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操作活动对学生的重要性

2018-09-25 06:11沈坤明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

沈坤明

摘要:近些年来,加强数学操作活动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一种教学活动。最近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这一点,提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掌握数学最基础的知识,逐步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

关键词:学生;数学操作活动;小学数学

现实的数学操作教学中,教师充当“指挥官”,学生沦为“操作工”。教师发一次指令,学生操作一次,教师再发一次指令,学生再操作一次,或者教师用多媒体演示操作过程,再由学生“复制”一遍;或是教师在设计操作内容时不能充分地考虑“哪些内容需要动手操作”,常常脱离教学目标,忽略教学重点,动手操作流于形式;或是把动手操作作为调控教学时间的有效手段,如果时间多,就让学生动手操作久一点,如果时间不多了,教师就不停的催学生,甚至在学生在还没有完成操作任务的情况下,就要求停止活动,进行反馈,更谈不上让学生认真思考,就草草了事;这些为了操作而操作的活动不仅没有达到操作活动的目的,反而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甚至还打消了部分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那么怎样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操作呢?

一、让数学操作代替数学理解

动手操作既是学生获得数学概念理解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小学生好动,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他们来说,动手是一种乐趣。课堂上巧妙地安排学生的动手操作,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自动手操作,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字母与数字的对应关系,教师利用非常熟悉的扑克牌作为本课的切入点,放手让学生排一排,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发现扑克牌中J、Q、K、A这些字母都表示数,J表示11,Q表示12,K表示13, 特别是字母A,既能表示1,又能表示14。通过把扑克牌按顺序排一排这一数学操作活动,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字母是可以表示数的。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化枯燥的概念教学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学,利于学生获得数学概念的理解,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中,孩子们始终是饶有兴趣地操作活动,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二、让数学操作促进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中操作主要是作为一种手段,最终要达到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和发展思维的目的。因此教学时不能为操作而操作,使操作流于形式。这就要求教师把操作和思维结合起来,通过操作揭示数学知识的要点和基本规律。例如:教学《34+2》时,用小棒操作时不是简单地证明34+2等于36,重要的是通过操作来说明其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因为34要用3捆(每捆10根)小棒和4根小棒来表示,加上2要用添2根小棒来表示,使学生看到先把单根的小棒加在一起,也就是4个一和2个一相加得6个一;再把整捆的小棒和单根的小棒合并,也就是3个十和6个一加在一起。使学生从操作中逐步抽象概括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方法,即先把几个一相加,再和整十数合并起来。这样从操作的过程反映出思维的过程。为要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这个过程,还要让学生用言语表达出来。开始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以后逐步让学生独立说。还可以让同桌的学生互相说一说,以增加学生用言语表达的机会。通过言语表达,既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三、让数学操作培养合作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新教材的许多数学知识都是通过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拆一拆等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的。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享受到群体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他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师在指导操作和实践时,必须把操作与合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合作的数学操作中,感受解决问题的快乐。例如:在学习《实际测量》时,教师让学生分组测量,于是学生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在整个合作操作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取长补短、合作交流,大大增强了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

四、让数学操作解決实际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实往往跟课堂完全是两回事,只有将所学知识恰当、灵活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价值。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数学操作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具操作,突破了教室的四面墙,突破了学校范围的狭小空间,把数学操作延伸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借助学具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了《米、厘米的认识》后,我让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活动。⑴测量自己的用品、课桌、文具、书本的长度。⑵测量自己的家居、房间、阳台等的长度、高度。⑶观察家里人什么时候用到米尺,组织学生到缝纫店里去调查运用米尺量衣服的情况。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知识时刻发生和应用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总之,数学操作教学时不能为了操作而操作,使操作流于形式。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操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借助数学操作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索,激活学生的思维,只有做到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操作,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关于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刘意竹. 课程.教材.教法. 1999(0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