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林场改革的伟大历史意义

2018-09-25 06:11戴宝刚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经营机制林场林业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生态建设的新形势下,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問题,与新时期林业和整个国家生态建设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一些历史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与体制转轨,经济转型不适应的情况逐渐显露出来,已经成为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国有林场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不同于工业企业改革、文化改革和农场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要妥善处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林场改革;历史意义

长期以来,国家将国有林场定位于生产性的事业单位,职工身份既不是产业工人,又不是事业单位员工,也不是农民,在资金投入上,国家只给林业建设投资,林场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不列编制不给经费,经营好的林场还要上缴利润。但现状是可采资源减少,林场收入锐减,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多不在国有林场,无建设资金,创收困难,“企不企、事不事、工不工、农不农”的定位与体制,与国有林场的性质与任务不适应。林场既不能像农民一样有收益权,也不能像企业一样自主经营,还不能与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一样得到公共财政支持。其事业属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政策也未得到落实,国有林场的这种体制模式,与它所承担的建设任务极不相称。

1. 国有林场改革是促进林场摆脱困境的需要

由于国有林场多是在重点生态脆弱地区、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国有荒山荒地上建设,林场远离城镇,经济极度困难,职工生活举步维艰。国有林场和林场职工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如农村、自主经营不如农业、生活水平不如农民”的尴尬境界。

几十年来,国有林场一直扮演着生态脆弱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森林资源储备基地的角色。随着森林分类经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国有林场的绝大部分森林被划为生态公益林,使本来不多的木材生产收入进一步减少,当地财政无力为其投入。国有林场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是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无资金、造林经营无经费、职工工资无来源的“三无”状态,使其处于无力发展的境地,且呈现日益萎缩的趋势;二是人员就业开支压力大,社会负担重。由于建场早,林场离退休职工日增,又受国家政策的制约,随着林业的主要任务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国家对主要生态脆弱地区森林资源实行禁伐限伐政策,以公益林经营管护为主的国有林场基本上停止了木材采伐,“守着金碗要饭吃”的现象普遍存在。林场收入下降,各项投入严重不足,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少林场富余职工无钱分流安置,退休和在职人员工资无力按时足额发放。部分职工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由于地处偏远,相当一部分林场还自办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增加了林场的支出负担;三是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林场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加上国家投资不足,基础设施缺失老化现象严重。近几年因受国家投资限制,只对极少数林场的部分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善,大部分林场、管护站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林业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大多数职工的生活水平、生存状况远不如当地农民;四是债务缠身。由于政府投入不足甚至没有投入,大多靠贷款造林育林、发展多种经营,不少林场使用了世界银行贷款,负债经营。

2.国有林场改革是创新经营机制的需要

当前,国有林场已初步形成多样化的经营机制。各国有林场在搞好森林资源培育的同时,积极探索经营机制、用工制度、分配制度、产权制度等改革,采取国有民营等形式,大力发展林场经济。各项改革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增添了林场发展活力。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等多方面的原因,国有林场内部经营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在所有制结构上,还没有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林业同步发展的方针。在产权制度改革上,还没有做到按照“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原则,对国有林场所办的多种经营项目实行股份合作、转产改造、合资、联合、承包、租赁、兼并、拍卖、出售等方式进行优化配置,实行“国有民营”和“民有民营”,盘活国有资产。

3. 国有林场改革是维护社会公平,使林场职工共享发展成果的需要

大多国有林场地处偏远,人居条件恶劣,就医、就学没有保证,难以吸引人才,配置产业要素能力较差,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有限。一方面,广大林场职工担负着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从事着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工作。另一方面,全国80%的国有林场处于贫困状态,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林场职工实际收入每年仅1.4万元,远远低于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相当一部分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仍未得到有效保障。林场职工的贡献与所得严重不对称。如果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国家生态建设大局和林区社会稳定。因此,国有林场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4 国有林场改革是改善城乡生活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举措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森林以其降解污染、改善小气候、增加森林景观、美化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独特功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走进森林、享受自然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多年来,许多国有林场利用其丰富的森林风景资源,相继建成了2000多处森林公园,不仅为人们休闲、游乐提供了重要场所,而且为提升城镇的品位和形象、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有林场不能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为此,必须进行国有林场改革,然而,国有林场要和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绝非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实现。国有林场要摆脱贫困只能依赖发展和改革,而这单靠林业主管部门和各省(区、市)的力量难以持续有效推进,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推进国有林场改革,逐步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机制,规范运行管理,分离林场办社会职能,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稳步提高职工收入,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林场生态和社会功能明显增强。通过国有林场改革,逐步把国有林场建设成为“经营管理科学、基础设施完备、森林优质高效、产业发展充分、资源经营持续、林区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林场。

作者简介:

戴宝刚,男,1978年10月出生,汉族,梨树县人大专学历,研究实习员,就职于吉林省梨树县国有林总场。

猜你喜欢
经营机制林场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land produces
转换经营机制 加强企业创新
创新经营机制 推动持续发展
林场住宅
不识庐山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