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表演艺术中的歌唱性探究

2018-09-25 08:05李丹霞
赢未来 2018年9期
关键词:触键技巧听觉歌唱性

李丹霞

摘要:演奏钢琴作品,最重要的不是曲谱的内容,而是曲谱背后的音乐内涵。如何使歌唱性始终贯穿音乐的始于末,是所有乐器练习的基础,让主旋律在歌唱般的声调中变化,用最完美的自由将其充分发挥是本文探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从正确的触键、正确运用呼吸、培养良好的听觉、踏板的正确运用及养成视奏的习惯五方面来深入探究钢琴表演艺术中的歌唱性。

关键词:钢琴表演艺术、歌唱性、触键技巧、呼吸、听觉、踏板、唱谱

钢琴表演的歌唱性指的是人们在演唱时感受到的美感、情感、情调和心态,通过歌唱性表达,可以将音符圆润饱和的连接在一起并形成有明确倾向性的乐句。钢琴并非歌唱性乐器,如何运用钢琴表演出歌唱性的乐句,本文将从以下五方面来深入探究:

一、正确的触键技巧

肖邦,19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教育家与演奏家。在他的教学理念里,提倡钢琴诵读法为演奏的关键和教学的基石,这是一种基于鲁比尼式的风格和帕斯塔式的演唱方式。用美声唱法的方式体会钢琴诵读所产生的丰满音色。多多聆听意大利歌唱家的演唱,感受他们声音的游刃自如,将这种简单并宽广的音乐风格带入钢琴演奏中,将每一个乐句表现的既legato(连贯)又cantabile(如歌)。

手指触键多用指腹演奏,轻抚琴键,去揉摸而并不是击打琴键,避免猛击产生的噪音,演奏歌唱性的乐句时,将手指伸长一些,触键要慢且柔,慢慢的将力量送到琴键底部。在乐句演奏过程中,手臂、手腕、手指应密切合作,随着旋律的走向,手臂助其推着下力,保持着内外平衡的紧张与松弛感,从而精准且细腻的把握优美的音质。

以肖邦的作品《幻想即兴曲op.66》为例:这一部分需要演奏的legato、cantabile、largo。与前一部分所需的高兴的、激动的、(allegro agitato)触键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在这里,左手的琶音部分应积极借助手臂的力量运音,以指腹轻抚琴键,以发生迷雾、梦幻般的听觉效果。而右手的单线条旋律部分则应加强揉摸度,将每个音揉进键底,完美的使旋律线歌唱起来。

二、正确运用呼吸

在演奏中要时刻注意乐句分句,合理呼吸。音乐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它具备语言的长短区分、语气变化,同样需要表达一个整体的、有结构框架的艺术形态。缺少了呼吸,就没有了乐句,没有音色的起伏变化,也没有语调语气的戏剧性,构不成结构,也就如一团散沙难以成器。

(一)乐句的分化

在钢琴表演中,乐句分化常常有连音线决定。但在一句长连音中仍需划分以便旋律走向更清晰、便于理解与演奏。分句通常包含起点、终点和顶点。一般来說,从起点走起,旋律上行与力度渐强相辅相成助其达到顶点,并随着音乐的走向开始减弱达到终点,以肖邦的《幻想即兴曲》片头为例举例说明:

第一小节标注了两个连音线的琶音,第二小节进入主旋律,迎来乐句的一个小渐强。至此,1、2小节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乐句,同理可推,乐句划分不可只看连音线,更要分析乐句动机,整体来看。

(一)延音记号

延音记号有助于我们注意调节呼吸。延音记号的出现旨在提醒演奏者们将蓄备更多的情感以便进入下一段乐句,在这两句乐句中要极其注意过度转移的自然、连贯性。

(三)节奏的呼吸

著名的音乐与节奏教育家达克罗兹说过:“要正确的感受音乐,必须用全身心去感受。”想象舞蹈的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钢琴演奏也是一样,需要手、脑、耳、臂、腿直至全身心协作完成,这样才能保证音色优美。

三、培养良好的听觉

乐器演奏中,最需要唤醒的是听觉,一个成功的音乐表演家,其听觉是极其敏锐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练习中,更需要培养正确的听觉审美力。多听意大利歌剧及交响乐中各个乐器的声音,于钢琴演奏中,模拟这些乐器的声音进行演奏,将旋律演奏的尽善尽美。

四、踏板的正确运用

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教育家鲁宾斯坦曾说过:“踏板是钢琴的灵魂”。那么,它在钢琴演奏时起到什么作用呢?演奏歌唱性旋律的时候,如若没有踏板的助力想演奏出极其连贯、圆滑、赋有歌唱性的音色是极其困难的。但也不可滥用踏板,这样会使音色变得混乱、浑浊不堪。我们常用的帮助歌唱性演奏的踏板时右踏板,也称延音踏板,用来衔接音乐(旋律、和声、节奏),让声音连贯延续下去,加强对整句乐段的过渡,使之赋有歌唱性。当延音踏板发挥作用时,声音会变得柔和且绵延悠长,通常于小节的开头位置以切分踏板的方式踩下用来达到延长声音的作用。

五、养成视奏的习惯

通常,在乐器演奏中,学生们通常都是直接上琴摸谱子,却忽略了拿着新谱首先做谱面分析,划分结构的重要性,故而致使演奏出来的作品混乱且无章法,乱成一气。所以,我一般建议学生,拿到新谱先划出旋律,并且先视奏,当你唱的越多,旋律线越烂熟于心,在演奏表达的时候就会越得心应手,音乐的乐感也是这么培养来的。

以上只是掌握钢琴演奏歌唱性旋律的一小部分,还应注重培养的是音乐修养与激发演奏者内心的音乐潜能。要想成为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必须善于练习、观察、分析,熟读中西方音乐史、钢琴艺术史、曲式分析等艺术理论书籍,这样才能全面的丰富演奏者弹奏时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钢琴真正的“歌唱”起来。

参考文献:

[1] 《钢琴教学法》 司徒璧春 陈朗秋编著 [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学生眼中的肖邦》 让-雅克.艾吉尔丁格著 [M]中国文联出版社

猜你喜欢
触键技巧听觉歌唱性
歌唱性是个好东西,但它到底是什么
歌唱性旋律的钢琴演奏技术探索
浅析歌唱性在音乐表演中的技巧与表现
歌唱心理感觉对歌唱的作用
准确的心理节奏带来听觉美感
探讨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和音色效果
浅析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
奏响低年级节奏教学“四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