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文化看民族思维与选择

2018-09-25 02:53蒲葆秀
神州·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

摘要:一个民族的文化决定一个民族的思维和选择。中国道路的选择,正是民族文化所生成的民族思维的独特体现,为世界各国奉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思维;道路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持久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它所涵养的高远价值追求,决定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和选择。

一、政治理想上,选择人民理想的道路和制度

1、传统文化崇尚“仁”、“爱”、“清”、“明”,蕴含着对美好政治理想的追求

孔子倡导仁礼学说以治天下;墨子主张选贤任能,“兼爱”、“非攻”;孟子主张“王道”、“仁政”;荀子倡导以礼法治国等。希望国家“选贤举能”、“修明法度”,社会清清明明,乾坤朗朗,达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政通人和”、“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不闭户”等理想境界。这些文学思想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成为人民和历史评判历代统治者对国家社会治理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历代统治者自我反省检视的一面镜子,这种思想一直浸润在民族文化的基因中。为了追求这些理想,是可以“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正如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从古至今,中国人民为去除弊政、追求理想社会而进行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斗争,都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生动反映。

2、融合世界先进文化,找到一条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道路

近代百年的斗争历史,就是对民族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和对世界先进文化、理论、思潮进行学习探索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实现民族独立解放指引了一条正确道路。“在科学上,马克思主义通过生产方式演进的时间序列说明了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在基于科学的道义层面,说明了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正义的社会形态”[1]。

3、保持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强大内心,直面发展道路上遭遇的挫折和考验

在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戰结束,日裔美人福山抛出所谓“历史终结论”,认为这标志共产主义在人类的终结。西方资产阶级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思想文化渗透、侵蚀,让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了旗帜和道路问题的严峻考验。对此,小平同志旗帜鲜明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实际出发,从坚信中国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多次反复强调“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2],“中国搞社会主义,是谁也动摇不了的”[3]。事实证明,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宣告了“历史终结论”和文明模式“元叙事”的破产。

4、彰显中国独特思维,开创能够给世界启迪的全新道路

“兼收并蓄”是中华文化思想一贯秉持的态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把梦想植根于民族历史底蕴之中,以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姿态,吸收一切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的治理经验。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勇气和决心,将议论多年、阻力重重、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改革进行到底,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弊端、利益固化的藩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从而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对世界具有全新启迪的道路,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二、社会治理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1、传统文化表达了对人民的无尚尊崇

孔子说:“仁者,人也”,他主张以“爱人”的思想调解社会阶级关关系;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重视“民”的作用,认为“得夫丘民而为天子”,主张“保民而王”。《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太宗李世民常引用此话告诫众人,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对人民作用的高度重视。《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为民请命”则体现了当权者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民族、民权、民生”更是近代民主精神的精髓。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党的宗旨,继承发扬“以民为本”的文化传统和人文思想,保持亲民爱民为民的初心和情怀。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来自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领导人共同探讨中国共产党的“成功要素”,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赋予的重要课题

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从人民利益出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让发展的成果可以人人享有,让当前的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彰显了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顶层设计。“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更是心怀苍生黎民的伟大情怀的生动体现。“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的短板,着力解决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的现实难题,着力解决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人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等。习近平总书记说,“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雪中送碳,纾难解困,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迫切的实际问题”[4]。

三、在世界舞台上,选择共生共荣的外交智慧

儒家文化是中华主流文化之一,讲究的是“中庸”、“中道”、“中正平和”。《礼祀·中庸》里有一句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表达的就是宇宙和大自然的法则中,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随处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儒家文化思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最新诠释和智慧创新,赋予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相处的中国方案,给处理敏感的国际关系,建立秩序井然、不冲突不对抗、开放包容的国际秩序开出了一剂良方,也给人类未来指明了道路。

1、对人类社会发展归宿的坚定信念

《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中国古代大同思想,描绘了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的人类理想世界。这种思想,对中国后来的救国复兴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洪秀全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社会秩序;康有为《大同书》,展示了“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既无专制之君主,亦无民选之总统”的“大同之世”美好愿景;孙中山明确指出中国五大种族扩充自由、平等、博爱于全人类,大同盛世则不难到来。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共产主义理想以及人类“地球村”观念等,都是与“大同”思想异曲同工、一脉相承,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精神财富,体现了全人类对社会发展最终必然归宿坚定的信念。

2、对分歧和差异的文化包容

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格局下,世界上只有具有无比深厚底蕴的中华文化才能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兼收并蓄”、“尊重彼此”等相处之道,实现智慧而伟大的包容。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正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对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涵养培育,并以这样的价值观指导着对中国道路的选择和修正,尊重并认可每个民族自己独有的思维和选择。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有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体现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學习彼此的信仰选择,避免冲突和对抗,避免了血腥和杀戮,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目的。

3、用中国思维化解文明模式冲突

“以和为贵”、“交邻国以道”、“和衷共济”、“四海一家”是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鱼死网破”、“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等是西方的对抗思维。我们以用中国的太极去迎战西方的拳击的方式,正确处理中西两种文化思维在世界舞台上的碰撞博弈,一个绵柔如水,一个霹雳如刚,我们在以静制动、绵里克刚的从容平静中对一切对抗冲突进行克揉化解。以老子所说“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的大国姿态与世界和平相处,用行动和事实证明,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参考文献:

[1]孙代尧 李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前线网—《前线》2017年3月29日)

[2]邓小平 1987年3月3日会见美国国务卿舒尔茨谈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邓小平1989年10月26日会见泰国总理差猜谈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4]习近平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作者简介:蒲葆秀(1973.02)男,汉族,四川省阆中市人,大学文化,讲师,现在中共阆中市委党校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