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语文听课的技巧

2018-09-25 08:05王立明
赢未来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王立明

摘 要:从小学到高中,语文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这就导致学生产生“不听课,照样能学会”的意识。不错,在众多科目中,语文好学,但要学好却不易,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高中语文 听课技巧 学会听重点

本人认为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听课是关键。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会如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把握课文的主题,学习作者如何布局谋篇的。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会听”。在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很多,善于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要点、重点,这才叫做会听。而老师的提问旨在培养学生说读的能力,学生在回答、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再次阅读课文,然后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表述出来,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果能正确、流畅地表达出来,这无疑也提高了写的能力。

我们在知道了听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就会思考如何听课才能取得最佳听课效果,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

一 要想听好课,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一步。语文的预习,主要是指学习对有关语文知识或短文的阅读和思索。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内容)和采取具体的预习方法。

1.明确预习目标

预习目标(内容)应该包括课堂上老师要讲授的各方面的内容: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这都比较容易做到。也许你会想,市面上的参考书很多,在参考书的帮助下,这些内容你很快就能掌握。既然这样,该掌握的内容参考书上都有了,那就更不用听课,自学就行了。我前面已提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区别,参考书只能教会你要掌握的知识,但我们的语文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学会有效、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我们的语文能力。有很多家长和老师不太赞成学生过分依赖参考书。其实,只要善于利用参考书,对学生的帮助是无法估量的。

2.如何充分利用参考书

把自己设想成老师,把预习当作备课,带着这种心理来运用参考书,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不同的老师对课文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些在参考书中体现为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你在参阅参考书时,可看出写参考书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先讲什么,再讲什么,这时,你就要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在课堂上听课时,你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又是怎样设计教学环节的,相比两位老师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同时,学生在预习时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参考书中对课文的分析,有些地方会和参考书所想的一样,但又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如果能向同学借到有不同分析结果的参考书,则更好,不同的见解能让学生去思考哪种理解更合理,这个思索过程实际就是理解课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有很多问题,如果你的想法和参考书不同,上课时,你就应该进行深入思考,你可以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这样能加深你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把握也会更准确,这将大大减轻复习时的负担。

二 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听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声语言作信息载体,通过朗读、提问、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把有关的知识概念传达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语言信号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感知、体会、分析、理解,达到对知识概念的识记和掌握。可见,听课的过程不仅仅是“听”的过程,还包括看、思、写多种行为能力的运动过程。

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怎样听课才叫会听呢?

1.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的听课一般应达到三种效应:(1)完成对预习内容的再认识,从而达到加深印象,加强理解和增强记忆的效应。(2)完成对预习中存疑内容的释疑,从而达到提高认识,释疑解惑的效应。(3)完成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达到感悟、自得的效应。在这三个层次中,释疑解惑的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孔子曰“不愤不启”,孟子曰“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都是在说人对解除思维障碍的迫切心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既包括学生自身的释疑求解需要,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这两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交替发挥作用,就会在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听课的效率。

2.学会听重点

一堂课为45分钟,但老师讲课的精髓只集中在其中的20分钟的讲课内容中,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很多,我们要学会抓住听课的重点。首先是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重点听自己预习时没弄懂的部分,争取通过教师的讲解,解决预习时的疑难点。其次,要抓住教师讲课内容的重点,抓住教师讲课中关键的字、词、句,注意老师如何导入新课,如何小结,抓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

3.要以理解为主

听课的关键在于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要眼耳手脑齐配合去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看清老師的板书和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听清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老师讲课的意图;要有选择地记,记重点、难点和疑问;积极思考,抓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听课以理解为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记忆所学的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声语言作信息载体,通过朗读、提问、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把有关的知识概念传达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语言信号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感知、体会、分析、理解达到对知识概念的识记和掌握。可见,听课的过程不仅仅是“听”的过程,还是包括看、思、写的多种行为能力的运动过程。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