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探索

2018-09-25 08:05张存高
赢未来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小学阶段渗透

张存高

摘要:现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随着我国不断加强和其他国家在文化方面的交流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希望能学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实行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小抓起,下面我们详细探索一下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无数能人智者们在数千年时间内智慧的结晶,因此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也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但是我们应该怎样传承我们优秀、古老的文化并将它发扬光大呢?这就要求在实行基层教育时教育工作者们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关键,那么应该怎样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小学阶段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现今说到中华传统文化,小学阶段的很多学生都不是非常明白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他们可能会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课文中的古诗、古文以及古代的发明创造等。其实不然,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年岁月的长河中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同时也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石。但是令人非常可惜的是,现在的孩子将中华传统文化简单的理解为书本中学到古词、古诗等。现阶段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生活中仅仅将传统文化视为应付各种各样考试的工具。要想让小学阶段学生真正理解传统文化,一定要让小学阶段学生从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感知中华传统文化,例如:可以通过我们的日常食物粽子,让小学阶段学生了解端午节以及伟大诗人屈原等;当他们吃月饼的时候,可以让其了解月饼的由来及嫦娥奔月的故事,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剪纸、皮影戏等活动,让小学阶段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详细的了解[1]。

二、课内深入传统文化的介绍及加强传统文化的应用

语文老师如果想让小学阶段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就一定要先培养小学阶段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在讲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篇文章时,首先,要让小学学生们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此篇文章出自什么时代以及当时的背景是怎样的。然后,在让小学阶段学生了解此篇文章的作者在重陽节时,远离故土、思想家乡及家中亲人时写下这篇文章。最后,老师再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们认真分析这篇文章并以此文章为基础探究古代诗词中传统文化具有的内涵,让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正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理解其中的内涵。在这篇文章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小学阶段学生对这句话中的习俗非常好奇,这时小学学生们就会在课下时间积极主动的去寻找相关资料,解开心中的疑惑,这样小学阶段学生就能详细的了解到与其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其它节日蕴含的民族风情等,因此小学学生能在这样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进而产生自觉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愿望[2]。

三、加强小学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朗读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向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对这些古诗词进行巧妙运用,将非常有利于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同时也是小学阶段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朗读就在阅读时运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将作品的内容有节奏的读出来。朗读能对小学阶段学生理解优秀文化及继承优秀文化,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都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3]。例如:有很多古代的名言警句都能说明朗读的重要性,如“熟读百变,其义自见”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这些名言警句都充分说明了朗度的重要性,只有加强小学阶段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朗读并将这样的朗读积累到一定的量,才能使小学阶段学生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四、加强小学学生社会实践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

“文化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勤劳且富有智慧的祖先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在中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这些精神文化财富不仅停留在经典中,还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于我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要想更深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内蕴,就一定不要仅仅局限在课堂范围内,而要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4]。传统节日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时,可以加强小学学生社会实践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以某一个中华传统节日为教育契机,再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生活,带领小学阶段学生体会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分丰富内涵[5]。

五、结语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失的一项内容,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将中华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每一处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真正实现小学阶段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塑造出一支具有丰厚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接班人。综上所述,本文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进行了详细分析,列举了加强小学阶段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课内深入传统文化的介绍及加强传统文化的应用;加强小学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朗读;加强小学学生社会实践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等措施。希望通本文的分析对小学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培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N]. 科学导报,2018-03-16(B02).

[2]任宏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8(06):43-44.

[3]李菜华.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A].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三)[C].:,2017:2.

[4]吴堃.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2):163-164.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小学阶段渗透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研究
简析如何创建愉悦的小学语文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经济理念创新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