大,这就需要及时开展心理疏导,有效提高干警自我调节、自我把控心理承受的能力和水平,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调动检察干警工作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子,营造快乐共事、和谐奋进的团队氛围,更好的服务和保障内设机构改革后的检察工作。

二、坚持以贴近需求为导向,有效增强检察职业道德荣誉意识

(1)夯实根基,铸牢检魂,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检察干警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的执行者,政治立场必须坚定、政治底色必须纯洁、政治信仰必须忠诚。当前,检察干警年轻化趋势明显,在我院现有的检察官助理中,在我院现有的检察官助理中,平均年龄31.2岁,大学以上学历占95.9%,其中,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占95.9%,硕士以上学位占55.1%。这些同志学历高、有朝气、知识面广,但基本上是“走出校门、就进院门”,坚定理想信念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通过扎实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教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政法思想的学习培训,进一步增强检察队伍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依法履行检察职能为切入点,结合内设机构改革,坚持双周政治学习等常态化学习制度,深入了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导广大检察干警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法治建设道路,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定力和执法为民的政治自觉,确保内设机构改革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2)有的放矢,乘势而为,在强化法治信仰上求作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要完成好深化好内设机构改革,深入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忠实履行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就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引领,加强政治建检,建设过硬检察队伍。

(3)服务中心,聚焦改革,在推进机构改革上做文章。全面深化检察改革和内设机构改革,是党中央战略部署、大势所趋,是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内设机构改革涉及权责利的重大调整、办案模式和管理方式的重大革新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检察职业道德教育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紧紧围绕内设机构改革目标任务,积极引导检察干警转变思想观念,彰显创新精神,为内设机构改革保驾护航。对改革职业前景预期存在困扰,对实施司法责任制后的工作疑虑以及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等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释疑解惑、正本清源工作,引导广大干警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定破局必胜的信心,消除心中的疑虑和担忧,凝聚工作共识。对入额检察官要强化职能使命教育,形成入额既是职业优待,也是责任担当的正确导向;对未入额检察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和一方退出人员加强心理疏导,引导干警正确对待改革带来的利益得失,畅通行政人员的晋升通道;注重人文关怀,帮助解决干警现实问题,顾大局、讲奉献,始终服务和服从改革大局。要坚持分类施策、分层施策,以及重点人员的“一人一策”,引导广大检察干警人员积极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拥护改革、推进改革;不断创新检察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树立改革先进典型,最大限度凝聚起推进检察改革的正能量。

三、坚持以服务保障为导向,不断创新检察职业道德培育手段

(1)变“说教式”为“体验式”,注重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新形势下,说教式教育方法相对落后陈旧,而体验式教育是指个人通过参与某项工作和重大活动而获得的人身体验和一线认知,感受深刻、成效明显。近年来,我院每年组织35岁以下干警至基层一线部门挂职锻炼、对口支援。通过干警到窗口部门、基层社区实践锻炼,积极参加“秀德维权岗”、检察官志愿服务活动、拓展训练等体验式活动,使检察干警更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认知,深刻理解检察职业的神圣使命和丰富内涵。通过“一科一品”和“结对带教”活动,进行业务技能和优良传统的双传承,增强做好检察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强化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双向性和融合性。检察职业道德教育不是单向的,不能光讲大道理、客套话,要以检察干警的实际需求为前提,采取双向交流、情感互动的方式,多启发、多引导、多换位、多对比,语言通俗易懂,条理深入浅出,语境情理交融,内容言简意赅,情感上易接受、思想上易沟通、心灵上易感受,真正使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取得实效。要依托检察文化平台,大力开展互学互动、富有情趣、参与面广的读书活动和“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周”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检察官升旗、宣誓等仪式,寓教于仪、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趣,不断提高检察职业素养。我院通过各类兴趣小组活动的广泛开展,取得了较好效果。如羽毛球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机关党工委及检察系统的各类比赛,屡屡夺魁,有效鼓舞了干警们提质增效创优的干劲士气;嘉检合唱团通过对《嘉检之歌》《七色花》的创编、排练、演出到MV的拍摄,参与干警从思想觉悟到精神状态,从职业操守到文化涵养,均有了很大的提升。

(3)变“单一化”为“网络化”,适应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新颖性和全面性。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大学生进入检察机关,检察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组成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年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悟性较强,但对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教育方式比较排斥,相对更容易接受互联网络新媒体的影响。注重把握信息化条件下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新特点新规律,通过在内外网上开辟职业道德教育专栏,开通领导信箱等民意诉求渠道,及时了解当前检察干警所思所想所忧所虑;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创新开发“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打造“微教育”、“微论坛”、“微党课”、“微讨论”等指尖上的检察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引导检察人员对当前热點焦点问题进行讨论,加强思想碰撞,增强“微时代”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新颖性和感召力。积极运用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检察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的变革创新,构建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网络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检察干警的教育培训、动态管理、全程监督、刚性考核和综合评价等各项工作,建章立制、多元一体,把职业道德教育网络延申拓展到每个基层单位、每个部门、每个干警身边,扫除“空白点”,不留“灯下黑”,避免“思想盲区”,实行“全面覆盖”,不断优化检察职业道德内容,强化检察队伍管理,促进检察队伍建设,为内设机构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作者简介:

朱伟,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研究方向:检察理论与实务。

曹虎,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副主任,研究方向:检察职业道德。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发挥网络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功能的探讨
从德育过程的规律浅谈《三字经》道德教育的实践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
孝道教育运用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证研究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浅论王新想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美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