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

2018-09-25 06:11叶承嗣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现代文习惯效率

叶承嗣

摘要:阅读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高考中,它的高难度、低得分和极强的主观性已为历年语文高考的实践所证明。教师应想方设法依托课内外平台,通过读写结合、读练结合、读想结合、读讲结合、读演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有效阅读,学会表达,提升思想境界,足进心灵成长。

关键字:阅读效率;激趣;善思;强记;多写

我们的学生对现代文阅读还是很茫然,主要表现为他们自认为对文本的理解是对的,而答题时往往切不准答案,言不达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和文本对话发生错位,而且这种现象长期困扰着他们。更担忧的是,学生根本就理解不了走进文本、构建和文本互动的关系有什么特别的意蕴,所以答题往往是文不对题,甚至离题万里。尼采说:“读书就如散步在别人的知识与灵魂中。”阅读是一种切身感受,阅读是一种情感体验,也可以说体验是阅读的起点,我们教师应尊重学生阅读的切身体验,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懂得阅读应建立在充分自觉的阅读自信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信息的方法,帮助学生梳理阅读的路径。但是,面对现代文的阅读现状,我们教师就没有足够自信说:我们的学生已经储备了和阅读、答题恰适的知识和能力。我们知道,学生的阅读更多地表现为自由放任、随意散漫,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这是教师必须面对的学生现代文阅读的状态。那如何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找寻、探究现代文阅读效益的生长点。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能力。①要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良好习惯,老师指导学生做科学规范的阅读笔记。②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并想办法长期坚持下去,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阅读习惯。长此以往,让学生伴随阅读成长,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现能力、联想能力,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培养效率意识,减少无效劳动

首先,教师要改变自己授课随意性大的缺点,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并尽量按预设步骤教学。其次,教学时应训练学生限时阅读,并回答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紧张状态。同时应在班内多开展学生閱读竞赛活动。这些措施可以让师生产生紧迫感,长期坚持就能培养师生的效率意识。

三、纠正不良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教学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存在着回眸重读、出声阅读、手指阅读和摇头阅读等不良习惯,这直接影响到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提高。回眸重读指的是习惯性地、无目的地重读刚刚读过的内容,究其原因是阅读材料过难,超出了读者阅读能力,纠正这种不良习惯的关键是使用浅显易懂的阅读材料。阅读时要求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将已读过的所有内容作为一个意义整体去理解,而不是作为零碎的个体来理解。出声阅读、手指阅读和摇头阅读这三种不良习惯往往同时出现,其主要表现为,阅读时学生手指着文字,摇头晃脑,大声朗读。这样很难做到眼、口、心、手的一致,既影响到了阅读速度,也影响到了对全文的理解。因此,阅读时要提醒学生将手指从文字上移开,默默地快速地用眼睛和大脑去获得文字信息,从而迅速地理解文意。

四、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1.激趣。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为一些陌生的现象感到无奈。比如,十分爱看小说的学生却不爱看课本中的小说,十分爱读的学生到了课堂却变成了“哑巴”。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他们对语文教学不感兴趣,甚至漠视。不少教师提出了许多激趣的方法,“直观演示”、“语言渲染”等,但我们总不能每节都找“直观教具”去演示。我们应培养学生体会阅读的快乐,培养对阅读的兴趣。教学中,我们要经常表扬和鼓励学生,特别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或解答了别人的问题后,要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加对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且不断地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善思。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语诠释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阅读,要通过展开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对文章得到感知、领悟,达到鉴赏,因此阅读要有读有思,边读边思。

3.强记。在阅读中,强记的内容是不可低估的。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个较为成功的作家,在他的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着许多优秀文章和大量词汇。一旦写作,便会从“仓库”里调出所需内容为我所用。

经验告诉我们,在阅读中强调要做到如下几点:①选准章节。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推荐课外背诵的古诗词,必背无疑,写景状物的精词妙语,富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语段也要背下来,丰富文学底蕴。②强记强背。理解的要背,不理解的也要背,要尽可能地把那些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经典性篇章和优秀时文,让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地吃下去,“烂”到他们记忆的肚子中去。久而久之,学生熟记的东西多了,阅读便会轻松起来,作文就会信手拈来,妙笔生花,下笔如有神了。

4.多写。阅读要想发挥更好的效益还必须注重写作与阅读的相互促进用,要鼓励学生多写、勤写。阅读过程中“写”的基本形式有:摘抄、写体会或翻译、习作。在阅读过程中,只要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就要摘抄下来,只要是自己感到想要说点什么,那么动笔写出来,这就是写体会或作简评。这样随时记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多读多思,将书中的精华真正为我所用。笔者在教学生阅读《老人与海》时,就布置学生按要求提示写读书笔记,无论是对文章的艺术手法,还是对人物形象以及文章的主题进行评论,不少同学写出长达七百字的体会,这样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与写作相互驱动:多读,会产生写作的冲动;多写,又会使读书如饥似渴。只读不写,阅读便会随兴所至,停留在浅层次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起来,方能取得良好效果。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能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开阔学生的心胸和头脑,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在对阅读提起重视的基础上,只要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并坚持不懈,相信我们学生的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且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徜徉,获益终生。

参考文献:

[1]王立军.阅读教学切入法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1,(3).

猜你喜欢
现代文习惯效率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上课好习惯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跟踪导练(一)2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