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的阳光温暖学困生的心灵

2018-09-25 06:11金光英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困生爱心老师

金光英

摘要:学生头上笼罩着父母的期许光环,承载着社会与国家的希望。他们是未来的天之骄子,肩负着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重任。学校、社会、家庭应当认知自己的历史使命,各司其职,努力将学生培育成德才兼备的全面型人才,其意义不可轻视。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管理者,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一直是教育者热议的话题。班主任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身的管理地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己任。

关键词:教育教学 爱心教育

真快,為人师表已然二十余年,回顾与学生的交往中,酸甜苦辣样样都有,通过这十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让我不时地回想起自己的小学时代,做好一名学生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明确了现在的我已是一名老师。亦师亦生的角色认知,让我明白一名成功的老师是经过不断地千锤万凿才铸就的,成为一名好老师不容易; 更深刻的体会到转化学困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学困生转化工作,使我认识到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必须让自己要明确学困生到底想要什么?

一、尊重人格,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

学困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在班里经常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其实学困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学困生的教育中,只是简单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学困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二、认识自己,对症“喝”药

育人也如此,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上,方法是完全不同的,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给予的知识和方法从规范到巩固直至深化、提高。小时候,孩子们会毫不保留地表达自己想要的,即使得不到满足也会因为替代品的出现很快忘却;长大后,虽然有了自己的想法却不愿意说出来,压在心底,“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也就是我们担心的叛逆个性。

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对她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她的思想,我提出同她交朋友,对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堂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在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通过这些行动使她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在班里也听到了她和同学玩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三、热情鼓励,激发学困生的上进心

学困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学困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学困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课堂中,我对学困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学困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学困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四、换位思考,听听心声

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更要听他们说。孩子要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一般是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他们,而不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理由可以有很多,但每个孩子的理由却是单一、与他人不同的。一次,一个孩子做眼保健操扣分了,问他“是不是不小心,下次注意点”,并让他在课间重新做一遍,可接下来的情况依旧不乐观,该认为的种种情况都替他找过了,实在没理由了。后来观察聊天后得知,他在第一次“偷眼时,只是想整理东西,结果被班干部发现了报告给了老师,而我自以为是的替他“开脱”,结果反而让他不自在,想再次引起注意。找到了真正的理由,告诉他应在眼保健操结束后整理,他心甘情愿,自然也就顺利解决了。有时候,原因很简单,耐心听听他们真实的想法。

五、一视同仁,改变方式

“做优秀老师的要素是眼睛永远看着学生并一视同仁。”作为老师,当我们被情感影响时,就需要改变师生沟通的方式,沟通对事不对人,这能使我们更冷静,少问“为什么”,多问“怎么办”。当事情发生时,习惯性就会脱口而出“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孩子不愿意开口,软硬兼施得到了答案却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转化学困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学困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学困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学困生的成长。

猜你喜欢
学困生爱心老师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