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8-09-25 08:05谭淑娟
赢未来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情感教育

谭淑娟

摘要: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也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是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 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还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下面就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义及情感教育的实施,谈谈我的认识。

关键词:情感教育 梯度教育 高中化学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运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激发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更要有情感交流。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

1.情感是教学中客观存在的要素。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精神饱满,学生认真听,积极想,踊跃言,实验时认真观察和操作。这种和谐、活泼、严肃、有序的积极情感气氛,维持着师生的教学行为,能排除教学中遇到的障碍,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保证。“情感”存在于每堂课的始终,它影响教学活动的进行,也是我们不能不重视并研究的一个课题。

2.情感教育是中学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的教育目的,其中“情感态度”指出:“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教育他们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高中化学问题。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及勤奋、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本身是中学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3.情感是学生学好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学生的高中化学学习兴趣的广泛调查与分析, 发现成绩与兴趣呈高度正相关。如参加高中化学竞赛的学生对高中化学感兴趣的人数最多,足见兴趣(情感)是学好高中化学的重要因素。

二、深入学生,创设情感

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比信息交流更快更强烈。所以,教师的心理状态,教师的情感因素对课堂情绪有直接的影响,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深入学生群体,全面了解学生心态。由于情感具有固有的迁移、扩散和感染的特性。在既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一些人与之相关的事物上。根据情感的特性在实施情感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以自身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去感化学生。其次,在施教时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非智力品质、习惯用的学习方法、接受和运用知识的灵敏度、学生的困难、兴趣爱好、性格特征、道德水平、心理素质等各种因素。只有把握住学生,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三、情感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1.创设学习高中化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情感。

每一个教育和教学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和发展的, 一堂课如何首先取决于学生听讲的情绪。例如, 学习AL(OH)3时,首先给学生来一段广告词,电视上经常播出的关于治胃病的广告不少,斯达舒就是典型的例子,结果学生跟着说起了广告词,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这时,就给学生介绍斯达舒的主要成分就是要学习的AL(OH)3,这样就在轻松而愉快的气氛中开始学习,结果一堂课下来,效果很好。所以要在教学中体现情感教育,首先要设计好课堂。当然,在教学中还可创设演讲、悬念、试误、竞答等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挖掘教学的三大情感源,充分发挥情感效能。

情感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 也是教师影响和调节学生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的重要方法。科研证明:积极的情感体验往往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觉醒”状态,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望、促进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如进行“元素周期律”教学时,在学生明确周期性及原子序数概念以后,学生讨论: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归纳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结果是枯燥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排布,经过自己的归纳,竟奇迹般地出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在此“发现”兴奋状态的驱使下,进一步探讨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是在学生主动思维下进行的。因此, 无论对元素周期律的掌握,还是对元素周期律本质的理解,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探索科学之谜的热情急增。

3.通过实验或问题创设学习高中化学的情境。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精心设计实验活动是课堂上创设学习高中化学情境最有效的手段。如对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介绍,采用两个演示实验:当学生看到铝片与盐酸反应使温度计酒精柱(或水银柱)升高,而粉末状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使小烧杯和玻璃片间的水结冰时,对高中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感受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有利于对概念的理解。

又如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针对“盐溶液是否都呈中性”的问题,可创设实验探索的情境:将分别盛有NaCL、CH3COONa、NH4CL三种盐溶液的烧杯置于学生面前,先让学生推断它们的酸碱性,然后引导学生用PH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测试、验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认知冲突:盐不能电离出H+或OH-,为什么有的盐溶液却会呈现酸性或碱性? 由此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

4.高中化学与社会联系广泛。

高中化学知识,无论是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还是具体的物质和实验,虽然繁杂,但相互联系密切,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空间广阔。此外高中化学与社会联系宽泛,如日常生活、生产、能源、材料、环境、卫生、健康及食品等,不管教材(包括閱读内容)有否,根据情境需要,恰到好处地联系,采取课堂讲授、专题讲座、板报、传单散发等方式,有利于认知和情感教育,尤其是一些高级情感的培育。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感育人、以情促智的途径很多,但具体说来,主要是通过完善自身,情理交融,依托于高中化学事实、原理与概念的传授,通过实验及课外活动先等各种形式和活动,在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情境。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肖文娥,王德林.素质教育概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3]皮亚杰.心理学与认识的批判,1925.

[4]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4).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教学情感教育
高中化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讨论
建立化学思维对高中化学教学的作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性
探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表现力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