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2018-09-25 09:42楚亚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9期
关键词:党建机遇困境

楚亚萍

摘要: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而言,“互联网+”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因其开放性传播、复制性传递、扁平化延伸而面临现实困境。需要师生党员加强理论学习和新技术的运用,分析互联网+党建的现实困境,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我约束力,自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高校党建工作应加强监督和引导,营造健康的党建网络大环境,开展朋辈互助,发挥榜样力量,提高党建工作针对性。主动探索高校党建工作规律,理性设计“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机遇;困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9-0044-02

“互联网+”是将互联网的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提升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推动组织变革、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新常态。随着电脑、手机、移动网络等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每个大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借助互联网开展学习、交流、研讨、娱乐等各类活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应提高思想认识,主动把握时代脉搏,及时调整党建工作内容和方法,主动适应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常态。

一、机遇与挑战:直面互联网+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影响

互联网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其虚拟性高、约束力差的特点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技术在与不同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中展示了它的前景和潜力,尤其是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第一,互联网即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点有效增加了党建内容传播的时效性和吸引力。互聯网多元化的手段在党建内容的推送上,经常是以图文并茂、声音文字结合的形式出现,不仅增强了视觉上的美感,更加强了听觉上的乐感,使得党建内容由过去的严肃性、刻板性变得趣味性、生动性,互联网技术的融入让高校党建更具有感染力和渗透性,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更能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加强党建内容的吸引力。

第二,互联网实时性、开放性、远程性等特点打破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增强党建工作方式的民主性。互联网+技术以其实时性、开放性、远程性的优点让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党建过程中,为政治文明的民主公开提供了技术支持,学生不再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到党建过程,而变为党建的接受者和传播者,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方式能有效增强互动交流。例如,学校党委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十九大”“新党章”等信息,全校学生党员可即时查阅信息、交流学习、开展活动;学生党员通过网络平台反馈对于党建工作的思考与意见,上传学习中的体会、交流党建活动的材料等。

二、困境与问题:分析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实困难

“互联网+”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因其开放性传播、复制性传递、扁平化延伸而面临现实困境。

首先,开放性、复杂性的互联网信息对于大学生党员带来行为方式、思想道德的多重影响。复杂多样、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对于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带来巨大影响。与传播媒体如广播、电视、新闻、报刊等不同,互联网信息的可监控性弱,互联网+党建在舆情监控上是一个难点和重点。例如:现在大学校园里的低头族越来越多,相当一部分学生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是刷朋友圈、看微博等,起床第一件事不是睁开眼睛而是找手机,可见互联网技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行为方式,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价值取向趋于功利性,将党员发展作为升迁的跳板。

第二,虚拟性、隐蔽性的互联网技术弱化了高校党建工作过程的监管力度。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互动空间,极大地冲击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互动。例如:在发展党员的时候,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教育、引导过程中,仅依靠互联网媒介提供的材料考核并不全面。互联网+党建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师生党员加强理论学习和新技术的运用,分析互联网+党建的现实困境,结合党建工作实际,加强对党务知识的学习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培养学生党员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我约束力,自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三、策略与创新:推进互联网+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融合

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党员主动参与的热情,强化互动交流,实现党员受众的平等参与,高校党务工作者应不断挖掘互联网的优势资源,启发青年党员主动参与党建工作全过程,参与到党务舆情的监督管理中,参与到党建知识的交流互动中,引导教育优秀党员真正发挥模范作用,实现朋辈互助共建积极的舆情环境。

首先,强化引导监督,营造健康的党建网络环境。通过微党课、党务直播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党建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互联网+党课模式可以让入党积极分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灵活地选择接受党性教育的方式。教师加强对于党建活动过程的引导与监督,教育学生主动摒弃不良信息,传播正能量。例如一些党员学生没有认真地辨别朋友圈信息的真伪,不假思索地进行转发或点赞等,这就要求高校党务工作者要根据学生党员特点和党建工作规律加强监督教育,及时运用党的方针路线引导学生党员弘扬正气,时刻检验和衡量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成效,建设积极向上、健康可持续的党建大环境。

第二,开展朋辈互助,发挥榜样力量,提高党建工作针对性。“互联网+”技术与朋辈教育相融合,实现互联网+党建虚拟、现实协同发展。党员教育不仅需要学习伟大人物的事迹,更需要学习身边朋辈人物的优秀事迹,通过朋辈榜样引导学生提升党性修养。互联网+党建+朋辈教育工作模式,使传统党建工作在理论上和方法途径上实现完美的契合。尤其是当前互联网大数据的融入,高校党建工作可以实现活动调研分析、学生党员特点分析、相互关联的学生工作动态预测,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大学生党员提供所需要的知识与服务,针对性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时代前沿的一些党组织活动,进而使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提升。

第三,主动探索高校党建工作规律,理性设计“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依托“互联网+党建”的便捷性、开放性等特点,打造使学生党员实现平等参与、互动共享的党建工作智慧平台。学校党务可以广泛听取不同意见,及时改进工作方法,使党务建设实现阳光化、民主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党建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情况进行实时掌握,避免学生因毕业、就业转专业等情况出现党员失联,对于长时间未在党建网络平台发声的党员,可以及时提醒他主动关注党务信息。

四、结语

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而言,“互联网+”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因其开放性传播、复制性传递、扁平化延伸而面临现实困境。需要师生党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新技术的运用,分析互联网+党建的现实困境,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我约束力,自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高校党建工作应强化加强监督和引导,营造健康的党建网络大环境,开展朋辈互助,发挥榜样力量,提高党建工作针对性。主动探索高校党建工作规律,理性设计“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刘红凛.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32(01):34-40,140.

[2]陈甦,刘小妹.我国“互联网+党建”新模式成效斐然[J].人民论坛,2017,(01):103-105.

[3]郑长江.“微时代”视阈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路径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5,(3):127-129.

[4]喻芒清.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党建机遇困境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