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标准为基础活用教科书

2018-09-25 08:05于文淼薛佳佳
赢未来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课程标准

于文淼 薛佳佳

摘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是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编写依据,教科书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时,不仅要注重教科书中已有的内容,更要结合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灵活使用。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神奇的货币” 一课为例,对课程标准、教科书文本分及二者的契合进行分析,为在课程标准基础上灵活使用教科书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课程标准 教科书

一、课程标准的呈现

在04版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包括两方面,第一,“内容目标”规定“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第二,“提示与建议”规定“对商品交换中没有货币会发生的困难进行分析,说明货币的作用”、“ 以金银、纸币、账面结算为例,归纳出货币的基本职能”、“ 演示:使用支票、信用卡、外汇的情景”以及“讨论:“金钱万能”吗”。

课程标准不仅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更是教师使用教科书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因此需要分析教科书对课程标准实现程度,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挖掘教科书的局限性与潜在空间。

二、对教科书的分析

(一)对教科书文本的分析

“神奇的货币”是《经济生活》的第一课,包括以下框目。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包括第一目货币的本质、第二目货币的基本职能及第三目纸币;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包括第一目信用工具及第二目外汇。

从课的角度来看,此课介绍了货币的发展阶段和不同形式,从最初偶然的物物交换到现在的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从古代的一般等价物到对现今的纸币信用;从目的角度来看,教科书对货币、纸币等信用工具做了详尽的介绍,包括它们的职能、优点、用途、意义等。在上,此课教科书文本使学生能够从古至今、从整到零地掌握知识,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对教科书与课程标准契合的分析

将课程标准转化为三维目标,可以发现此课在知识目标上与课程标准到达较高的契合,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对“货币”、“纸币”等概念有基本的了解,教科书分两框五目介绍与解释相关概念,并进行了一定扩充。然而在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此课则较为欠缺。首先,教科书并没有对课程标准建议 的“演示使用支票、信用卡、外汇的情境”做出呈现;其次,课程标准要求“讨论金钱万能吗”,意在让学生理性参与经济生活,然而教科书过于注重知识的呈现,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与培养。

(三)对教科书固有问题的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上存在一些固有问题。第一,教科书素材滞后。“教材中所选用的教辅材料都具有精确性和典型性,由于教材编写完成后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其中的数据、事例等不能及时更新。”[1]此课在介绍汇率换算时,使用的还是十年前的数据。第二,教科书与初中课本衔接不够紧密,知识跨越性较大。“教材编写者没有仔细研究初中政治教材和高中政治教材的理论衔接,现行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关联度不强,知识不成体系。”[2]在初中教材中,几乎只用一个单元对介绍经济知识,初中生经济知识薄弱,因此面对具有难度的《经济生活》一书,学生感觉到知识跨越程度大。

三、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使用教科书的建议

(一)情境演示,让教科书动起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基于一定近乎真实的教学情境,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实现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教材内容的情境化处理,能让学生在相对兴奋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3]此课课程标准要求“对商品交换中没有货币会发生的困难进行分析,说明货币的作用”,教师可以设计情境,让同学采用物物交换的方式,经过多次交换,将一只粉笔换成一件外套。通过简单的情境,使教科书上静态的概念动起来,让学生深刻感触到货币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打破格局,让教科书联起来

教科书的编排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顺序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打破教科书的现有格局,将知识调整迁移,优化组合。此课课程标准主要要求学生理解掌握货币、纸币等相关知识,有关价格的知识出现在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中,然而在教科书中,价格的定义被编排在第一课第一目中。虽然,价格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一种展现,但将其定义放在此处还是略显累赘。因此,教师可以将对价格定义的讲解放在第二课,这样更符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不仅能减轻第一课中教师的教学负担与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第二课时复习第一课相关知识,同时这样的调整迁移还能使教科书更具顺序性、逻辑性,将教科书各部分的教学内容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一块。

(三)联系生活,让教科书活起来

“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要善于选取、利用学生身边所熟悉的生活事例,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参与体验,让学生在感悟理解中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率。”[4]此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向学生解释金钱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授学生辨别假币的方法,告诫学生爱护人民币、拒绝使用假币,提升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参考文献:

[1]范碧儿.如何科学处理高中政治教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104-105.

[2]刘新安.浅议人教新版高中政治教材的优点和不足[J].中国校外教育,2013,(23):62.

[3]劉海.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处理策略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6,(25):61-64.

[4]袁江永.活用高中政治教材“四法”[J].教学与管理,2014,(28):67-68.

作者简介:

1.于文淼/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苏州 215000)。

2.薛佳佳/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苏州 215000)。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认识与探究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