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AHP的实战化综合演练需求能力研究∗

2018-09-27 01:23阮拥军黄欣鑫
舰船电子工程 2018年9期
关键词:战场演练权重

颜 鹏 阮拥军 王 森 黄欣鑫

(陆军工程大学 石家庄 050003)

1 引言

目前我军正在针对新时期的军事训练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军事训练内容、方法和步骤,加快推进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实战本领[1~4]。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发现传统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但是各个专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理论教学与岗位任职相脱节的问题[5]。为进一步解决这一脱节问题,很多院校大幅度地提高了学员开展业务训练课程的比重,其中综合演练就是最重要的一次系统性的实践操作课程,通过演练可以创设近似实战的战场环境,按照不同任务拟制想定作业,通过作战进程开展演练,对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有重大意义,是造就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有效手段[6~7]。其中,综合演练内容设计是组织综合演练实施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演练对象的岗位任职能力和实战水平的重要手段,对推动综合演练实战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8]。为确保实战化综合演练内容设计的质量,必须要对实战化综合演练需求能力进行准确的分析。

2 需求能力来源分析

探索演练需求的能力,应从院校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进行着手。

2.1 学员自身实际

演练需求能力分析要立足学员实际,重点是要把握学员的自身实际特点,不同类型陆军院校的学员能力素质有异同。不同种类的院校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种类的学员不仅有不同的专长,也有不同的短板。有些能力的形成,必须要靠实战化的演练活动来培养,如实践操作能力和组训能力,这就要求对实战化综合演练进行能力来源分析时必须立足学员自身实际。

2.2 面向部队

军队院校培养的学员应当满足部队的需要,就像工厂生产的产品应当满足顾客的需要一样。因而,院校应当依据部队对不同岗位任职能力的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部队的有效对接。院校综合演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综合演练实战化程度,其能力通常综合体现在演练中的各个阶段。因此,进行需求能力来源分析时必须树立面向部队的导向。

2.3 面向战场

相对于军事斗争准备,可以说战场就是检验场,战场存在于军事斗争进行中。战场上充满了未知、充满了你死我活的较量、充满了血腥残酷,不能有一丝大意,容不得有半点虚假的操作。作为院校装备保障综合演练而言,从内容设计的初始,就必须强化面向战场的意识。

2.4 面向未来

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战争,现代战场是多维战场。装备优劣和兵力多少已经不能决定战争胜败。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要求部队在打牢训练根基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研究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树立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思维[9]。军队院校综合演练,更要明确面向未来的训练导向。

3 基于FAHP的需求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演练因素过滤,通过对比、筛查和过滤,明确学员的能力需求对象,目的是为了反映学员的能力需求情况。参演力量是限定学员的范围,可以包括生长军官学员、任职培训学员、研究生学员和士官学员,不同类型的学员可以适用相同的演练科目,但应适用不同的演练考评标准。演练科目设置是限定关于学员具体需要完成的内容,可以包括不同演练角色、不同岗位的履职内容,也可以是具体保障任务的处置情况。演练目标是限定检验考核学员具体能力的范围,包括学员需加强的能力、需补充的能力、掌握较好的能力等,这其中可以对尚欠缺或未掌握的能力进行重点设计,对其分别进行汇总,按照“合并相似,去除重复”的原则统计出需求能力集合。

3.1 需求能力层次划分

需求能力指标体系建立之后,要结合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和实战化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有效对接,对需求能力进行层次的划分。

各需求能力占整体需求能力体系的权重对演练内容设计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各需求能力在基础科目演练、分系统演练和全系统演练等阶段均有体现,但适用性却不同,在各演练科目中所占的份量也有差别。需求能力的权重不同,所对应的综合演练内容也会各有偏差。故进行装备保障综合演练内容设计时,必须要对需求能力权重进行整体规划。

需求能力权重的规划要遵循装备保障综合演练目的,符合综合演练需求,贴近装备保障工作实际,并且要结合能力层次,在保证初、中等层次占具基础地位的同时,突出高等层次能力的引导地位。经过全面考虑分析,将需求能力的权重量化,权重之和为100%,其量化结果与需求能力体系相对应形成需求能力库。

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部队的任务都会有所变化,对各类学员的能力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求能力库的构建是需要持续跟进和调整的,保证其实时性和准确性,符合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并最大程度地贴近部队实际需求、贴近未来战场需要。

3.2 基于FAHP的规划需求能力层次及权重模型构建

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它把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组成因素,将这些因素的支配关系分组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10]。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判断以决定诸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顺序。FAHP算法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层次结构模型

最高层表示FAHP所要达到的目标;中间层表示需要采用的准则;最下层是具体的指标集。

步骤2:构造判断矩阵。

在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后,即确定了相邻两层元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对同一层次的指标两两比较其相对重要性得出相对权值的比值ωi/ωj,以此来构造判断矩阵,如式(1)所示:

判断矩阵A为n×n方阵,其主对角线为1。满足 aij=1 aji,i≠j, i,j=1,2,…n ,aij>0 ,aij为i与j两指标相对权值的比值,可按0.1~0.9比例标度法对重要性程度赋值,如表1所示。

表1 Saaty 1~9级判断矩阵标准度重要性标度

根据之前构建的能力指标体系,将组织指挥能力设置为B1,其下属的四个指标即:组织能力设置为B11,指挥能力设置为B12,协调能力设置为B13,管理能力设置为B14。邀请10~20名专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根据评分规则对各指标进行两两相对重要性评判,汇总评判结果并统计再不断进行反馈和修改,直至获得趋近一致的专家意见后,利用所得的两两指标相对重要性结果来构建优先关联矩阵和模糊一致性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表2 优先关联矩阵和模糊一致性判断矩阵

通过以上方法的计算,得到B11权重为0.25,B12权重为0.32,B13权重为0.253,B14权重为0.222。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基于FAHP的规划需求能力层次及权重模型的构建,加强了对实战化综合演练需求能力分析的精确性,为综合演练内容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是设计步骤中的关键一环。在需求能力构建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建立具有实战化特性的综合演练科目库。

猜你喜欢
战场演练权重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C-130:战场多面手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权重常思“浮名轻”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A卷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也门,西方反恐的第三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