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8-09-25 08:05李影
赢未来 2018年9期
关键词:建设目标班级文化主体性

摘要:班级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培养一种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班级文化应该是丰富多彩而不是单一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和到班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多元化;主体性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共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是建立在健康向上班级文化氛围当中的,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也一定是建设班级文化的专家。班级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每个学校都把班级文化建设重要性提高到空前的高度,甚至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班级文化热”。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对班级文化建设进一步思考是必要的,也是恰逢其时的。

一、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

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纪律意识,锻炼学生管理能力,形成正确、开阔的价值取向,感染学生的心灵,学生可以在这个集体里学习、生活、成长。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激励人,可以改造人。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培养一种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争先创优、快乐自信的乐观主义精神,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够积极主动寻求帮助、并顺利解决问题,而这种精神就是我们建设班级文化所要实现的目标。

二、关于班级文化的多元化

班级文化应该是丰富多彩而不是单一的。班级文化可以是培养阅读兴趣,建设书香班级,使学生养成乐于看书,善于读书的良好习惯,怡养学生的心灵;可以是宣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宣传好人好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也可以是培养集体意识,知礼仪,懂荣辱,遵守共同的集体准则,维护集体荣誉,增强班级凝聚力;还可以建设温馨如家的家文化,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礼乐文化,让学生在学校里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知感恩、明事理、孝父母、懂感激。教室的精心设计是班集体精神面貌的象征,是一切教学教育的主阵地,建设多元的班级文化是教育必然要求。

三、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性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班级文化建设一定要充分尊重、发挥学生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而不是简单地把老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班级文化建设应该能够体现了孩子们的童真情感,展现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班级文化建设应该充分调动起学生主人翁意识,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培养优良品质;班级文化建设中老师应自觉给予学生更多信任,这样也会赢得学生的更多信任,更有利于引导孩子们主人翁意识,从而更有利于达到“自立”、“自理”、“自律”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地在课堂上积极投入,在课外文雅、礼貌,在生活中能照顾自己,主动为班级体添红加绿。也能够体现每一位同学的智慧,体现每一位同学的闪光点,让集体的智慧使班级处处闪放光彩。

四、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

教室是一个班集体活动的核心场所,班级文化一定是立足于教室的,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教室的环境布置不仅仅是营造一个整洁、明丽、溫馨的教室环境,还要能够体现班级文化特点,激发学生性情、陶冶学生情操,给学生以启迪教育。小小班级,大大空间,要把有限的教室空间变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这在设计上大有作为。黑板报以时效性为主,及时体现学校工作的近期要点,也可以及时反映班级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墙报则主要是学生们展现的平台,同学们的艺术创作,优秀作业,书法展示,美文摘抄等都可以一展风采。标语布置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体现班级文化主题的标语更不可少。利用现有资源,把墙报布置得五彩缤纷、富有创意和特色,使教室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体现了孩子们的情感。教室里还可以设置阅读角,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这些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教育功能。既形成了班级文化的外部形象,也形成了具有教育功能内部环境。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全体师生主动参与,才能发挥全体同学的才干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参与得愈广泛、愈长久,文化沉淀得愈丰厚,学生个体就愈能在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中自然地融入班级这个精神家园。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和到班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

班级文化建设不是应景,而是为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抓手,是课程改革下每位教师必须树立的全新理念。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们脱颖而出,创造他们展示自己的天地,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在班级的自主管理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叶戚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思想理论教育.2012(4)

[2] 李俊,谢春虎.论班级文化的建设.教育与职业.2012(7)

作者简介:

李影(1979-)女,辽宁本溪人,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建设目标班级文化主体性
旅居养老综合体的建设特点和发展现状分析
加强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探讨
借“文化三宝”促“班级文化建设”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路及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