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视角下课堂教学管理研究

2018-09-25 06:11卢玉敏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翻转课堂措施

卢玉敏

摘要:传统的中学课堂教学主要是灌输式讲授,存在着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代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课堂教学缺乏考虑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恰好体现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了中学教师的导师作用,因此这一教学模式引起广大教育学者的兴趣。本文阐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目前中学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并提出几点饭庄课堂视角小的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希望本文研究对于中学有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管理;措施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我国中学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混合学习理论为指导,将传统的教学流程进行颠倒,为中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2 翻轉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或反转课堂),是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上教师讲解知识、课后学生内化知识这过程颠倒过来,即学生课下观看教师创建的视频、课堂上参与交流完成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的翻转包含了从时间、空间和角色3个方面的翻转。在传统的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传授者。翻转课堂中教师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传统中学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中中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个性化的选择: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能对不同学科类别的中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能兼顾中学生的个性发展。

3 翻转课堂的作用

3.1 提高学习时效性

通过新的教学形式有效减少了理论课讲授占用时间,加大安排适当的课程实验,验证所讲理论,加深理解,整合课程所涉及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以及课外创新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四者的有机结合,加强相关知识的衔接度和知识学习的实效性。

3.2 结合实践教学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观看教师课前录制的视频的基础上,安排适当的现场教学和综合实践机会。在实验室讲课和结合现场实际讲解,介绍所讲的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例如毕业设计环节和数控加工技术等领域。

3.3 加强学习辅导

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习题课辅导,本校学生做习题的能力较差,反映出学生对理论没有真正理解,缺少思路、方法,通过必要的习题与在线测试,教师选择不同类型习题讲解,解题的思路、分析问题的方法与学生同步思考,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国内教育研究现状

中国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会在不同程度上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又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导致学习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学模式无论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主体,均有着不可忽视的缺点,在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教师的主导,教育教学效果不断得到优化是我们实施新教学模式的研究重点。目前我国中学在推广微课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足,教学中缺少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现象。

5 翻转课堂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管理分析

5.1 以大化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很好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能进行“生命关怀”的教学模式。因为以网络新媒介为主的教学资源具有共享性,不仅使教与学突破时空的限定,最重要的是满足了当代中学生的自主化、碎片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但是,大班教学,学生的人数多,加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不同、专业基础参差不齐和学习素养存在差异,怎样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就变成了高师文学类专业课教师的一大挑战。其次,大班教学,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发展。一些中学生本来就对翻转课堂教学的接受度不高,他们就成为课堂学习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长此以往,翻转课堂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就显得乏力。因此,要将大班小组化,要将学生进行分类分析,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生命成长。教师要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师生交流互动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专业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的学习个性化,以减弱大班教学与个性化学习之间的矛盾。

5.2 以教材为依据和载体,科学设置教学专题

在尊重和依据教材的基础上,科学设置“翻转课堂”的教学专题,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与效果的实现。因此,《民族政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能根据学生的喜好设置教学专题,要以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为旨归,“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章目内容,在庞大的教材体系中寻找与社会现实热点相衔接、与理论难点相衔接、与学生专业相衔接、与中央精神相衔接的教学专题。”根据教材章节目安排和教学要求,设置专题,专题为学生预习、学生讲解、问题讨论、老师点评与讲授等,从整体上构建了“翻转课堂”参与性的体系。

5.3 完善多元考核评价机制

传统的考核和评价突出考试成绩,分数成为衡量学生是否合格的标准。我们在考核方式上降低了用试卷考试的成绩,增加了平时课堂互动、小组发言、调查研究、辩论与提问的分值,如各占50%或试卷卷面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60%的方式,在参与过程中通过平时成绩加分(如积极提出和回答同学提问的同学)进行激励,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更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由于这一教学模式实施时间不长,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学生搭便车、讨论与辩论等互动效果欠佳、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需要完善等现象,需要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总结提升。

6 结束语

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正处于引进吸收阶段,国外的成功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中学的教学要求。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积极探索符合我国中学发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彤. 翻转课堂视角下课堂教学管理研究[J/OL]. 中国成人教育,2017,(02):94-96.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翻转课堂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