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2018-09-25 06:11闵昌兴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其中的各要素既复杂多变又相互联结,每个要素都会影响到当代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中学教育中每一个因素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视角,以对人的关怀和培育为着力点,把学生作为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核心,通过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实现中学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重要性

引言

“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人文价值、人文方法的统一,表现为对人的权利尊重,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类发展状态和人类历史命运的关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中学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地方,要求从人文关怀的视野来考量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价值。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1、人文素质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政课教育教学应在注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上,相应地突出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良性互动,满足国家、社会和中学生个人的三重需要。人文素质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充分挖掘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文化资源,突出人文色彩,不仅有利于拓宽思政课的文化视野和内涵,有利于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途径的更新,而且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中学生在教育中的获得感,进而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2、人文关怀是疏导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因为这个时期不仅“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样是个体心理趋向于极力展现自我的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田由于生活环境、学习要求、人际关系、社会活动等因素的变化,中学生在面临诸多人生选择时,出现茫然、无所适从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学思政课注重人文关怀是疏导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保障,为解决中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保驾护航。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应始终坚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结合,教育教学与心灵关怀相结合,课堂教学和心理咨询相结合。课堂之外思政课教师也应给予学生更多心理、生活、学业上的帮助,以真正体现人文关怀的主要内涵。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渗透途径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理念是通过人们不断实践、不断探索,随着对事物的逐步加深而形成的认识,正确的理念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进行实践,并推动新理念的产生发展。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则为“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注人了更多的内涵,同时,“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要求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中学生的成长个性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强化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巩固中学学生的自信心,在教育过程当中展现人文关怀,要为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教育。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中学生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在某些方面仍然有发展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类型的青年学生的特点进而创建可以展示学生才华的舞台,实现中学生的社会价值获得精神满足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全面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切实的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通过心理疏导激发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中学生的发展是基于内心要求来实现的。

2、重构中学“人文精神”

重构中学“人文精神”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建设:一是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办学。将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的理念融于办学实践中,促进学生成才立业。二是开展人文课程教育,建立道德教化机制。道德教化承载着思想道德素质的实现与提升,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也需要依托道德教化,实现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纵观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思想道德理论精华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水源泉,要开设以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校本课程。在中国传统道德的熏陶下,使中学生的人格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安抚。三是营造校园人文环境。校园是中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要警惕不良社会风气的渗入,加强校园制度建设,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和社团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实现校园文化育人。

3、促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载体建设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渗透,中学需加强相关载体的建设。为此,笔者认为,中学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网络载体的建设。中学可利用互联网建设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使得教师更好地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人文关怀;第二,加强文化载体的建设。中学可为学生提供新闻媒体的传播平台,指导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媒体节目,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第三,加强人文关怀的活动载体建设。中学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沟通,从而更好地促进人文关怀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

4、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创新对中学生人文关怀的方式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拓宽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网络的特性决定了它对中学生的影响已渗透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对网络的双面性有一个清晰的認知,其次在网络资源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对学生的思想作出正确的引导,建立一个学生喜欢上的网络课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关爱和教育学生,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国的思政教育要不断变化来顺应时代的需求。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学生的心理特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要重视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把中学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中学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2017(1):4-9.

[2] 喻晓.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加强——以中学辅导员为视角[J].西部素质教育,2016(09).

[3]王璐,尹燕.自媒體时代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理性自觉与实践策略[J].钦州学院学报,2015,(12).

作者简介:

闵昌兴(1966年11月-),男,四川南充人,大专学历,初中政治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政治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浅析突发事件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