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2018-09-25 06:11马洪军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直观多媒体技术数学

马洪军

摘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通过直观动态的演示、兴趣盎然的参与,使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使我们的学生更喜欢学数学,更喜欢上数学课,更喜欢思考数学问题,更敢于挑战和创新。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数学

随着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各领域中开始运用信息化技术,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开始运用到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比如,多媒体技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大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程度,将多媒体广泛地应用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条有效促进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有效融合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实质上就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该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但是由于初中数学存在很大的逻辑性,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找到合适的例子,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抽象的知识,这样就会造成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的现象,导致教师教学效率低下。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将知识掌握的程度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的侧重点,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又能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的刺激,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解强得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与性能大大强化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1.化抽象为直观。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初中数学中的“函数”教学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我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变化图像,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相,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不仅引起了学生的自豪感,而且使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非常透彻。

2.化繁琐为简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初三代数“频率分布”的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很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找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数学教学,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条件,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构造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学习并给予必要的反馈,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比如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把习题编制成一个可交互操作的界面,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完成正确的则由计算机给予表扬;回答错误的,则给出提示或鼓励,让学生再继续思考。又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像的性质”时,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二次函数y=ax2+bx+c系数,对其图像抛物线的影响,我在几何画板中任意输入不同的值,让学生观察图像抛物线的变化,通过大量的演示结果,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系数的值对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影响。整个教学过程改变了过去令许多学生头疼的、枯燥的理论阐述,改变了过去教师在45分钟课堂难以操作与完成的局面,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函数的性质既像是在做有趣的理化生实验,又像是在做游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让学生从中得到新的发现,体验到数学发现的快乐。这样的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形成了应有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其功效是传统的语言描述与原始的黑板演示不可达到的。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增加课堂密度,节约时间。

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省去了书写板书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使练习容量大大增加,并能及时给予学生准确、详细的解题过程。教师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于开放性或一题多解等题目,让学生充分讨论后,交流各自的看法。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而借助多媒体计算机信息量大的特点,则可节省老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时间,及时地反馈,满足学生求知欲望。这样,不但能增加课堂密度,缩短反馈时间,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为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精神,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选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这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最大功效,减轻学生学习的无趣和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有主动求知的欲望,有利于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具有创造性的、符合現代化教育需要的人才,也有利于数学教学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的教育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艳荣.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郑州大学出版社,131-190

猜你喜欢
直观多媒体技术数学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