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慕课”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2018-09-25 08:05张有明
赢未来 2018年9期
关键词:慕课高等教育大数据

张有明

摘要:伴随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对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师如何消除慕课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充分发挥慕课的优势,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从业者最为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主要从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两个方面论述了慕课的影响。

关键词:大数据;慕课;高等教育;影响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由此教学形式也逐渐丰富起来,慕课作为大数据背景下的一种全新教学形式,对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中国的慕课建设与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多所高水平大学陆续在国际著名课程平台开课,北大与清华陆续推出自主的华文慕课以及学堂在线慕课平台,460余所高校共开设3200余门慕課课程。随着教育部于2018年推出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标志着中国慕课经过量的积累,已经进入质的提升阶段,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基于此,本文就“慕课”对高等教育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具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1.“慕课”对教师教学模式产生的影响分析

“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对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机遇,还具有使得其面临诸多挑战,现对其加以一一论述。

1.1“慕课”对教师教学产生的机遇

一直以来,在高等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想获取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就需要借助课下作业修改,或者是试卷分析等,然而作业批改与试卷分析等措施,所获取到信息,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完全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慕课”的出现,则解决了此类问题,首先,学生注册“慕课”均需要提供个人的真实信息,保障了后续学习的方便性与连续性。学生在注册慕课之后,平台会自动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同时可以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具体学习时间、提问交流次数以及交流问题内容等,教师从上述信息当中,便可以真实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

其次,教师对学生慕课平台上的学习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研究,逐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明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促进教与学的完善[1]。例如北京大学华文慕课与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均吸收了全国不同层次与不同类型的人注册学习,平台上不同的学生产生的学习进度、问题等均有所差异,在具体的教与学过程中,也产生了海量大数据。通过分析海量大数据,便可以全面掌握学习规律等有效信息,另外,在分析大数据的基础上,可以针对性调整教学模式,使得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从而在不增加教师负担的情况下,使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学习。

1.2“慕课”对教师教学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背景下的“慕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教师的授课内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为授课内容需要满足学生具体需求,促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均是有实用性的[2]。另外,教师的授课方式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教师不得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其次,“慕课”将所学知识点分割成为了若干知识点,一改传统的满堂授格式,促使教师必须掌握知识点分割方法,并且需要对不同知识点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说明,例如知识点内容、难易程度以及重要性等,并且需要为学生安排合理的时间,便于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基于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技能,才能满足当下大数据背景下慕课提出的各项需求[3]。

由于慕课基于互联网提供完整教学,由于学科背景、等种种原因,教师们对于如何更好的利用慕课平台教学产生不少困难,需要综合平台运营、高校教学机制配合、教师积极自我提升等综合方式。

2.“慕课”对学生的学习模式产生的影响分析

“慕课”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自由与互动,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就不懂知识点,提出各类问题。就以北京大学华文慕课与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为例,慕课的采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了变化,同时知识面也逐渐得到拓宽。首先,学生在进行新课程的学习,实现了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或手机进行课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在线与同学、教师交流问题,教师或者是其他同学在接触问题之后,便会及时回复。另外,每一门课程均设置了小测试,以便学生及时掌握个人学习情况。最为主要的是学生在明确自身学习情况之后,可以选择性挑选知识点进行重新学习,以此实现温故而知新这一目的,这种优势是传统学习模式无法实现的。

慕课课程范围并不是仅仅有语言、数学、物理等课程,还涉及到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工程学科、人文科学以及社会学科等。曾经慕课的完成率低成为业界对慕课的质疑之一,但随着社会对慕课的进一步认知,意识到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完成率指标并不适用于对慕课评价。学生通过慕课进行学习,最终目的并不一定是为了获取学分,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职业、爱好等需要“按需随取”地进行学习。基于这一认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随意选择,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慕课”除了具备上述优势之外,还具备“慕课”课程均是名校、名师以及名课这一优势,学生可以在家享受到来自世界各地优秀教师的教导,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最大程度促进了教育公平。

3.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教学形式不断发生变化,慕课作为新时代的教学产物,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对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模式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这一变化,教师与学生均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以此充分发挥慕课优势,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明,张绒.慕课:理想性、现实性及其对高等教育的潜在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2):62-65.

[2]汪琼.慕课运动对高等教育的渗透性影响[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03):37-43.

[3]解德渤,王洪才.“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J].江苏高教,2015(03):71-74.

猜你喜欢
慕课高等教育大数据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