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微

2018-09-25 06:11陈海梅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

陈海梅

摘要:班主任教师应从单纯的思想建设者变为心理护理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小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新时期下,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小学生的健康成長,将对德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德育工作;新时期下;德育教育规律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社会规范、法律要求等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德育教育的实效,既是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和期待。新时期下,探索德育教育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善于赞美学生,播下德育的种子

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例如:

我班的A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在我教他的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他自己。那是一次课间操,由于下课稍微晚了点,学生都急急忙忙的往外挤,我站在讲台上维持着秩序。正好门后面的拖把倒了,学生光顾着挤,好象没有注意到横在地上的扫把。这时,A同学同学挤了过来,告诉大家看着点,别拌倒。然后拿起来了。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做完操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A同学,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他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

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打下德育教育的基础。

二、培养班级正确舆论与树立良好的班风

在班级管理中,班级风气是评价一个班主任工作成绩好坏的依据。一个有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可以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制约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无形当中的巨大的教育力量。班风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学习和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风应该是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而且,它还应该具有本班的特色。

三、与时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方法:

1、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

3、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总结评分并加以奖励、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小结:

班主任教师应从单纯的思想建设者变为心理护理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小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新时期下,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德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J]. 商文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4(38)

[2]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 杨艳红. 中国校外教育. 2013(02)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尚德学校的德育工作
小学德育工作中如何实施激励策略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自媒体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思考
以知识产权为切入点创新德育工作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