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技战术类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018-09-25 06:11江娟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技战术问题体育

摘要: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术类论文普遍存在观看视频数量不足、数据分析不足、比赛相关背景分析不足、内容分析浅显、统计指标选取不当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合理化意见与建议,旨在为体育技战术类论文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体育;技战术;问题;解決措施

1 前言

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其发展水平与规模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体育也成为国家、地区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人们对体育的逐步重视带来了对体育更深层次的思考,例如,在各项体育赛事中,看似一个简单、轻松的传球、得分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技战术知识。对运动员技战术的分析一方面有利于对比赛进行总结,找到短板,继续发挥优势,同时,对其他该项运动的参与者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对技战术的分析有利于该项目本身的发展与改进。通过对体育技战术类论文的分析发现:目前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对已有体育技战术类论文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

2 体育技战术类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视频数量不足

针对技战术分析论文而言,绝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视频观察法。在何彩娟的《李娜网球技战术发展趋势》中,仅观察了李娜2007年澳网、2008年澳网和2009年美网的三场比赛录像就得出李娜整体技战术水平处于上升趋势,但网前和发球能力仍需提升的结论,这显然存在视频观察数量不够的问题,众所周知,在竞技比赛中,即使是顶尖运动员也存在状态起伏,特别是在球类等技能类运动项目中。因此,目前的技战术研究论文仅分析几场比赛就得出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的结论成为该类研究一大问题。

2.2数据分析不足

目前体育技战术类研究另一大问题即对数据的分析与挖掘不足,体育技战术分析类论文作为一类典型的数据主导型的量化研究,通过观看比赛录像或视频所得到的数据是其得出结论的重要依据。在大多数研究中,研究者仅仅采用记录频次和百分比的方式来得出结论。在张红玲《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乒乓球女队后备人才的技战术分析》中,通过对比丁宁、李晓霞、姚彦、刘诗雯四名运动员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得分率来对四名运动员的整体技战术情况进行评估,这明显缺乏科学依据。

2.3内容分析浅显

纵然目前关于体育技战术类的论文研究数量众多,但研究质量参差不齐,高水平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最终能够真正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训练,为比赛提供实际指导的论文更是屈指可数,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的体育技战术论文研究的内容分析过于浅显,且与实际教学、训练、比赛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大多数从事技战术研究的人群为高校学生或体育教师,但这部分人群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自身没有达到很高的技战术水平和没有参与或指导高水平训练的经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些研究者研究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2.4统计指标选取不当

在体育技战术类论文中,研究者往往需要选取相应指标来反应运动员在某项技战术方面的特点与表现,指标选择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最后的研究结论,通过文献阅读发现:多数研究者并没有清晰呈现所选择的统计指标的来源与依据,仅凭借个人主观感受或参考几篇文献就得到最终的统计指标。个人仅凭借主观感受确定指标明显不具有说服力,而参考文献的质量又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这就使得最终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3 体育技战术类论文存在问题的改善措施

增加视频分析数量。研究者需要增加视频分析数量,从而避免因视频分析场数不足造成的研究结果片面的问题。此外,研究者应尽可能全面的收集相关视频素材,进而根据研究切入点选择最为合适的研究资料,在此过程中,研究者除了在国内网站进行视频收集,还可以利用国外赛事主办发官方网站进行查找。

增加数据分析的广度与深度。在目前的研究中,部分研究者仅对数据进行频数和百分比的分析显然不够,因此,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研究者可以结合自身统计学知识储备,尽量增加分析的广度与深度,如在频数与百分比的基础上增加标准差等统计量。

增加内容分析深度。为了提升内容分析的深度,研究者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增加对相关专业的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教师的深度访谈,从运动员、教练员、研究者的综合视角分析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与特点,提升论文的实用价值。

合理选择统计指标。在选择统计指标时,研究者切忌按照主观感受随意选择,而是应该在选取高水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专家认证,在保障指标准确性的前提下进行研究。此外,在做体育技战术类研究时除了关注比赛关键技术统计指标外,还应关注运动员的动作技术组合、战术布置与意图等内容。

4结语

研究发现目前体育技战术类研究普遍存在视频数量不足、数据分析不足、相关背景分析不足、内容分析浅显、统计指标选取不当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旨在为体育技战术类论文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红玲. 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乒乓球女队后备人才的技战术分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04):44-48.

[2]何彩娟,彭枧贵. 李娜网球技战术发展趋势[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06):89-91.

[3]杨青,张辉. 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四段指标评估法”的构建与应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05):439-442.

[4]谢军,刘鸿优. 比赛情境因素对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技战术表现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02):107-111+136.

作者简介

江娟(1994),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猜你喜欢
技战术问题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2016体育年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