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性研究

2018-09-25 08:05姚健
赢未来 2018年9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感情中学生

姚健

1.流行音乐引进中学课堂的必要性

1.1流行音乐对中学生有启迪作用

音乐教育本身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启示作用,流行音乐在进入教育工作领域的过程中,很多教育教学工作都会在流行音乐的影响下获得学生的喜爱,并保证音乐教育的启示性作用可以得到更好的处理。流行音乐在进入中学音乐教育领域之后,学生可以更好的凭借流行音乐的学习实现对各项基础知识的吸收处理,为更多学生思维能力的优化创造良好的支持机制。在流行音乐进入具体的中学音乐教育工作领域之后,学生的个人知识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优化,并凭借对音乐的理解,强化对生活中各类问题的认识,以便中学生可以更好的提高思维启发水平,促进智育教育工作的优化。音乐对中学生思想的启发还会进一步提升中学生的身心素质健康水平,并且保证音乐教育工作能够有效的凭借自身审美能力的优化实现对学生基础性感知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可以更加敏感健康的處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1.2流行音乐对中学生有指引的作用

流行音乐具备较强的精神指引作用,因此,在中学教育工作领域对流行音乐价值进行演技与开发,对提升新时期中学音乐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进行新时期流行音乐审美特征研究与处理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趣味可以被教师充分理解,教师可以凭借流行音乐深化对学生价值观的理解,并在建立相关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更好的对流行音乐的价值予以应用,保证流行音乐能够在教师进行指引性安排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教育意义。例如,教师在关注《青春修炼手册》这一歌曲的教学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对这一歌曲的反应。如果学生认为这一歌曲中的概念充满积极阳光的心态,自己很愿意成为TFBOYS一样的人,则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这一心态进行激励,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2.流行音乐引入课堂与传统教材结合的实践性研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听音乐会让人兴高采烈,也会让人潸然泪下,他能直接强烈地影响人的情感。无论是歌曲还是乐曲的教学,都可以从意境着手,以情感为切入口,这样符合艺术审美的客观规律。所以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的时候,把感情表达相近的作品放在一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比如在课本《感恩的心》中,将流行作品《时间都去哪了》作为流行音乐内容的引入,能让学生对于父母,对于生活中的重重更加充满感情,假如不顾感情表达而引入流行音乐,会在教学内容上让学生觉得过于分裂,不利于教师的课堂表现。

2.1将感情表达相近的作品结合

《感恩的心》课堂教案

以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感受爱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培养学生尊重和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为教学目标。学唱歌曲要注意弱起小节、三连音、切分音的唱法问题,要了解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以歌谱来分析,本首歌曲由弱起小节进入,反复运用 切分音,在连音线的处理上也有一定的技巧。

课堂设计方案有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发声训练,采用最基础的音准练习。

接着用视频导入,展示流行作品《时间都去哪了》的视频影像。让学生通过他们所熟知的作品来引入本堂课的主题感恩。由《时间都去哪了》引入本堂课要学习的歌曲《感恩的心》。歌曲节奏平缓,旋律优美,情感丰富,歌词表达了虽然命运坎坷不平,但面对命运的不公我们不应埋怨,也不要退缩,要用自己的方式顽强的生活,用爱来回报这个世界。

然后学唱歌曲。先学习歌曲的旋律部分,我将带领学生学唱歌谱,学唱过程中提出重点:弱起、三连音和切分音的唱法。在学生们熟悉旋律后,让学生们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歌词,从而把歌词带入旋律中用感情的演唱。然后跟琴轻声模唱,模唱的同时我会跟同学们一起范唱给他们听。

最后课外拓展。由歌曲《感恩的心》引申感恩的主题,不仅仅可以感恩父母,还可以感恩老师和朋友,请同学们在生活中留意这些作品。

2.2将音乐风格相近的作品结合

在中学音乐的课本上还存在一些作品,它们的感情表达比较模糊,表达的情绪比较抽象,这种作品更多的是展示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例如《蓝色狂想曲》,如果单单以感情表达来结合太过牵强,所以在这里笔者将两种音乐风格相似的教材内容与引入的流行音乐放在同一个课堂当中,就可以涵盖绝大多数的教材内容。

欣赏《蓝色狂想曲》课堂设计

选择管弦乐欣赏《蓝色狂想曲》作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以通过欣赏管弦乐《蓝色狂想曲》片段感受布鲁斯、爵士乐特有的韵律和节奏,了解“蓝调”的相关知识作为教学目标。

课堂设计方案有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笔者通过音频导入,直接播放《蓝色狂想曲》的片段,直接引入本堂课的学习重点通过直接欣赏乐曲,把握歌曲的感情基调,传播了一种速度缓慢的“哀伤音乐”,主要表达黑人农奴被贩卖到美洲后内心痛苦、哀伤的心情。

接着欣赏乐曲,引导学生说出乐曲的演奏的乐器以及所表达的情绪。由这些演奏的乐器引申这类具有活泼、奔放特点的音乐,叫做“爵士乐”。

课外拓展可以引申到生活中的“布鲁斯蓝调”的流行作品。例如:经典布鲁斯代表人物B.B.King的《Live at the regal》;Lonnie Johnson的代表作《You wont let me go》;通过这一系列流行音乐的拓展引进,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布鲁斯音乐,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和热情。

3.流行音乐进课堂所产生的效果及影响

3.1流行音乐进课堂对中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在中学音乐教材中,具有主流文化特征的政治性歌曲和戏曲被中学生所抗拒。而通过流行音乐进课堂的这种传播方式,相对的淡化和克制了政治功能与教育功能,所以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同时,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旋律简单,感情表达真挚,易于学生们沟通和交流,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心理共鸣。并且流行音乐的风格多样化,所接触设计题材较为广泛,极大丰富了中学生的课外生活,并为他们提供个人感情释放的方式。流行音乐进课堂,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其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3.2流行音乐进课堂所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要求老师利用音乐课堂积极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心理承受特点和新时期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状态,更好的按照教学资源的价值状况进行流行音乐发展趋势的研究,并且保证流行音乐教学工作的改革策略可以得到客观文化资源的支持。

要求老师在选择作品时,可以选择一些正能量的歌曲,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加强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关注,并结合学生兴趣的调动需要,对具体的教学方法优化创新策略加以研究,保证学生的兴趣因素可以得到更高质量的调动。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感情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带着感情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带着感情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