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25 06:11仇琳琳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仇琳琳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游戏化教学就是将游戏和教学相融合,让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以及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引言

游戏可以使人变得兴奋,激发人的好奇心。因此,目前有许多教学者通过反向思维对游戏进行正方两方面探讨,从而将游戏适当的融入到学习中,对游戏的特性进行合理应用,使其能够为教学所服务,从而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不安情绪。

1、游戏化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必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在智力发育方面还不完全,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锻炼影响,不同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差异较大。而且,小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受外界干扰,贪玩,好奇心、好胜心强。而游戏化教学,正好顺应了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迎合了儿童的需求,在吸引注意力的同时,提升学习效率。

1.2可行性

数学,其基本元素,包括了选定的集合、运算法则。而游戏的基本元素,包括治理体的集合、游戏规则。因此,数学与游戏,具有相似的元素和结构,数学中的智力活动,与游戏中的智力活动,在本质上极为相似,甚至可以这么说:数学就是游戏。

2、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采用游戏化的教学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常而言,良好的课程导入,即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即是必须把握好课程导入环节,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就必须有效的就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小学生由于生性活泼好动、难以较长时间的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借助于游戏化的教学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具有活跃的学习思维,能够让学生较好的融入到学习状态当中。例如,在学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可在导入教学环节当中,组织学生参与“乒乓球拍接乒乓球”的游戏。让两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开展比赛,第一小组5个人参加比赛,第二小组3个人参加比赛,教师安排数学课代表详细记录下每位参赛者的接球数量。最终的比赛结果为,第一组的总成绩高于第二组的总成绩。此时,失利后的第二组的学生觉得这一比赛明显是不公平的,因为第一组的参赛队员多,因此第一组才会获胜的。而其他学生也是这样认为的,教师可在此时适时的导入“平均数”的概念,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列出算式:第一组(12+15+13+14+11)÷5=9,第二组(12+13+11)÷3=12,通过游戏化的教学,能够让学生较好的通过游戏来认识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具有了初步的平均数的意识。通过游戏过程,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认识与记忆,提升了数学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让学生深入的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2在游戏当中指引学生思考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教学任务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主要目的是良好地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力,为以后数学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所以教师在教授小学数学课程的过程中,需依据小学生主体的数学能力,在游戏当中指引学生对数学相关问题展开想象与思考,在这一前提下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分析能力。如:教师可在进行数学加减法的相关问题讲解时,把分水果的游戏代入其中,在第一名同学面前放置指定数量的水果,再在第二名同学面前放置指定数量的水果,之后对以下的相关问题实施计算:(1)把两名同学面前的水果都给第三名同学,这时拿到水果的这位同学有多少个水果;(2)将第一名同学的水果分给第二名同学一个,第二名同学这时有几个水果。如此合理设置相应的加减法问题之后,先要求学生展开计算,通过将问题进行实际的还原以后来对问题的准确答案进行演示,如此学生可以在分水果游戏当中清楚加减法的相关知识点与运算的整个过程,并同时可以生动地清楚加减法的具体应用。

2.3创设游戏化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不同的教学手法各有利弊,作为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到每種教学方法的利和弊,在教学时将多种教学手段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教师科学运用游戏法进行教学,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帮助学生养成好的思考习惯,自主完成作业。例如,在学习“克与千克”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小组进行竞赛,给每个小组分发一支钢笔、一个鸡蛋和一本数学课本,让每个小组成员团结一起,对每个事物估算重量,并填写表格。接下来,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秤,带领大家进行测量,然后根据表格填写的数据,公布哪一个小组估算的数据最准确,然后给予这个小组一定的奖励。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游戏方式,锻炼学生的观察、估算的意识,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团结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4及时做好游戏教学的总结和反思

游戏教学对于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游戏只是教学方法之一,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知识,所在进行完游戏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游戏教学的教学成果。很多时候,学生享受了游戏的乐趣,获得了比赛的成就感,但是却没有掌握好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在游戏结束之后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补充,以帮助这部分同学掌握知识。还有一部分同学容易被游戏分散注意力,虽然在课上学会了知识,但是在课后不加以巩固的话就会忘记,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总结和布置作业,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将游戏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赋予课堂活跃的气息,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合作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艳侠.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10(12):1407-1409.

[2]任国莲.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新校园旬刊,2017,4(5):129-129.

猜你喜欢
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