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作业设计初探

2018-09-25 06:11张玉华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学知识作业

张玉华

摘要:数学综合实践作业的设计,一定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所在,增进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把数学同其它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自觉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关键词:数学实践作业 可操作性

从教以来,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刚从教那几年,因为各种原因,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非常肤浅,总觉得就是教给学生解答问题的方法,通过教学让他们能够在平常的生活中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所面对到的问题。这样的观念下,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数学成绩勉勉强强,学生数学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往往得过且过,不成章法,学生作答的效果自然不明显。随着教学工作的日渐成熟和不断学习借鉴,我对“数学”学科的认识逐渐成熟起来,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思考,我逐渐摸索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一些“门道”。现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目的要明确

要明确数学作业设计的目的,必须先搞清楚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为此,我认真研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尤其是对其中的“学段目标”认真钻研,细致思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设计数学作业。我们知道,通过小学六年系统的数学学习,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对自己现在和以后走上社会有用的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还要掌握基本的解答方法、思维方法,更关键的是要掌握必要的应用技能,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由此延伸,还要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其他学科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当然,我们在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让学生通过必要的作业练习加深对“数学”的理解,进而为学好数学树立坚定的信心,培养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搞清楚数学教学的目标,对我们设计数学作业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要想设计出有效、有趣、有意义的数学作业,第一步是研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深思“学段目标”。目标明确了,方向对了,再通过我们用心的思考和探究设计出来的练习题,学生便能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联系实际

学习数学,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能够对现实生活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如其分地选择与判断,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因此,数学教学,我们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当前的知识积累和现有的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各种场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使学生通过数学课堂、数学活动、数学练习、数学作业、应用数学,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答问题。数学作业设计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必须坚持这个基本原则――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数学老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只有通过教师――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和角色,才能达成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活动和练习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通过对教材和教材练习题的改编与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数学作业。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形象的生活情境和环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进而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当然,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所选择的实践活动的素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通过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向学生提供具体、有趣、富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如数学游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应用已经学习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注重弹性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者在编订的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我们所遵循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也就是说,通过我们的教学应该让全体学生都应达到基本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在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学校、班级以及学生个体之间所存在着的差异,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应体现一定的弹性,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班级内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具体的作业设计方式我们可以因地制宜,适时而动,可以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既能让优秀生吃饱,又能让后进生吃好。如一些具有现实背景的开放性问题和探索规律的问题,我们可以让每个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让他们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说出一点或几点自己的想法、看法。只有正确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坚持不懈的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个学生在现有的数学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我们意识到:由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富有个性的、多样化的过程。数学作业的设计也必须基于这样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通过目的明确、密切联系实际、弹性化的数学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总之,数学综合实践作业的设计,一定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所在,增进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把数学同其它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自觉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参考文献:

[1] 《數学课程标准(试验稿)》

[2]《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数学知识作业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作业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