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2018-09-27 10:49孙欣
赢未来 2018年4期
关键词:契合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孙欣

摘要:高中是学生升学的重要的时期,高中语文更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关键所在。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的被人们遗忘,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却对高中生文化素养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学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到将高中语文教学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契合,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对文学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契合

引言: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其表现的形式也是具有多元化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注重道德修养,因此可以通过高中语文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成为社会中的可造之材,继承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同时,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一、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现状

语文是一门伴随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乃至一生的基础学科,优秀的语文能力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还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但是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大部分高中生在学习文言文、古诗词时需要借助大量的参考资料才能读懂,学生过度依赖这些参考资料,一旦脱离就无法准确的理解高中文言文和古诗词中的内涵。

其次是大部分高中老师在创新能力方面还是有所欠缺,重视教材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却忽略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熏陶,老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多是翻译文章意思,讲解文中的主旨大意,在这过程中老师没有融入自己的情感,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高中生学习传统文化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起不了领路军的作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意义

从高中语文的实际教学现状来看,如果高中语文老师想要把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古诗词、散文等教学内容的主旨和精神内涵都分析透彻,就不能仅仅依靠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还要结合创新的教学手法将传统文化契合其中,高中生通过熟练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更能体会作者的思想,加深对文章主旨和精神内涵的理解与感悟。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不但可以拓宽高中生的知识领域,还能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在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除此之外,还能在文化熏陶中提升高中生的爱国情怀。

三、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策略

(一)以课本教材为基础,合理设计契合方法

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能充分融进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老师就应该以课本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设计契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感受到乐趣,满足高中生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

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一课时,老师就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王?他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结果如何?通过这种方式激发高中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加深对历史文化的记忆,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

再例如: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高中语文老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让高中生熟练掌握文中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在学习中切身体验主人公在当时的危机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在无形中树立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

(二)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让高中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老师就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让高中生爱上学习,主动开拓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此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方式就要多元化,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化教学设备吸引学生眼球,促使高中生能集中注意力的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部分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高中生播放影片红楼梦中相对应的片段,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面目表情和情感变化,这种优势也是多媒体教学所特有的。利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产生更深刻的感悟。

再例如:在学习《三国演义》一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给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因为三国故事中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很多,所以老师多挑出一些经典片段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空城计”、“舌战群儒”等内容都可以让高中生产生很强的感悟,拓宽自身思考问题的途径,还能让学生将在文章中学到的知识正确应用的生活中来,更好的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开展活动,进行名著拓展

经典名著是组成传统文化中关键的一部分,但是大部分高中生对之了解甚少,所以学生也就缺乏这部分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向同学多引荐一些经典名著,并且在课堂上挑一些经典内容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动力。例如:我国的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都是很好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探究中,强化自身的文化素养,进而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主动的传承与弘扬。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不但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正确价值观念的有效手段。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立足于基础知识,全方位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并且在两者契合的教学手段下,让学生紧追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促使高中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达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做法[J].教育导刊,2016,(4):49-50.

[2]陈佳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文学教育(中),2016,03:118.

[3]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語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1:59-60.

[4]廖承雯.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1:31.

猜你喜欢
契合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短剧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