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浅述

2018-09-25 06:11米聚珍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策略教学

米聚珍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使得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而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当中,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计算机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要。随着国家在教学领域的改革不断推进,为了提高中职计算机的教学质量,通过分组协作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被动的学习方式转为积极主动的方式,提高实际的计算机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分组协作;应用策略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给教师开展教学活動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有时候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师的教学进度变慢,阻碍了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时候,思路也不够清晰,缺乏有效的方法。因此,需要有一种方法能够使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分组协作式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有重要作用。

一、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教学背景

针对中职计算机这门学科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具体操作能力。一般情况下,中职学院的学生的整体质量较差,大部分学生是没什么学习基础的来自农村的毕业生,他们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很少,这给中职学院的计算机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这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学习能力比普通高中的学生差很多,尤其是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大多时候,不能及时有效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言,能够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老师的教学任务,然而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人来说,接受知识的速度比较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将两部分的学生都照顾到,因此,不能保证实际的教学成果。通过分组协作式的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带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同时学生能力差的学生也可以向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习,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通过帮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对自己来说,也是对学习内容的一次梳理和复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优化分组,提高分组协作式教学的效率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开展分组协作式学习模式,教师要注重优化分组。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调查,其中包括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操作技能等,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在对学生的情况有了全面掌握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使每个小组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可以形成有效的互补,还要保证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偏好等可以形成有效的互补。这样的方式,能保证分组协作式教学的有效性,使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明确小组分工,提高学习的时效性

分组协作式学习主要是让组内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保证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要注重明确小组分工,提高计算机学习的时效性。例如,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每个学生所擅长的方法有了充分的掌握,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分组协作模式下分别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有的学生可以负责整理讨论的结果,然后安排一些学生负责发言,有的学生负责记录。通过明确分工,学生对自己的职责会有更好的了解,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的责任感与合作精神也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在分组协作学习的初期,教师要注重组织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锻炼。

3.有效落实协作,提高学习的质量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落实协作学习,通过完成分组来明确小组内成员的分工。为了更好地保证协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还要注重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结合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优先传授一些比较基础的计算机技能和知识,在学生有了一定積累的基础上再教授比较难的知识。通过这样由浅入深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会更有效,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也能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投影仪、计算机、计算机组装维修工具”的时候,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有所掌握,然后再开展综合性的教学。这样会使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更加熟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强化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教师加强指导,保证学习的有效性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分组协作式教学模式,教师要注重加强指导,保证学生以高效率开展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巡视和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学生学习方向的正确性。同时,教师还要努力保证每个小组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不断提升小组的凝聚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例如,在学习“制作置业健康小报”的时候,教师要加强指导,使学生能够有效利用投影仪和计算机来制作小报。教师要指导学生能够根据主题在网上搜集各类信息,让学生根据实际需求来制作,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健康意识。

5.完善教学评价,实现教学目标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开展分组协作式学习模式,教师要注重完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参与到分组协作学习中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综合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在分组协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楚的认识。例如,在学习“制作个人简历”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出色表现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分组协作式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分组协作式学习作为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样,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计算机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冯小娟.解析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5(08).

[2]费夏.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中职计算机应用策略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准、精、特、趣”的四大追求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