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2018-09-25 06:11吴先敏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赏识艺术性师德

吴先敏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组织者,是这个班的领头羊。因而,班主任的道德、学识、行为对于教书育人的工作,陶冶学生的性情,影响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要当好班主任,我认为一要有爱心;二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三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性。

关键词:师德 爱心 赏识 艺术性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组织者,是这个班的领头羊,在学生和老师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十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悟出了这样的秘诀:以师德为灵魂,给学生以真诚的爱,并以赏识的心态去看待学生,同时讲究教育的艺术性。这样,班主任的工作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爱心温暖我们的学生

“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中最微妙的相互接触。”的确,教育不是一种说教,也不是教师把自己头脑中的思想观点和知识搬到学生头脑中的简单过程,它是师生感情相互影响和双方交流的过程。对学生诚挚的爱,是沟通学生心灵,启迪智慧的一把金钥匙。

有人曾经对一些优秀中小学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活动进行过调查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百分之一百的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对学生有浓厚的感情。”这说明热爱学生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从学生方面来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愈是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就愈加信任老师,老师的教导就越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并转变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有许多道理,领导和班主任在校会 、周前会、班会、课堂上是千讲万讲,可是学生把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依然我行我素。但是,学生生病住院,你親自去看望一下;学生生活有困难,你关心过问或给予必要的帮助;学生情绪低落,你为他们解开心结,他们就会改过毛病或下决心做个好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投资越多,对学生越爱,学生的心灵就会被“征服”,学生就会对你“言听计从”了。因此,只有从真正的爱学生出发,教育才是有效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才是一个好老师。

赏识我们的学生

我们的老师常常抱怨学生,抱怨他们太笨,抱怨他们太懒,抱怨他们不守纪律不听话等等。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赏识是学生迅速成长的动力,而抱怨则往往会把学生推向教师希望的反面。

以赏识的心态对待学生,就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正如大自然承认参天大树也承认小草,我们做老师的不能只承认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不要鄙薄那些智力低下的“差生”,我们要懂得大自然的法则:熊猫代替不了山羊,松树代替不了小草。同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决不是千篇一律的“产品”,他们当中也许会有科学家也有农民,有学者也有小贩。人在社会生活中是各得其所,尽展风姿的,我们又何必拿一条唯一的标尺去衡量学生的生命价值呢?成功的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各自找到自己最佳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上尽显潜能,人人创造最好的自我。

我们都知道大自然的一年四季中,各有各的魅力,各有各的风景,各有各的特色,它们谁也代替不了谁。我们的学生,也像美丽的独特的春夏秋冬,有着各自独特的一面,有着自己的发展的潜能。以大自然的欣赏心态去欣赏我们的学生,以自然界的哲理去思考我们的教育工作,你会发现:赏识每一位学生的长处,肯定它们成长过程中的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有成功的体验,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他们也会十分尊重我们的老师。

批评要讲究艺术性

批评,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式。但是,掌握不好,往往会出现对立的情绪,使批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性,做到忠言最好不逆耳。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学生总是喜欢听老师的表扬而不喜欢挨老师的批评。因此,教师批评学生时,应首先对学生的优点加以肯定,那怕是一点点也要予以肯定。然后,再以提示、暗示、对比的方式,自然委婉地把话题转到学生的问题上。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因为,学生感到教师不仅注意到他的问题,而且还看到了他的优点和长处,他觉得教师是公平而且值得信赖的,从而消除了对批评的抵触情绪。例如,班上有一名学生,在为灾区献爱心捐款活动中,他积极捐款,而且款额最高。可是他平时不注意小节,拿别人的橡皮擦、铅笔。老师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先抓住他为灾区捐款多这一优点进行了表扬,然后用委婉的语言来旁敲侧击:“在捐款活动中,你是我们班捐款最多的一个,同学们都羡慕你,敬佩你,谁料到你会拿别人的东西。这样会失去你的人格,在同学中会失去威信。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彻底改掉这种不良行为。”几句话,使这名学生流下悔恨的眼泪。他一边哭,一边说:“老师,我错了。我一定改掉这个坏毛病,请老师相信我。”这名学生后来再也没有拿别人的东西。

师德的魅力无穷,只要我们有爱、能爱、善于爱,只要我们懂得教育技巧并以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那么展现在我们班主任眼前的,必将是一幅美丽多姿的彩图——活力四射的“太阳”。

参考文献:

[1]李洪生:《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2]庞家明:《转化“学困生”的五种策略》﹙《广西教育》2005年11期﹚

[3]陈淑英:《在民主平等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广西教育》2008年10期﹚

猜你喜欢
赏识艺术性师德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赏识”催开作文花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