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课堂构建要点

2018-09-25 06:11季晓艳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

季晓艳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教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应当以完成教学目标为方向,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就当前的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情况而言,虽然教师已经有意识的进行了高效课堂构建措施思考,但是教学水平依旧较低,多种问题层出不穷,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高效课堂构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课堂;构建要点

引言

小学数学的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对学生往后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到当前“唯分数论”的整体教学环境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候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成绩,要求学生强记知识点,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从教学的效果上来看比不上互动性的课堂,互动性的课堂教学效果通常较好。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其一,数学课程相比其他学科更为复杂与抽象,学生学习起来较为枯燥。而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思考,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学习需求,习惯性的采用灌输式教育模式展开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其二,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视,仅仅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以课堂教授、课后大量习题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对教师形成过度依赖,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提升自身的举一反三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重要的学科素养。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难以顺利开展,同时还难以完成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针对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当积极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课堂构建要点

2.1课前准备要充分

课前准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作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其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负起责任,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然而,部分教师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想法,即认为自己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教材的内容早就吃透了,无需进行课前预习。但由于其之前的教学大多数是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容易导致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答。因此,教师在课前可先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钻研,找出教学的重难点,并有针对性地设想互动的过程与效果,避免学生在询问的过程中出现断片或者卡壳的情况,而是能够用最通俗、最简短的语言回答学生的问题,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并使得其心中的疑团能够及时解开。由此可见,教师身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辅助者,光吃透教材还不够,还应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营造课堂互动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应顺应发展需求,突破传统、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尝试从自身改变,运用新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进行引导教学而不是灌输知识。比如进行人教版小学教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大,积也变大”的基本概念,再以6×4=24;6×40=240;6×400=2400;举例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快速有效地学习数学公式及概念,最后来设计一个数学游戏,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自己挑战,完成“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小,积也变小的概念及公式理解,以此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这样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间课堂互动,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提高,增强了教学实效。

2.3开展课堂互动讨论,促进生生互动

教师还可以把情境互动和课堂的生生互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可以全面、自主、和谐地进行同学间的人际交往。教师转换教学形式,让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相互讨论、互相切磋,为学生提供表达个体观点、展示个性的舞台。只有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教学活动中,在互动交流中逐步培养出学生们自主探索和自我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更好地互动交流。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通过课时的学习,让学生清晰地认识什么是条形统计图,了解怎样使用条形统计图。而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简单地使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条形统计图反映出各小组学生的出生月份,让学生展开交流谈论,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动手绘制,再通过观察、比较便可以透彻的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统计特点。经过课堂互动,学生们可以自主摸索出条形统计图的数据构成情况和绘制标准,进而培养了学生们的自主探索和自我分析的能力。

2.4组织学生进行互动

小学数学中的课堂互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这些互动形式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重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实现,这样的合作模式既有利于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又有利于对学生团队合作与竞争能力的培养,使其在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

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互动课堂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成功激发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促进了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在互动课堂当中,学生拥有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他们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在小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提高。但是在进行互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做到收放自如,既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互动交流,又要对他们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不让缺乏明确目的和方向的互动教学徒具形式。教师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有效的互动方式,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杨长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7(25):73-74

[2]樊朝霞.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数学教学通讯,2017(28):45-46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