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素质和能力

2018-09-25 06:11刘正书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材体育

刘正书

摘要:随着中小学生体质下降、近视增多心理疾病等各种问题的浮现,人们将视线再一次集中到体育课上来。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凡事都需要一个更加精致化的流程,而这种精致化不可缺少的依然是一种张力,只有松弛有度,才能收放自如,也才能从根本上获得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能力

学校体育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早在我国古老的周代,学校教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含有德育、智育、体育的意思,这时学校体育教育便在我国出现。所谓射和御是指身体的训练和军事的技巧,礼和乐中的所包含的舞蹈也含了锻炼身体的内容。到了汉朝学校教育内容以“六经”为主,体育也就是那时候的军事技能和身体的训练不再受到重视。又到了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影响中国深远的科举制度,更促使学子们只重视读书写字忽略体育的现象出现。两宋与满清的教育,更进一步的主张静坐思考与学习,甚至连儿童们所玩的游戏都受到限制。封建统治者“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的愚民理论,影响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教育形式,只有智育和德育却无体育。在这其间,仅有少数教育家私人办的学校中重视体力劳动和锻炼身体。因此也有极少数的文人学士拥有骑马射箭、踢球、打马球、武术等技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清末,一九零一年废除了科举制度到一九零三年才仿照西方办起了学校,在所教授的课程中开设了体操课,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经政务院颁布,指明学校卫生与体育工作所蕴含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家教育部设立了体育司。体育卫生处也在有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设立,以此加强学校体育的管理。同一年,又采用了新的更先进的体育教学教材和大纲。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学校体育更是被国家不断重视,成为了建设强大社会主义祖国的一项基本教育政策。

1教学需要建构一个合理的教学模式

1.1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选择是多方面的。一是认知过程中的选择。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让他把相关材料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他得以超越现象,发现规律和联系,使信息不致于流失,从而获得新的领悟。二是参与过程中的选择。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做到人人参与,双向交流,教学共振,听、说、学、练相结合,论(讨论)、做(操作)相统一。

1.2多给学生一个展现的机会:一是展现个性,如在课堂中开设“体育沙龙”;二是展现能力,如编导技巧组合;三是展现学业成果,如举办自创游戏,技巧组合展示等,让学生在得到展现的满足中认识、规范、评价和发展自我。

1.3创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气氛是通过老师培养起来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注意力至关重要。师生双方情感的协调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需要以教师自身积极情感的建立为基础,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

总之,每个学生的身心都有其独特性,因而,不注重个性差异,没有对学生个体独特性的培养和发展,是显示不出高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

2教學内容和方法需要创新

2.1准备活动要新颖: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要做好,做到吸引学生,提高兴趣,要做到这样,就应要考虑到准备活动要新颖。好“新”好“奇”是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一大心理特征,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编排好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为千篇一律的徒手热操加慢跑的准备活动,会使学生感到单调和乏味,所以准备活动要做到形式多样,内容要丰富,活泼生动。

2.2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合理地搭配:由于体育教材具有重复性的特点。因此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基本教材不变的情况下,针对学生的生理、性别、年龄和兴趣爱好等以及场地器材的实际,灵活地选择教材内容,使学生在练习中有一种新鲜感。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练习的兴趣和强烈的练习欲望,从而提高练习的效果。在教学内容上既要符合学生的学校的实际,又要注意教材的整体搭配,主要教材和次要教材的关系等。从面做到因材施教,有效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2.3教学方法,手段要灵活多样新颖:同一练习内容,有不同的练习方法。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对老师上课的要求就正如穿衣服一样需要经常的换洗。这就要求老师选择的教学方法,手段要灵活多样新颖。记得有名言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我们老师应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新颖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觉得愉快,教学效果就会自然而然不断的提高。

2.4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体育教学,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障碍跑时,有些学生因为身体或心理因素的原因,造成心理害怕,胆怯、不敢练习。此时老师通过降低练习难度,把器材游戏化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通过不停地鼓励他们,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他(她)们克服害怕的心理,能初步完成动作了,他们对学习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练习的质量也就得到了提高,同时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3老师自身的素质需要提高

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事在人为,只有老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有效实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并在人际关系上充满和谐,使课堂教学成为充满人际之间情感交流与对人性尊重、对学生尊重的人与人之间的多向活动,从而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是复杂的,因此教学过程要体现出程序的阶段性,但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想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依靠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教材体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